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2015-07-22 14:26谢建红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普通话比较词汇

摘 要:剑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基本相似,但也存在诸多差异。可以从构词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来说明二者的差异:有的词,词义一致或基本一致,但构词上,音节的组成却是不对应的;有的虽词形相同,但所包含的词义却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剑河方言  普通话  词汇  比较

本文用来比较研究的词汇是最能反映语言特点的基本词汇或常用词汇。基本词或常用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使用的永久性、普遍性及构词能力强等特点,是词汇的核心部分。因此,选择这些词汇与普通话作比较,有利于认识剑河方言词汇在构词、意义等方面与普通话存在的差异。

关于词汇调查中词条的来源及调查访问的对象,笔者要作如下说明:

调查的词语近千条,主要依据《北方话基本词汇调查表》(贵州大学人文学院编印),同时参考了《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顾黔、石汝杰编著,中华书局,2006年),筛选出的,是词汇的基础。词条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时间节令、人品、亲属、动物、植物、婚丧生育、人体及人体动作、疾病医药、器具、饮食起居、房舍、服饰、交际、工农商业、学校教育、文体、祭祀等方面;从词性看,包括一般动作、普通名词、普通形容词、副词、方位、指代、数量等类型。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一直居住在剑河县城或原老城驻地柳川的亲戚朋友,以及部分凯里学院剑河籍学生和笔者本人。

文中方言词语的记录一般采用习惯用字或同音字代替;难于用恰当汉字记录的,用“□”标记,后加国际音标和阿拉伯数字注明声韵调。

词汇的调查过程其实也是比较的过程,通过调查后的梳理,我们发现剑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许多是相同的,但也在各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下文将尝试从构词音节和意义两个方面来说明二者的差异。

一、剑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音节差异

通过比较发现,剑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构词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音节数目或组合上的不对应。

在剑河方言里,一些常用的单音节词与普通话是一致的,如“天、地、风、雨、雷、电、云、猪、狗、牛、鸡、鸭、跑、跳、来、去、哭、笑、好、坏、难、乱、一、万、甲、乙、个、趟、从、在、和……”。受普通话词汇以双音节为主的特点影响,剑河方言中许多词汇由原本的单音节词逐渐朝着双音节的形式靠拢。不过,从目前的调查来看,仍然有部分词语在音节数目上与普通话不同,因篇幅有限不能将调查词条全部对比列举,此处仅选取有特色的部分词语为例加以说明。

1.表示同一概念,普通话为单音节词,剑河方言也是单音节词,但词形、读音都不同。例如:

表1: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tia?33 提,拎 □lia35 瘸

莫 别 嗅?io?35 闻

没 不 □ku33 蹲

□lia42 添 □p‘a35 软

凌li?35 冰 濑 烫

2.表同一概念,普通话为双音节词,剑河方言为单音节词。例如:

表2: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公 爷爷 粑 年糕(类似食物)

奶 奶奶 面 面粉、面条

爹tia33 爸爸 米 大米

嬢 姑姑 灰 灰尘

苕sau21 红薯 灶 灶台

屋、房 房子、房间 柴 柴火

望 盼望 捧 巴结

惯 溺爱 □liau42 遗失

欠 牵挂 信 相信

怪 埋怨 怕 害怕

爱?ai35 疼爱 □lei33 追赶

嫌 嫌弃 估 估计

逗d?u33 挑逗,逗乐 怪 怪罪

□lia?35 无聊 恶o21,凶 凶恶

Oo精 机灵 丑 丑陋

调t‘iau35 调皮 蒗la?33 瘦弱

细 吝啬 乖 听话,懂事

疲 拖沓 神,灵 灵验

怪 奇怪 □??u35 闷热

上表中一部分词,在剑河方言里并不只有一个意思,比如“屋”,既指“房屋、房子”,还指“房间”“家”;“逗”既指“挑逗”,也指“逗乐”“惹、遭(人喜爱或遭人讨厌)”;“乖”既指“听话”,也指“懂事”;“怪”则有两种用法,作动词用指“怪罪”,作形容词用指“奇怪”。 举例如下:

【屋】(1)你家屋起在哪的?(房屋、房子)

(2)家头有三间屋,我住最大那间。(房间)

(3)你在屋没在?(家)

【逗】(4)那个姑娘轻狂得很,只晓得逗后生玩?(挑逗)

(5)他本会逗崽崽嘎!(逗乐)

(6)这个崽蛮逗人爱的。(惹,带有褒义)

(7)他没乖,逗恨得很。(遭,带有贬义)

【乖】(8)我妹乖得很,喊她做哪样她就做哪样。(听话)

(9)这个崽乖,少着讲。(懂事)

【怪】(10)搞错嘎你莫来怪我嘞!(怪罪)

(11)这个人蛮怪的。(奇怪)

剑河方言中,不同的单音节词可以指称普通话中的同一个双音节词,如“细、抠、财”都可以用来指“吝啬”。“撵、□lei33”都可以用来指“追赶”。反过来,像剑河方言中的“粑”,则可以通指“年糕、馒头、烧饼、汤圆”之类的食物。

另外,在一些亲属称谓词中,普通话是双音节词(语素相同的重叠式合成词),在剑河方言中多读为单音节词,如“妈、姐、哥、公、奶、舅、姨、嬢”等。

3.表同一概念,剑河方言为双音节词,普通话为单音节词或儿化词。

这种情况不多,主要是名词。例如:

表3: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蚌壳 蚌 脚杆 腿

团鱼 鳖 腰杆 腰

腰子 肾 手拐 肘

稀饭 粥 脑壳 头

强盗 贼 脸脬p‘au33 脸

表4: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鞋子 鞋(鞋儿) 笋子 笋(笋儿)

桃子 桃(桃儿) 虾子 虾(虾儿)

李子 李(李儿) 锅子 锅(锅儿)

杏子 杏(杏儿) 磨子 磨(磨儿)

表5: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根根 根 皮皮 皮(儿)

须须 须 眼眼 眼(儿)

疤疤 疤 包包 包(儿)

洞洞 (小)洞 壳壳 壳(儿)

沟沟 沟 片片 片(儿)

坎坎 坎 把把pa35 pa35 把(儿)

剑河方言中,有的双音节词的主要语素与普通话相同,如“蚌壳、腰杆、脸□p‘au33”;有的双音节词,则与普通话完全不同,如“团鱼、脑壳、腰子、稀饭、强盗”。有一类带词缀“子”的名词,其词根语素与普通话相同。在普通话中,词根语素能独立成词使用;但在剑河方言中,通常不单说,而是带上词缀“子”之后使用,如“鞋子、篮子、桃子、李子”。还有一些在普通话中为单音节形式(包括带儿化韵)的名词,在剑河方言中也用相同的语素构词,但常常重叠后使用。

4.剑河方言和普通话同为双音节词

在剑河方言中,这种词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音节与普通话部分相同,一种是音节与普通话完全不同。

1)音节部分相同,例如:

表6: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辣子 辣椒 垫单 床单

濑水 热水 卯运 好运

把腿 大腿 抽盒 抽屉

嘎ka33公 外公 寒毛 毫毛

嘎ka33婆 外婆 往回 以往

螃夹ka33 螃蟹 狼猪 公猪

葛ko21棒 葛根 草猪 母猪

濑饭 热饭 牙埂 牙龈

才将 刚才 夜饭 晚饭

被窝 被子 调羹 羹匙

打伙 合伙 勾腰 弯腰

躲懒 偷懒 赶集 赶场

落气 断气 看白 看扁

扯谎 撒谎 承头 带头

败味 变味 开顶 秃顶

扎实 结实 怄??u35气 生气

鲊tsa42 白 苍白 硬棒 硬朗

讨嫌 讨厌 迷引 着迷

失枕 落枕 岩鹰 老鹰

油麻 芝麻 发火 生火

2)音节完全不同,例如:

表7: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尾巴 生日 烂崽 流氓

包谷 玉米 比子 样品

茅斯 厕所 屁眼 肛门

郎崽 女婿 底脚 下面,底下

拉子 结巴 荷包 衣袋(裤袋)

□li35□ka21 圬垢 火边 伙房

波斯 蜘蛛 坐牙 臼齿

砣子,锭子 拳头 白喜 丧事

呵xo33皮 白食 胚身 体形

闯遇 碰见(遇见) 凫水 游泳

上山 出殡 解凉 洗澡

打落 丢失 惟vei21愿 希望

和发 要好 安逸 舒服

在行 乖巧,能干 心焦 着急

把棍 拐杖 下水 内脏

耗子 老鼠 老鸹wa21 乌鸦

虫蟮 蚯蚓 蚂蚱 蝗虫

□sa33□ia?33 蜻蜓 牯子 水牛

此外,普通话中的部分双音节合成词,在剑河方言中为重叠词。例如:

表8: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果果 水果 摊摊 摊子

撮撮 撮箕 套套 套子

棒棒 棍棒 瓶瓶 瓶子

当然,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许多说法开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尤其在年轻人中,通常都会将普通话的说法带入方言,于是逐渐出现普通话与方言说法并行的情况。而在老一辈人或普通话不盛行的地区,方言的说法还是比较稳定的。

5.表同一概念,剑河方言为多音节词(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普通话为双音节词。例如:

表9: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女婿崽 女婿 二前子 刘海

叫鸡鸡 蟋蟀 地虱子 地鳖

鸭脚板 平足 雪雹子 冰雹

牙包骨 颌骨 今年子 今年

夹下窝 腋下 去年子 去年

夜晚歇(晚歇家) 晚上 前年子 前年

鸡把腿 鸡腿 饭蚊子 苍蝇

满指夹ka33 小指 □p‘u21□?i35子 荸荠

癞蛤蟆 蟾蜍 蚂蚓子 蚂蚁

丝光袜 丝袜 过路雨 阵雨

螺蛳骨 脚踝 手板心 手心

卷卷头 卷发 波罗luo33盖 膝盖

巴壁虎 壁虎 坐月婆 产妇

肚皮眼 肚脐 四眼婆 孕妇

四脚蛇 蜥蜴 收活路 收工

吊盐水 输液 砍脑壳 砍头

摆门子 聊天 提篮子 定亲

打饱嗝 打嗝 饿痨眍 馋嘴

星子屙屎ki?42 流星 富油虫,偷油婆 蟑螂

太阳打伞 日食 月亮打伞,天狗吃月亮 月食

上表中的“四眼婆”一词带有贬义色彩,这种色彩义的赋予,出现在特定的场合,一般不会随意地称孕妇为“四眼婆”。只有在诸如婚丧、上梁等重大场合中,常因迷信或忌讳,要回避怀有身孕的妇女。一般认为怀有身孕的女人会带来不顺、灾祸或是将福气带走,所以办事情的人家会称孕妇为“四眼婆”,并在一些重要的活动环节回避她们。而通常孕妇们也很自觉,不管是自己家办事还是别家办事,都会自觉回避。

6.表同一概念,剑河方言为双音节词,普通话为多音节词(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这种情况不多,例如:

表10: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毛雨 毛毛雨 痨病 肺结核

铺雪 鹅毛雪 开刀 动手术

气门 囱脑门儿 靠背 椅子背

7.表同一概念,剑河方言与普通话皆为多音节词。例如:

表11: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左□pi21□ka21 左撇子 折耳根(折子根) 鱼腥草

猪脚叉 猪蹄子 猫咕鵰 猫头鹰

温度计 体温表 毛辣果 西红柿

搓衣板 洗衣板 蛤k‘i?21蟆菜 车前草

上表中的“西红柿”一词,在剑河方言中除“毛辣果”,还有“海茄”的说法。相对来说,“毛辣果”的说法通行范围更广。不过近年来,受普通话影响,“西红柿”的说法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

8.音节相同,但语素的排列次序不同。像这样的词我们称为“逆序词”,即“构词语素音节与普通话相同,但排列顺序与普通话相反的词”[1]。例如:

表12: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弟兄 兄弟 闹热 热闹

人客 客人 宵夜 夜宵

心多 多心 俩我(山歌中常见) 我俩

这样的词在剑河方言中不多,没有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逆序词。但通过这类词可以看到剑河方言中湖南、湖北等地早期方言(湘方言、鄂方言)的底层痕迹。

二、剑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意义差异

词义是词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本文主要从词汇意义的角度对剑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加以比较分析。

蒋绍愚曾说:“人们对客观认识的过程不是机械的、照相式的反映,而是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的事物、动作、性状极其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逐个地加以指称,而总是要加以概括、抽象、舍弃一些非本质特征,把具有某些本质特征的归为一类,把哪些事物、动作、性状分为哪一类,把另一些事物、动作、性状分为另一类,这在不同民族以及同一民族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与此相应,在不同的语言中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把哪些事物、动作、性状概括为一个义位,也有所不同。”[2]“义位是必须通过词来显现的。单义词一个词就是一个义位,多义词一个词有几个义位。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总是几个义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哪些义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这又是一次分类。”[2]董绍克认为:“多义词产生的过程应该是人们联系、比附的过程。有联系的意义很多,把哪些意义归在一起组成一个词,把哪些意义归在一起组成另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里有很大的差别。”[3]

一个词的意义可多可少,有的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包含几个义项。有一个义项的是单义词,有多个义项且义项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是多义词。任何语言都有这样的两类词。与普通话相比,剑河方言词义的对应并不完全相同,而且还相差很大。至于词义相同而词形有异的情况已经在上文谈构词时作了比较说明,此处不再赘言。下文着重就“词形相同,意义有异”所表现出的具体情况,说明二者在词义上的差别。词形相同,意义有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意义完全不同。例如:

表13:

例词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卵 多指男性生殖器(詈语) 动植物的卵子或受精卵

房客 出嫁送亲的人,一般是新娘的兄弟和嫂子或未出嫁的姊妹 住店的客人

造孽 可怜 作孽

上山 出殡 上山(动宾短语)

热饭 炒剩饭(强调动作行为);炒好的剩饭 刚煮熟的米饭

蹄子 肘子(剑河年轻媳妇回娘家拜年准备的礼品,通常为一整只前腿) 动物趾端的角质物或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

2.意义不完全相同。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同一词形,剑河方言有多个义项,而普通话只有部分义项;第二种是同一词形,普通话有多个义项,而剑河话只有部分义项。(其实“意义不完全相同”还包括方言与普通话词义的交叉,除了部分义项相同,又各自有其他指称的义项,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此处暂且不作讨论。)

(1)词形相同,在剑河方言中多义,而在普通话中只有部分意义。例如:

表14:

例词 剑河方言 普通话

屋 ①房屋(整栋的);②房间(单间的);③家 有①无②③

细 ①与“粗”相对;②吝啬 有①无②

炸 ①裂开,破;②用炸药爆破;③声音刺耳 有①②无③

发火 ①发脾气;②生碳火 有①无②

麻雀?‘io21 ①一种鸟名;②指男性生殖器(詈语) 有①无②

打扮 ①妆扮;②添置柴火,让火更旺;③医治 有①无②③

(2)词形相同,普通话为多义,剑河方言只有部分意义。这种情况较少,例如:

表15:

例词 普通话 剑河方言

粉肠 ①一种副食品(主要用面粉制成);

②小肠的一部分 有②无①

折 ①折断;②折叠 有②无①

粉 ①粉末;②特指化妆用的香粉;③粉条或粉丝 有②③无①

剑河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词语,在普通话里没有能与之相对应的词,只能用短语或句子来解释和说明。这类词通常指称本地特有而民族共同语没有的事物或现象,反映着当地人特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例如:“姊妹饭、三月粑、芒粑、红粉、腌嘎、还娘头、踩鼓、撩水脚、禾莨、赖菢、收□xi?21”等等。

通过对剑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剑河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但与普通话相比,不仅语音上有差异,词汇上也表现出诸多差异。从构词方面看,音节数量、构词语素都存在许多不对应的现象;从词义上看,义项多寡不一,词义对应复杂。这些差异,构成了剑河方言的特征,并作为汉语方言分区甚至方言片的重要分类依据而存在。

参考文献:

[1]张成材.商州方言的逆序词——兼论汉语中的语素颠倒构词和用词[J].商洛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2]蒋绍愚.两次分类[J].中国语文:1999,(5).

[3]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54.

(谢建红  贵州凯里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556011)

猜你喜欢
普通话比较词汇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