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的存在主义视角解析

2015-07-21 14:53杨春丽
山花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弗朗西斯塔斯露西

杨春丽

《眷恋》的存在主义视角解析

杨春丽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存在主义者坦然说人是痛苦的”。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异化、飘零感等都是其基本感受。人必须忍耐一切。因此,人在这个荒谬、冷酷的处境中是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和消极。

《眷恋》这部小说将主要场景设计在Smith宾馆中。Smith宾馆伴随着大英帝国在印度统治的崩塌而日益没落,失去了往昔车水马龙的喧嚣。它的地位已被新兴印度资本家掌控的Shriz宾馆取代。这似乎象征了一种旧的终结,预示了新的开端。然而小说却并没有表达出新开端所具有的希望感。旧世界是荒谬的,新世界依旧是荒谬的。旧世界中,英帝国统治印度,整个世界充斥着种族压迫歧视、阶级分化和无穷尽的纷争,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东西方有着难以跨越的隔阂。新世界中,英帝国梦想破灭,印度经济发展,物质化的利益关系日益明显,人们开始追求金钱,抛开了信仰,失去了人性。矛盾和分化依旧存在。孤独和痛苦在新的世界中依旧存在,而且日益加深。

英国夫妇塔斯克和露西的生活日渐拮据,白人的身份已经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尊贵了。他们非但没能享受印度社会发展给予的物质愉悦,反而与上层社会渐行渐远。在精神上,他们备受疏离,作为英国人,他们承受着印度独立带来的心灵冲击,并且,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文化隔膜带来的异化感。他们只是习惯适应了印度的生活,而不是把她看成第二故乡。塔斯克在给露西的信中说:“我更喜欢待在印度,并不是因为我喜欢印度,而是因为这里是我工作了25年的地方。”他们饱尝着孤独,体会着人生的痛苦。

印度夫妇弗朗西斯和利拉,也是在荒谬世界中痛苦生活的人。弗朗西斯是一位基督徒,而他并没有享受到信仰带给他的平安和喜乐。他活在内心的煎熬中,是个矛盾的挣扎体。他生性懦弱贪色,受制于利拉,事事听从利拉,不敢反抗。利拉常以性与离婚对他进行威胁,使弗朗西斯每次都屈服。他的自尊心已被打击得支离破碎。他每日处于精神压抑状态下,丧失了生活的主动权,人生没有目的,毫无意义。他的人生是痛苦的。利拉是一个喜好掌控一切的人,她没有信仰,冷酷无情,追求利益,贪爱钱财,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她的精神生活早已死亡,犹如失去灵魂的躯体。她虽有物质的享受,但内心却狭隘无比,处处抱怨。她毫无幸福感可言,她的人生也是痛苦的。

小说除了描写四位主人公痛苦的生活外,也描写了许多小人物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中无趣的生活。最具代表性的是塔斯克和露西的仆人——易卜拉比。他人生的角色就是全心全意服侍他的主人,但是却常常遭到男主人的谩骂。他的社会地位使他就像是社会中的透明人。有一段他和女仆人明妮的对话:“明妮问:‘易卜拉比,你在烦恼什么?’他回答:‘烦恼这令人悲伤的世界’。”

《眷恋》描述了一个荒谬的世界,刻画了不同角色人物各自的痛苦孤独和厌倦的生活。整部小说充斥着存在主义的重要元素——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人即地狱”

萨特认为,自我的存在以他人注视我的目光为前提,同时自我存在也为他人设置了界限。他人的目光是一个无法逃避的普遍境遇。在这一境遇中实现自我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自己跟他人的关系源于自我对他人的依附,对很多人来说,自我实际上是依附于他人的判断而存在。我们在现实中常常身不由己,这个阻碍就源于“他人”的目光。“他人”的目光是可怕的,它肆无忌惮地干涉自我的选择,使自我在选择时犹豫不决,甚至被迫做出不是出自本人意愿的选择。因此,“他人就是地狱”。《眷恋》中人与人的关系可从存在主义视角进行分析。小说中描写的人物虽然不多,场景也不复杂,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却是相互制约,相互折磨。

1.塔斯克的“地狱”——利拉

《眷恋》使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开篇就交代了主人公塔斯克的死亡。造成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利拉下的那道“逐客令”。可以说,是利拉的利欲熏心逼死了塔斯克。塔斯克和露西已在Smith宾馆生活了十年,利拉的丈夫弗朗西斯也是塔斯克的好朋友,而这样的关系也抵不上利拉为利益所签的一纸合同。利拉逼弗朗西斯写信要求塔斯克和露西在短短的数日内搬出Smith宾馆。按照利拉的命令,这封含有礼貌与歉意的信变成了冰冷的“逐客令”。“信首由‘我亲爱的斯玛利上校’改成‘斯玛利上校’,落款由‘你最真诚的利拉·波拉比’改成‘你友好的房东利拉·波拉比’。利拉删去了弗朗西斯写的三段充满友爱与道歉的话”。这样一封冰冷的信导致了塔斯克心脏病突发而死。

已过七旬的塔斯克对利拉有依附关系,这个依附关系就是房东与租客的关系。利拉为了利益,要求塔斯克和露西在短短数日内搬出Smith,显然,这将导致这对可怜的老夫妇无家可归,塔斯克极度恼怒却又无能为力,一气之下,心脏病突发。他在死之前大吼“婊子!他妈的婊子!”利拉就是塔斯克的地狱。

2.露西的“地狱”——塔斯克

塔斯克与露西是白头偕老的夫妇,然而,他却是露西人生中无形的“地狱”。露西为了塔斯克,远离了家乡英国,与他在印度厮守了一生。她的爱与青春都奉献给了塔斯克。然而塔斯克却并未给予露西想要的生活,从小说中,我们甚至看不到塔斯克对露西的爱。露西曾表达过:“是的,我的人生从起初就是悲哀的。”“我的人生就像是一朵从未盛开的花。”

露西的婚礼,完全与她设想嫁给军官的婚礼相反,令她失望。婚后,由于塔斯克身体状况的原因,两人没有孩子,露西只能完全依赖塔斯克。但塔斯克却是个不体贴的丈夫,他以自我为中心,“他拒绝所有他不想听的事情”。然而,露西却习惯了塔斯克的方式,她以塔斯克为中心而生活:“我喜欢待在穆德坡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塔斯克在那待着很快乐。”“我们没有搬是因为塔斯克不想搬。”“我们好几次都可以住进平房,就是因为塔斯克不愿意。”“他说……”当与其他军官家属在一起聚会时,露西曾多次遭到高职位军官妻子的羞辱,她却表达出:“我学会了这些法则,这就是聚会法则。为了塔斯克,我学会了。”但塔斯克不了解自己的妻子,露西曾说:“我都不知道和塔斯克的分歧在哪里,因为我们从不交流。在心灵最深处,我们不知道另一半的想法和感受。”人到老年,塔斯克疾病缠身,脾气异常暴躁,年迈的露西全心全意地照顾他。买药,请大夫,讨其欢心成了她晚年生活的全部。然而塔斯克的死,使她陷入了更深更透彻的孤独和痛苦中:“从今往后直到末日,我都是孤独的。在异国他乡起居行走,孤独将伴我永远永远。……啊,塔斯克,塔斯克,塔斯克,你怎么能忍心把我孤身一人抛在这里,而自己却回家安眠了?”

露西对塔斯克的依赖之深,使得塔斯克的存在成了露西自由的最大界限,露西无法逃避塔斯克而生活。露西对塔斯克的依附,给她带来了孤独、焦虑和身不由己。塔斯克就是露西的“地狱”。

自由选择——无声的责任

“人要自己决定成为怎样的人,在做出选择之后就要为此承担责任,那么就会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必然的,因为人无法摆脱那种责任感。”存在主义者认为,人一旦做出选择,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要对其所做的选择负责,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所有人负责。因为,做了选择之后,生活就呈现出选择的后果,人无法逃避生活,就必然要承担责任。

1.露西的选择

露西选择了嫁给塔斯克,就要承担选择带来的责任,忍受选择带来的痛苦。和塔斯克结婚,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塔斯克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他体会不到妻子的敏感与喜怒哀乐,令露西感慨“我的整个人生就是一个谎言,我的人生只不过是在演戏……”跟随塔斯克来到印度,从此归国遥遥无期。她饱尝着孤独的滋味。塔斯克还活着的时候,她就经常思考如果他离开人世了,自己的悲惨状况:“她将独自一人,她将独自一人留在盘克特,她将独自一人留在异国。这里没有和她一样的人,没有和她相同肤色的人,没有亲密的朋友来安慰,也没有人给予她帮助和指导。”生活在印度四十多年,她没有习惯印度的一切,他乡的环境事物依旧是那样的陌生。她甚至抱怨“我感到印度将我一切坏的性情品质激发了出来”。

她的选择,使她不得不承担留在印度陪伴塔斯克,这样的责任给她带来了痛苦。她无法摆脱这样的责任和痛苦,因为她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生活给她呈现出了她无法逃避的一面。

2.弗朗西斯的选择

弗朗西斯选择娶利拉,注定了他悲剧的人生,他要为此责任承担痛苦。有一段关于两个人的场景描写:“利拉一动不动地躺着,他知道她在听,他也在听,听自己这静默的声音,这声音不是发自肺腑,而是源自熟知的感觉,自从结了婚,他热情的天性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全都遭到了压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受,忍受,再忍受。在事业上,利拉是Smith宾馆的掌柜,掌握着宾馆的实权,也就掌握着对弗朗西斯当经理的任命权。在婚姻中,她同样处于上风,常常拿离婚要挟弗朗西斯。有次,当着仆人们的面,弗朗西斯遭到了利拉的羞辱,“他说:‘……娶了一个贪婪的女人当掌柜,还当着仆人的面推我,来羞辱我,真是我的不幸,你不要推我。’利拉回应道:‘我现在还要推你,怎么样?我还要给你下通知……’弗朗西斯:‘利拉,你不能给你的丈夫下通知。’利拉:‘我就要下通知。能给丈夫的是一纸离婚书。给经理下通知就如同丢掉一根木头一样容易’。”

如果弗朗西斯和利拉在购买Smith宾馆时,弗朗西斯坚持选择掌管Smith,就不会在事业上受制于利拉。当每次利拉用离婚要挟时,如果他选择不妥协,坚持婚姻的主动权,也就不会活得这么痛苦。他的痛苦源自于他的选择,他的选择给了他推卸不掉的责任。弗朗西斯面对自己选择的生活,同样无法逃避。

结 语

本文从存在主义视角出发,解读了《眷恋》这部现实主义文学著作,分析了小说所描述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所生活的人。在该小说中,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际关系是无奈的,错误的选择带来了无法逃避的责任。文学源自生活,小说是生活的隐喻。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痛苦和烦恼,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时时刻刻都在与他人交流,也面临着不计其数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遭受挫折和困难。当面对无法改变的情况时,我们必须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要去争取选择幸福的权利,尽力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依靠个人的行为造就自我,演绎自己的本质,改变自己的行为,砸碎禁锢我们生活的地狱,获得自由和新生。

[1] Paul Scott. Staying on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2][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杨照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李钧.存在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楼成宏.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简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6.

[6]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杨春丽(1974— ),女,英语语言文学硕士,郑州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中西文化对比等。

猜你喜欢
弗朗西斯塔斯露西
卡弗:坚持不懈的“花生人”
自发的绘画——露西·史蒂文斯
原始的拼贴——弗朗西斯·戴维森
大哲学家买鱼
露西的吻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哈萨克民族药塔斯玛依混用辨析
“贝尔塔斯”与1918年德国攻势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