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弱智儿童插上竞飞的翅膀

2015-07-18 07:53陈小华
文理导航 2015年21期
关键词:特殊学校教学

陈小华

【摘 要】 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对智弱儿童的几种教学方法,让自己班的几个弱智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他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了展现,爱动、开朗、快乐、找到了自我,感受到了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

【关键词】特殊学校;智弱儿童;教学

智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同时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和没完没了的落伍。他们享受不到正常儿童应有的权利,如尽情娱乐的权利,被表扬和被尊重的权利,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养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大大受损。如缺乏应有的进取心、求胜心、上进心。经常无精打采、没有朝气;行为活动表现出畏缩和压抑等。自信心的丧失给智弱儿童的学习、生活罩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没有快乐,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也不能起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提出的“用心点燃孩子个性的火花,用情激励孩子好学的意志,用爱健全孩子良好的品德,用美熏陶孩子高尚的情操”的办学新理念,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尝试运用以下方法帮助智弱儿童树立自信心。

一、从尊重的角度来看待学生

从尊重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有报道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把自己全聋全哑的女儿培养成了一名赴美读研的大学生。如果说周弘尊重自己的孩子,那是做父亲的一种本能。而我们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责任。尽管我们的学生有太多的缺点和错误,看上去好象“劣迹斑斑”,一无是处,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的学生学数学不好,语文却好;学语文不行,画画、折纸、捏橡皮泥都是最棒的;有的任何文化课都学不会,却热爱劳动。我们应辨证地看待学生,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爱抚,一句简单的语言:“你能行、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找到“我能行”的感觉,去不断地克服缺点,争取进步。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大有益处。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使活动具有新异性、趣味性,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上语文课前,我们常常对学生说,这节课谁能顺利完成老师提出的内容,老师允许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可以看故事书、画画、捏橡皮泥、和老师、同学说说你高兴的事情、累了可以休息一下。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上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学得认真,掌握快,无所事事的学生少了,整个课堂“散”而不乱。

三、教会学生生存的能力

今天的教育,教给学生知识不是目的,教会学生生存的能力才是根本, 合作教学法就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传统的美工教学,主要是老师教,学生作业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我们深有感触,全班十几个孩子,真正能独立完成了只有两、三个,老师要逐个辅导,又累又完不成,降低教学效率,学生兴趣不高。当我们使用合作教学法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时,根据学生水平,我把好学生和差异学生编为一组,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尝试成功。我们把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讲解、演示完后,让好学生边做边教给有差异学生,对那些通过同学帮助而完成的作品,仍视为有差异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进行适当指点。这样,既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好学生的素质,又调动了有差异学生的积极性,对以前不肯动手,现在愿意尝试来做的学生,教师还要表扬他们,肯定他们“愿动”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提高,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激发向上进取的意识

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有很多活动,时间长了,学生会习以为常,智弱学生尤其如此。但,如果一般的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为此,我们把学生每一天、每一次的活动都安排成一场比赛,并且以赠送小奖品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有了物质奖励,学生就会产生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进步。一次拔河比赛,学生懂得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次跳绳比赛,学生明白坚持就是胜利;一次夹玻璃球,学生体会了分秒必争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一次次简单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及生活、生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的焦急、担忧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积极进取、竞争向上的欲望;在学生的欢呼、跳跃中,我们听到了学生真实而开心的呐喊。当学生能获得愉快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适应了学生的发展。

五、营造人文氛围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古代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力。古代教育家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甚至是终生的。为此,我校领导把环境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学生创设舒适、美观、安全的教育环境,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合理的硬化、绿化。投入大量资金,在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了美观实用的运动器械:秋千、跷跷板、平衡木等,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融观赏性、教育性、实践性为一体。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身处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去感受生活的和谐和快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身心得到良好发展。同时,我们还精心设置了适合学生的室内文化,无论文字还是图画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舒适感。教室内的物品整洁、有序,杯子放在什么地方,垃圾桶放在哪儿,都是固定不变的,让学生从生活的小事中受到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要我们用一种赏识的眼光、赏识的心境去面对那些弱智儿童,就会发现他们依然可爱无比;用浓厚的兴趣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生命的热爱,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精彩;用真诚的合作,加强了他们的团结意识,缩短了他们于别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和友谊;用有趣的比赛,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竞争向上的意识;用和谐、舒适的环境,陶冶了他们豁大、乐观,畅所欲言的情操,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作者单位:福建永春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特殊学校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特殊学校手工课程开发探讨
对特殊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提高特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改革特殊学校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听障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