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2015-07-20 18:34黄三明王乐临曾颖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膝关节功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

黄三明 王乐临 曾颖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西药治疗来说,采用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681.2 【文献标识码】A

临床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关节软骨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激素等抗炎药物治疗,但仅可短期缓解患者疼痛,难以彻底治愈,同时难以抑制患者病情进展,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中医治疗,其可对机体进行有效调理,同时还可减少西药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本次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特做以下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39例。患者符合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诊断标准[1]。排除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等功能障碍、高血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精神疾病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52~69岁,平均为(57.0±2.0)岁;病程0.3~14.1年,平均为(6.1±1.1)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51~79岁,平均为(58.0±2.5)岁;病程0.2~14.5年,平均为(6.2±1.2)年。比较2组病程、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患者处仰卧位,膝关节屈曲45°,并穿刺膝关节,待回抽无血后,向患者关节腔内注射强的松龙40 mg、1%利多卡因40 mg,然后再注入2 mL透明质酸钠,指导患者屈伸膝关节,以使得药液于关节腔内均匀分布。1次/周,4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组方:刘寄奴15 g、伸筋草30 g、桂枝15 g、草乌15 g、牛膝15 g、透骨草15 g、桑枝15 g、红花15 g、艾叶15 g、木瓜15 g、川乌15 g、花椒15 g。加水煎熬30 min,并将药渣及药液倒入脸盆,以热气熏蒸,待温度适宜后,使用毛巾将药渣包住热敷患者双膝关节,1次/d,时间为20 min/次,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与膝关节不稳分别为25分,关节肿胀及上下楼困难分别为10分;跛行及下蹲、需支撑分别为5分;交琐为15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病情越严重[2]。显效:膝关节功能评分>85分或较治疗前提高>25分;有效:膝关节功能评分60~84分或较治疗前提高>15分;无效:膝关节功能评分<60分[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采用t或x2检验。

2 结 果

2.1 膝关节功能

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头痛1例、头晕2例、腹泻2例;治疗组:皮疹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2.82%明显高于治疗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采用保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消除患者关节腔内物质,及时控制其炎症,最终达到缓解或消除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4]。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其可有效提高患者关节腔内透明质酸含量,从而可有效修复患者被破坏的生理屏障,并有效抑制微生物对其软骨组织损伤,增强其润滑作用,减轻疼痛,达到保护关节效果。

中医学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膝部伤筋”范畴,主要是因患者肝肾不足等所致,因此中医治疗应以补益肝肾和活血通络为主[5]。本次研究中,经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但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这主要因中药具有活血通络和温筋散寒作用,同时经热敷熏洗等来使药物作用于患者患侧膝关节,从而可加速患者膝关节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最终取得较好疗效。本次研究中,中西医治疗所发生不良反应较少,这主要是因中西联合可减少西药使用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总之,中西医联合治疗不但具有较高疗效,而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易春智,李显澎,曾建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J].中医正骨,2010,22(7):22-25.

[2] 张 鹏.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37-1838.

[3] 潘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3):682-684.

[4] 赵保礼,赵丽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4):551-552+559.

[5] 彭华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4):83-84.

猜你喜欢
膝关节功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
邵氏无痛诊疗法规范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关节镜清理术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