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园西双版纳总佛寺

2015-07-25 07:59刘启虹刘扬武
今日民族 2015年1期
关键词:佛寺信众西双版纳

文 / 刘启虹 图 / 刘扬武

灵魂之园西双版纳总佛寺

文 / 刘启虹 图 / 刘扬武

正对大殿的院心内供有金身立佛

“佛性之地”,是赞叹西双版纳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述。

南传上座部佛教于隋唐时由缅甸传入云南。13至14世纪,随着用泰国兰那泰文译注的大批巴利文佛经在傣族文化区的传播,西双版纳开始建立佛教僧团,修建寺塔。特别是有了刻在贝叶上的佛经之后,南传上座部佛教才正式传入。

西双版纳的佛性,源于她的山川地貌、人文礼俗,特别是多民族聚居地,土地上的主人以及他们怀抱的田园、劳作、歌谣与笑颜。

或许是我家就住在佛寺旁边的缘故,身心不悦、寻常乐事,周末、节假日、开光、赕佛便有了想去的牵念,久了,成了寻觅心灵安谧的去处。

西双版纳总佛寺位于景洪曼听公园内。曼听公园有1300多年的历史,更有“傣王御花园”的美誉,在傣族历史上曾为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之所。传说傣王妃来公署游玩时,公署的秀美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此取名春欢公园,傣语意为“灵魂之园”。公园里圣洁肃穆的笋塔、八角亭、六角亭和傣族萨拉亭,在绿树掩映中摇曳,草地绿茸茸地铺开在放生湖畔,湖岸鸟鸣蝉啾,置身其中,有走进童话世界的神秘。位于笋塔旁的总佛寺,虽然伫立在诗画般诱人的风景里,但是,只要步入总佛寺大门,听到风吹菩提树的沙沙声,烦躁和喧嚣顿时在诵经声中沉寂、消隐,身心处在极度静谧的状态,公园邻居——曼听小寨依偎着菩提树、放生湖,“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砂一极乐,一笑一尘埃”,总佛寺——一直是远远近近的信众们灵魂的栖息地。

大殿

上大殿二楼的转角石楼梯有双龙护卫

西双版纳总佛寺,傣语称为“洼坝吉”。“洼坝吉”的“洼”是寺院的意思,“坝”是森林的意思,“吉”则是佛陀曾经度过25个雨安居的揭答林给孤独园的简称,因此“洼坝吉”的意思,就是像揭答林给孤独园一样美丽、幽静的森林道场。相传是从缅甸来弘法的两位南传佛教僧人于公元7世纪中期发心兴建的。

西双版纳总佛寺大约在700年前被西双版纳宣慰使确立为西双版纳最高等级的佛寺,是发布全境性佛事活动、昭示批准高级僧职晋升、举行新任宣慰使及各勐土司宣誓仪式的地方,也是西双版纳的宣慰使及属下各勐土司头人拜佛、各地佛寺住持朝拜的圣地。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加之历代高僧辈出,在东南亚上座部佛教信徒中享有盛誉,是西双版纳各信众心中尊崇的圣地。

西双版纳总佛寺主体建筑由大殿、戒堂、阿戛牟尼舍利塔、鼓楼、钟楼、长老寮、僧寮、迎宾楼、斋堂及高约7.9米的立佛等组成,佛寺建筑严格按傣族民间传统建筑工艺恢复修建,汲取东南亚国家浓郁佛寺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又独具傣民族传统佛教文化特色,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中金黄色为主基调,体现凝重而雄厚的佛教文化底蕴,雕塑、图腾、佛寺祭祀用品尊重傣民族信众传统崇拜,经幡、蜡条、供品按照傣族传统习俗不可复制、不能替代。步入总佛寺,顿时就有了庄重和敬畏。

到过、没到过西双版纳的人,印象最深、最撩拨心弦的莫过于“泼水节”,而泼水节所有活动中最难忘、最殊胜的却要数总佛寺的“赕佛”仪式。所谓的“赕佛”,就是“给佛洗浴”。“赕”傣语为“洗礼”的意思,在一心向佛的傣家人看来,即使是至高无上、佛法无边的神灵,也难免沾染尘埃,必须由凡人来帮助洗涤俗垢,由此可见,傣族人向佛、敬佛、礼佛、拜佛,以善心慈行立身处世。“赕佛”时,那些身着素装的傣家妇女,给“佛像 ”清洗时神情专注、满心虔诚,她们在“洗佛”的同时,也在“洗心”,也是在专心致志地除去自己一年心灵的各种尘埃污垢,她们用洁净的心泉洗刷过去沉积的灰尘,用感恩的赤诚,擦亮佛身,重现佛像慈悲平和的本色,那一刻,她们心底透亮,境界清澈而高远,豁然开朗……

我到过大理鸡足山,向往拉萨大昭寺,因为路途遥远,至今没有机会踏上雪域高原的神奇天路。身为土生土长的西双版纳人,我家就在佛寺边,于是,我只能在身心安闲时,给自己留出一个空间,去总佛寺。当我靠近它,它在那里,不动声色;当我离开它,它依然在那里,不动声色。其实,就像我一样,来或不来,它一直在信众心底,从未走远。

(责任编辑 王菁 )

西双版纳总佛寺一瞥

鼓房

迎宾楼

猜你喜欢
佛寺信众西双版纳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唐诗中佛寺上人房(院)书写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西双版纳可直航柬埔寨暹粒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世界末日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