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视唱练耳教学运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分析

2015-07-20 09:16陈曼倚
戏剧之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高校

陈曼倚

(湘南学院 音乐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高校视唱练耳教学运用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分析

陈曼倚

(湘南学院 音乐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已经在逐渐完善,对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起到了不可言喻的作用。但是,怎样把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融入高校视唱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其融入必要性的探讨及各地民歌等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针对加强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传统音乐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民族传统音乐

目前,多元音乐文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此,在进行新一轮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把多元文化的理念融入其中,尤其是加强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运用。通过这种融入希望学生能在学习中更直观地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背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民族音乐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一)戏曲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戏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和演唱风格,是我国民族音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性科目,必须要能够吸收、融合进戏曲流派的特点。

例如,著名京剧《红灯记》里的一段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旋律明快、节奏整齐,运用的是西皮流水的艺术手法。2/4拍与1/4拍交替进行出现,使得这段唱腔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音调的高低变化与旋律的起伏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宫商角徵羽的交替出现,使得音乐色彩给人以美的感受。故在练习中,我们采用的是边看边听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进一步感受其中的韵律韵味,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古诗词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古诗词也是很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古有诗经三百篇,《关雎》开篇便唱出了男子绵绵的爱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心理与情意在《蒹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诗词是最能体现情感的一类艺术表演手法。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选取了一部分便于传达情感的诗词融入到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去。例如,《花非花》、《红豆词》等艺术作品,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加强学生对于高校视唱练耳这一基础训练的良好掌握。但是,在当今时代要求下,古诗词还必须跟现代技法相结合,如《涉江采芙蓉》。在古诗词融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求学生能体验到我国古老的文化,又要能在文化学习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三)各地民歌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民歌里融入了我国较为完整的民族音乐思维和审美意识,,因此把各地民歌融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很关键的一环。

考虑到民歌具有的调式感,我们通常选用一些广为人知的民歌。在练耳教学中,首先要能够对民歌的调式、旋律、手法进行准确分析。我国的民族音乐大部分上都是将十二平均律作为基础,用五度相生律进行微调,宫商角徵羽作为五调的基础。在实际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必须能够在同宫系统各调和同商系统各调中比较出调式和音节的不同,建立起较为牢固的民族音感体系。

另外,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文化底蕴深厚,风土人情多种多样,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歌也具有多种类型和形式。在民歌视唱练耳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民歌的题材和地域,对学生进行分类别、分系统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中国民族音乐融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困难

(一)中国民族音乐调式与现有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不符合。在我国辽阔的地域上孕育出了56个民族,也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丰富的文化。这同样也使得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审美特点,不同的调式。如果在训练时一味按照欧洲的大小调体系训练,无疑会对调式上的不同风格形成巨大的影响。现以江苏民歌《孟姜女》和陕西民歌《秋收》为例来佐证这个观点。《孟姜女》本身属于徵调式,上句与下句都成五度关系,从而能够形成一种比较柔美的感觉。而《秋收》由于上句和下句呈现了四度关系,则整体上偏豪放。如果仅运用现在的视唱教学体系进行训练,这无疑会对中国民族音乐调式造成巨大的破坏。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音准偏离。由于一个民族本身所具有的演唱习惯和特点,造成在演唱的时候会产生出细微的或者具有明显差异的音高改变。例如,在维吾尔族的《莱丽古力》中出现了少量的中立音的感觉。因为这种中立音本身所具有的游离特性,使得整片曲目有一种西域风格。但是在现有的音乐体系中就要求音高固定,不能发生偏移这种状况,但是很多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多是凭领悟力和感觉来演奏的,这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融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是个很大的考验。

(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记谱法与现有的教学体系的记谱法不符合。目前来说,世界上比较认可的记谱方法是五线谱,但是中国传统音乐用的是工尺谱。就五线谱而言,它能够很好地反应一个曲子的结构、旋律,但是工尺谱更多的是依靠学习人员自我领悟,所以导致工尺谱只能被少部分的人接受。但是,不同文化氛围的诸民族,自己创造并得到认可和使用的文化形态必有

其人文价值和艺术使命。因此,我们并不能单一地认为工尺谱是落后的,它本身给予了乐者足够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这是它的一大优势,便于一个曲子用不同的形式体验。

(四)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节奏和节拍与现有的教学体系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中,通常都使用的是无一定节奏、律动不固定的节拍。用板和眼进行节拍强弱的区分,并没有固定位置,而是根据演奏者感情的强弱进行自我调节。也正是这种特点,使得本民族的音乐特性得到了最为充足的体现,但是在现代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使用的西方音乐技法明显不符合中国这种国情。

三、中国民族传统音乐融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价值

(一)可以充分提升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

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课,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极高的审美意识。把中国民族传统音乐融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有助于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积累,从而提高对本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扬也可起到不错的效果。

(二)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了解一个民族,应当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开始,了解一个民族的音乐,必须具备欣赏一个民族传统观音乐的耳朵。视唱练耳教学其本身便具备了很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其先进的音乐理念,对自己国家的文化理念进行充分深刻的了解,培养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是对文化视野的扩展。

四、结语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有着丰富的积淀,包含了我国深刻的文化背景。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融入其中是势在必行,这既是对多元音乐文化理念的贯通,更是为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扬,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视唱练耳教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雅婧,陈燕.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探究[J].艺术研究,2009,(3):135-137.

[2]任思静.民族音乐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杨丽霞.管窥中国传统音乐在视唱练耳中的发展状况——对三部高师视唱练耳教材的调查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24(3):90-96.

[4]葛卉.建立广义的视唱练耳教学理念——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性、文化性及社会性问题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4):88-94.

陈曼倚(1978-),女,湖南常德人。湘南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从事声乐演唱、声乐语言、音乐剧、视唱练耳教学研究。组合在一起,以完成不同音乐形象的塑造任务。使整首作品的材料集中统一,复杂的谱面上透露着作者简练的手法。

第一乐章是以“葡萄和弦”(例1)的纵向组合形式为材料,包括了两个小二度、一个三全音,冲动、热烈的节奏与左手大七度音程到小九度音程的三全音距离的进行,模仿节日里锣鼓声。第二乐章的低声部固定音型(例2)来源于“葡萄和弦”的横向展开形式,将小二度隔开一个或两个八度,给人宁静、悠长的感觉。第三乐章的终止处,又使用了这个“葡萄和弦”,首尾呼应,这样的安排,充分显示了和弦材料的集中统一。

例2

四、调性的扩张

《长短的组合》中,调性扩张的概念与和声结构复杂化密切关联。作品中,不同调式交替的频繁,综合的复杂、领域的扩大,导致了调性中心的削弱和功能的模糊。权吉浩在《长短的组合》中采用了复合调性和泛调性的创作手法。复合调性是传统调性立体化的思维结果,是作者的复杂的音乐结构中以不放弃调性为前提而对传统调性思维的发展;泛调性手法的写作,使得“调”和“中心”难以确定。

第一乐章采用了F音为中心的和声,和弦结构复杂,调式模糊不清。第二乐章的展开部采用了主题的素材,但改变了节奏音型。平行的小七度同向进行,这里调试功能对和声进行的支配作用已经退居次要地位,描绘了清晨小鸟互相争鸣的场景。第三乐章中的主题(1——4)小节是d小调与#c小调的结合,主题第一次反复时,(47——50)小节中高声部与低声部互换调性,仍是#c小调与d小调的结合。该乐章第二个插部(78——80)小节中,是bB大调和B大调的结合,但一小节半后,高低声部又互换调性,形成调性的复对位,使得声部织体井然有序,手法新颖又不失主题的优美。

权吉浩在《长短的组合》的创作中,不仅发掘了本民族的素材,而且运用了传统和近现代作曲技法,尤其在现代音高与民间节奏的结合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他对民族音乐素材的处理是灵活的,又是严肃的;大胆的,又是有分寸的。他在探索现代音高与民间节奏的结合中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钱仁平.民间节奏与现代音高的组合——权吉浩和他的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J].音乐爱好者,2002(05).

[2]钱亦平.抒短奏绚丽多彩——权吉浩与他的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J].音乐爱好者,1986(02).

[3]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90-02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教学高校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