基于中职技能竞赛教师群体现状及对策

2015-07-17 09:56倪萍沈铭铭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教学能力

倪萍++沈铭铭

摘 要: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使了技能大赛的兴起和发展,在技能大赛的大势发展下,对中职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技能竞赛为背景,调查了杭州富阳地区中职专业教师群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技能大赛;技能水平;指导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14-02

随着国家提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短缺,从而使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势发展起来,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逐渐成为中职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和人才培养的标准。中职教师必须要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学生,而且很多企业中的技能能手都是出自于技能大赛中,所以技能大赛就变的至关重要,中职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就直接关系到技能大赛的水平从而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因此,本文针对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从中职专业教师群体的现状和中职专业教师的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职专业教师的现状

1、中职专业教师环境现状分析

为实现“高考促进普通教育,大赛促进职业教育”的目标,在职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前,技能大赛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与探索,成效显著,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将技能大赛覆盖到了所有的学校和专业,在专业水平方面,技能大赛也能展示学生的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更能以技能大赛来检验中职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成效,即中职专业教师是否已经培养出来适合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和适合企业需求的优秀员工,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足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

图1 参与教师的年龄分布

2、中职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分析

中职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分析,要分成两部分来说,首先是从事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或者是参赛选手(参加比赛的专业教师),对于这部分教师技能水平都会比较高,一般都会在技师以上,并且对于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会熟练的了解技能大赛的现状与技能的大赛规程与提高技能水平的方法和技能大赛的发展方向,对于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的专业教师,对技能大赛所需用的技能都会熟练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都会非常高,适合于现在社会的需求并且对技能大赛的规程和技能需求会比较了解。另一部分是不从事技能有关的专业教师,这部分专业教师可能会更注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主要教给学生与其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这些教师会轻实践重理论。但是对于第一种教师类型,从一般的普通教师到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在技能水平上会有较大的提高,会更适合于技能大赛和实践操作,据我们问卷调查这些教师在2009年之前他们的实际真实的技能操作水平会比较低,但经过技能训练或者技能辅导后实际操作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见图2)。

图2 2009年与现状技能教师水平对比

3、竞赛指导教师的现状分析

竞赛指导教师是职业学校出现技能大赛后随之出现的一个特有的岗位,由一位或几位教师组成是专门从事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辅导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一般的专业教师有所区别,首先是工作场所的不同,竞赛指导教师工作场所一般都在实训基地或者专属的竞赛训练教室,对小部分学生进行现场教课,实际的操作,亲自指导学生完成,并反馈学生完成情况,给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其次是工作时间的不同,一般一线教师都是在学生在校期间正常的上下课,竞赛指导教师的工作时间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工作的强度较大、压力总是集中在几个人身上、时间消耗比较大、很多都是以完成本次作业为时间的结束、在面临比赛前很多情况是加班加点训练、有很多是在大多数人都看不见的时间消耗在竞赛辅导上。再次是工作内容的不同,主要围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技能大赛所需的技能需求,并且要求的是“精”、“准”、“快”。最后是工作方式的不同,很多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或者是几个班的学生在50人左右,但是竞赛辅导教师只是有一个教师或几个指导教师组成的团队一起辅导几个学生(一般在10个以内),并且会有针对性的目标和适合不同参赛选手的方法。

4、竞赛指导教师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竞赛指导教师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竞赛指导教师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1)工作强度大

在中职学校有很多的一线教师,但是从事竞赛指导工作的教师只有几个或者直接是承包制由一个人来完成所有的工作,技能竞赛的工作就落在了少数人的身上,很大一部分教师都不会参与到其中,竞赛辅导的教师就会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竞赛上,但自己的一些一般性的教学工作也不能落下,而且也必须在竞赛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竞赛成绩与课堂教学成绩两手抓,对于竞赛辅导教师工作强度就大大加强。

(2)指导水平差异大

在一个学校中就只有及个别教师从事大赛指导工作,这些指导教师就必须是自己去学习相关的竞赛实际操作,一个人的钻研没有其他同事可以帮助或者共同讨论,自己也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不会有显著突破,各个学校的指导教师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教师就会出现知识内容的老化、操作方法的不够新颖,以致在竞赛中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相对于那些在竞赛辅导中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水平高的教师指导水平上的差异会有

明显的差距。

(3)自我提升机会少

作为一名竞赛指导教师随着地区竞赛水平的提升为了能够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也必须把自我的水平做一定的提升,自我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平台,例如新知识的普及、软件运用的深入了解、参加各种的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等,那指导教师就需要去寻求这样的机会,但是根据指导教师的工作,即承担了一般的教学工作也承担了竞赛辅导,很难会有机会和有时间去参加培训,那就更是没有机会去外出学习,即使有机会外出交流学习时间也比较短,很难深入了解,以致使大赛的辅导教师自我提升机会很少。

二、对策分析

1、创建有利于技能学习的环境

在中职学校中很多中职教师都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技能大赛在社会大环境中已经被中职学校认可,中职学校的发展趋势逐渐地转移到培养社会所需用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为更能接近于社会,接近于大赛,学校的环境也就因此而发生着变化,很多教师之前的教学是在“纸上谈兵”,现在的教学而是在实训基地和模拟教室,相对于这些实训基地的出现,模拟教室的运用,教师就必须去学习完成这样教学所需的知识,并且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教学工作,培养出适合现代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校期间能在技能上有一定的突破,向技能大赛的方向靠拢,中职教师的教学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据调查,教师认为提高技能水平的方法。

2、改革技能水平的训练模式

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从是否在从事技能大赛工作其技能水平也千差万别,关于技能大赛的技能要求、技能训练方式、大赛规程等总是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应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技能大赛的辅导,更多的专业教师了解技能大赛,从而了解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在教学中实际的运用起来,而不是仅仅把要教学的知识局限在书本上脱离了社会实际的需要。对于训练的方式不要一味的以参加技能大赛而训练大赛参赛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强度很大的训练工作,应该有一整套完整的训练机制,从小培养把训练的场所放到教室,把训练的对象面向所有的学生,把训练的时间放在平时的课堂上,希望是所有的学生都参加技能训练,把训练成为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应对比赛的临时抱佛脚,把训练模式平常化,又不失针对性。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据调查分析可见可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及时的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技能大赛的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且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硬件设施;然后是借助各个级别的技能大赛,多了解技能竞赛的变化和专业水平的变化,以及现代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也使技能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技能大赛的辅导能力(见图4);再次是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一些专业技能水平的辅导培训,从培训中学会更多的技能大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是企业的学习和学校间的交流学习,到现实的企业中去学习现实的专业技能操作更助于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升,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考察和实践来天我们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让学生不落伍,针对专业教师中的竞赛指导教师更是一种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发展中职学校的技能大赛水平。

技能指导教师作为中职学校的一个特殊岗位,鼓励青年教师从事竞赛辅导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由大家的力量一起来完成这一个竞赛的指导工作,也会让更多的教师了解竞赛指导工作,减少一些不被认可的事实,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并通过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动手操作的训练,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对专业教师未来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教师参加技能指导在期望值上有一定的变化那么教师的学习斗志就会被激起,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对中职学校的技能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中职学校的技能水平也就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 崔铁钢,刘光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2]孙德奇,杨帅.浅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J].河南农业,2008(24)

[3] 王明平.创新教育对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1.

[4] 王 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

[5] 张传刚,刘爱武,赵炎.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的职校教师群体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江苏省职教学会,2010092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教学能力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