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5-07-24 02:14王艳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科学中国人 2015年32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音乐

王艳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浅谈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王艳
辽宁省凌源市职教中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人的心灵具有陶冶功能的音乐越来越被重视起来,随着西方古典文化和流行音乐进入到中国,与中国古典文化和古典音乐融合后,更加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提高。随着整个社会人们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对于精神文化需要也更加迫切,高山白雪和下里巴人纷纷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融入了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

语言;声乐教学;重要性;生活化;示范性;启发性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声乐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这不仅仅因为其声音的美妙动听,还在于情感的真挚宣泄。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语言在声乐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不但是向学生讲授专业音乐知识的手段,还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沟通的桥梁,教师语言的精炼水平和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声乐教学的效率。因此,声乐教学中语言的使用非常重要。本文对声乐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剖析。

实际上,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音乐中不但融合着语言,语言中也溶解着音乐,语言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音乐的旋律、情感、表现力才更具魅力。

一、声乐的内涵

所谓声乐,是与器乐相对应的,是指人用声音演唱的音乐形式,是音乐领域中最早出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音乐是通过与语言相结合来实现情感表达和宣泄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广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特征。这种语言的音乐不同于戏剧语言、影视语言和舞蹈语言等等,她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以人声音语言做外艺术创作和笔仙方式,通过特定的音符和音乐创作手法,使歌唱语言充分展现出独特魅力的。因此,语言这一信息载体是声乐艺术不可或缺的灵魂。

二、声乐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声乐是人通过口表达出来带有语言情感的音乐,它是音乐化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化的语言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创造,所以,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准确和精炼外,必须接地气,接近生活,通俗易懂。在教学中不断要一语中的,更要对症下药,下猛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马上化解冲突,让学生马上明了老师意图和指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艺术化,把专业性非常强的音乐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平民化语言,“把口盖打开”,这么专业性的音乐语言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讲未必能听得懂而不知所云,“把嘴张到一口能咬住一个大苹果那么大”,这样的平民化语言我想每个孩子都能心领神会。所以说,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是以通俗易懂为前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拓展自己的教学语言,变复杂于简单,变简单为无形,便抽象为具体,便具体为生动。

三、声乐教学语言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教学语言的特点之一,而示范性的前提是规范,如果语言不规范再好的示范也失去了意义。优美的语言在教学中能带给学生以激励和鼓舞,在声乐教学中要坚持以规范为前提下实施语言的示范,学生将受益匪浅。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的“语言”变成了“歌唱”,哪怕是的“独白”也是歌唱,所以说,教师语言的示范很重要,而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经常以“饱满、圆润、打开、靠前”这样的词语来规范歌唱的要求和方向,但这种语言是非常乏力的,即便学生明了,却没有突破口,也不会有切身的感受,什么是“圆润和饱满”。所以教师要给予规范语言的示范,巧妙地用朗读来示范,让学生去模仿,然后去感悟。这样就会知道这种歌唱技巧是怎么运用腰部力量支撑爆发出来的,问题迎刃而解,否则强调多少,歌唱多少也无济于事,可见,规范是示范语言能大大提高声乐教学的学习效率。

四、声乐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启发性教学的精髓和原则,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思维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敏捷,提高教学效率。在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歌唱技巧训练、高低音处理。当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出现破音等不和谐声音时,教师不一定马上给指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反复去聆听,发现自己的错误。比如:当发现学生气息偏高时,教师只需问一句“这一句唱的好吗?”即可,如果学生还感悟不出来,教师可以做必要的提示“这一句的声音应该是紧挨着地面发出的”,学生会马上意识的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指出“这一句唱的高了”而已。经过长久的训练,学生就会生长出一双敏锐的耳朵来辨别各种声音的走向。在声乐学习的初期,学生的歌唱是离不开老师的语言启发的。

五、声乐教学语言的情绪性

作为声乐教师不论自己的心情如何,在课堂上应展现积极的一面给学生看,不能以消极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教学气氛,不能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声乐老师应面带笑容,亲切自然,满怀信心的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情愉快,满怀喜悦的学习。这样,声乐教学课堂气氛就非常融洽,师生之间容易沟通,教师在这种教学气氛和在这种良好的心境下,满腔热情的授课就会思维敏捷,表情丰富,态度和蔼,声音非常圆润,学生会提高积极性,努力的接受老师传达的信息,会体验到与老师协同一致获取声乐知识和掌握声乐技能的乐趣,从而有感情的发声与演唱歌曲,使课堂教学进入佳境。

六、声乐教学语言的形象比喻性

声乐教学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教师讲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教师采用形象的语言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这种教学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和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训练的效果。如:训练气息下沉时,用闻花的动作,双手提水的感觉去体会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当训练声音靠前唱时,教师会说“让你的声音先向后划圈再抛向前方”“让声音坐在气上滑出去”等等。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正确的教学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这是声乐教学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武器。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完美联姻,语言是声乐的新郎,声乐是语言的新娘,歌曲的旋律正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也正是新生命诞生的过程。所以,无论我们训练的声音有多么的悦耳动听,歌唱的旋律有多么婉转,如果离开了语言,将是毫无意义的,歌唱的艺术将成为空中楼阁,正因为有了准确的语言,声乐艺术才可能与旋律、情感、表现力结合起来,因此,声乐教学中不可忽视语言的作用。

[1]李佳.浅谈声乐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0.04.

[2]梅馨.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原则[J].新闻爱好者.2010.06.

[3]刘燕红.浅谈声乐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4.17.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音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十月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