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风险管理探讨

2015-07-25 06:41李尚立孙建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投保损失监理

李尚立 孙建华

(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南京 210031)

现代有轨电车是介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现代化大容量快速公交方式,其使用先进的牵引、制动设备,是一种大容量的,高效率的先进交通工具,以电能为主要驱动力,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上相比其他快速公交设施有着明显的优势,其特点已经成为生态城市的新标志.现代有轨电车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运营成本低、环保舒适美观和设计弹性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相对于地铁,其线路造价仅为地铁的1/8~1/4,建设周期是地铁的1/4~1/2;其载客量远高于快速公交,车辆寿命更是其3倍,而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也优于快速公交.

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在国内正方兴未艾,国内进入规划阶段的很多,真正建设或建成投入运营的还在少数,国内可以借鉴的项目经验不多.因此,研究现代有轨电车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很有必要.

1 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设风险的特殊性

现代有轨电车项目目前一般是大中型城市交通网络建设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存在外围新城或副城的大型中心城市最有条件发展有轨电车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能够提前调控小汽车的发展,充当城市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功能,起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集散作用.特殊的建设位置和功能定位,决定其具有特殊的建设风险特点.

1)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一般建在城郊结合带或新城区、开发区,是老城区对外交通辐射的快速通道,一般作为城郊快速公交网络的骨干线路,引导并带动新城区或城郊建设的发展.为节约土地资源,线路一般尽量选择荷塘、沼泽地、山丘、荒山野岭、地质情况相对较差处等,横跨河流、水系的情况较多,施工难度加大.

2)为了方便居民出行,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一般建设在人口相对密集区,线路一般濒临小区,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噪音等外部纠纷增多.

3)在城郊结合部位一般分布着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共设施系统,如变电站、煤气站、自来水、污水处理厂、通信基站、综合管网、管线系统、铁路支线等,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加大.

4)为盘活区域内外的公共交通,现代有轨电车一般充分考虑与区域外交通的对接换乘,方便市民出行,与地铁、火车、公交、港口、码头、交通枢纽等相连,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建筑物构成风险.

5)现代有轨电车采用的是嵌入式轨道,线路一般与沿途道路交替使用或用平交方式,对一些高等级公路或路桥枢纽一般采取高架方式通过,地下通道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临时施工占地较大,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封闭道路对邻近区域交通干扰大,建设中的风险明显加大.

6)从城市景观美化方面考虑,现代有轨电车一般采取车载电源为主,架空接触网为辅方式,特别在车站处一般采用接触网充电方式,建设过程中存在工艺转换方面的风险.

7)目前国内现代有轨电车部分采用国产化设备,部分为进口设备,设备联调阶段的风险较大.

8)现代有轨电车在中等运量轨道交通模式上具备诸多优势,是中小城市轨道交通首选,大城市重要补充.城市新区或开发区一般作为建设主体,由于建设资金紧张,目前常用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模式建设,由政府或其授权单位经法定程序选择拟建的基础设施或公用设施项目的主办人,并由主办人在工程建设期内组建BT项目公司进行投资、融资和建设,BT项目公司一般由多家出资方组成,其中既有施工方又有设备提供方,例如,中国北车建设工程公司以BT模式建设的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以南京南车浦镇车辆公司、中铁二局、南京轨道交通系统公司以及南京南瑞集团4家单位组建南京麒麟和河西项目公司,这种建设方式决定了建设决策相对复杂,决策流程冗长,与施工工期紧张构成一对矛盾,这也增大了建设风险.

9)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一般拥有自身的车辆维修基地,主要承担配属车辆的定、临时维修以及配属车辆的停放、运用、整备、列检、月修与周检等工作.车辆基地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基地及物资库,均在同一地块内,一般为超大、超深基坑,存在建设风险.

10)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一般为建在地上的线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11)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属于新型交通,国内建设经验较少,保险公司对工程保险的风险认识不足,保险费率的理定缺乏统计数据和比照案例.

2 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大多建设在城乡结合带或城市新区,一方面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工程建设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项目的功能和美观的要求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大量创新、运用,难度加大,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随时加大.同时,人为的疏忽、大意、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也是风险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此类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见图1.

图1 研究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

上图看似与常规工程风险管理没有区别,但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在风险管理上更加注重现场的风险查勘和风险分类,瞄准特殊风险,分析工程工期内所有的潜在风险等,通过归类整理,找出风险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其次,实施风险转移,提出风险转移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工程管理中的一项国际惯例,FIDIC条款第20款、第21款、第22款和第23款都是对保险的描述.再次,进行风险跟踪管理,此项工作处在保险安排以后,新发现的风险有的可以通过批改保单的形式加以补救,大部分风险可能无法通过保险加以转嫁,但可以在防灾、防损服务中给与规避,这样通过对风险的再识别、再评估、再决策,达到风险管理的动态循环.

3 识别和评价的主要风险

风险并不是显露于外表的,多数情况下,风险隐蔽于各个环节而不易发现,要管理风险必须识别和评价风险,按照科学的分类逐阶段、逐层次分析各类风险,并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见表1.

表1 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主要风险评价

4 风险决策管理

为有效管理各种可能的风险,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提出以下3种风险管理对策: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4.1 风险控制[1]

风险控制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即损失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严重程度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主要控制手段有:

1)损失预防:损失预防的目标就是要减少损失发生的次数,或完全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表1中所列的所有风险都要进行损失预防,做好预案.

2)损失抑制:损失抑制是指在风险损失已经不可避免发生的情况下,通过种种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恶化或抑制其扩展范围使其不再蔓延或扩展,最常见的是出险后的抢救、施救、补救、追偿等,以减少损失.

4.2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不予转移,这种手段有时是无意识的,即当初并不曾预测到,但有时也可以是主动的,即经营者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若干风险主动留给自己,采用这种情况一般是工程中一些损失较小的风险,或者是风险承受人通常要做好处理风险的准备,例如,工程中常出现的超概算现象、临时增加预算等.

4.3 风险转移

通过设计、施工承包和采购等合同将部分风险转嫁给设计、承包、监理单位及制造商、供货商等.

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主要手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风险可以通过办理相应的商业保险来规避,有的保险由业主投保,有些险种业主可以要求其他相关方投保相应的保险.

1)建筑工程一切险附加第三者责任险.主要转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此险种一般由发包方统一投保.

2)雇主责任险.主要转移对发包方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工程相关方(如监理人员)的人身伤害及患病风险,此保险一般由发包方投保.

3)建筑工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主要转移对施工工人带来的意外伤害保险,此保险一般由发包方限定最低标准,要求施工方投保,该险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有明确要求,属强制保险.

4)货物运输保险.该险种规避设备和材料在运输途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货物损失的风险.进口设备和材料投保进口货物运输险,国内货物运输可要求供货商投保国内货物运输险或在工程险中扩展.

5)施工机具保险.现代有轨电车工程施工投入大量的施工机具和机器设备,有的设备属专属设备,招标文件中要求施工方投保施工机具保险,以保证施工单位正常顺利完成该项目的施工,该险种在FIDIC合同条款中有明确的要求.

6)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理责任保险.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责任保险主要规避勘察、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时由于疏忽或过失引发工程建设中质量事故造成建设工程本身的物质损失、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风险.工程监理责任保险主要规避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由于疏忽或过失未能履行委托监理合同中约定的监理义务或发出错误指令导致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或者事故发生后没有采取相应合理有效措施造成工程事故扩大而承担的责任风险.为了规避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引起的相应风险,业主可以要求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分别投保工程勘察责任保险、建设工程设计责任保险和工程监理责任保险.

5 结 语

1)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设具有诸多特殊性,蕴含着许多风险,这些风险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前更多地依靠定性分析原则,通过风险查勘、风险分类与评价、风险决策管理、风险转移、风险跟踪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达到风险管理的动态循环.

2)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客观规律说明:人不能完全消除失误和风险,但可以减少失误或风险,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缺乏预警止损机制,聪明的做法是通过有效风险管理手段加以规避或转嫁.

3)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风险管理是系统性工程,要在项目管理内部积极培育风险文化、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深入到事前、事中、事后管控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全程、全面、全员的共同努力,达到风险的无缝隙管控.

4)保险是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风险转移的主要手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风险可以通过办理相应的商业保险来规避,有些风险发包方可以通过要求工程相关方投保相应的保险加以规避,特别在项目开工前,办理好相关保险,对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例如,南京麒麟科创园有轨电车项目投保刚满半个月便遭受暴雨,损失达上千万元.

[1] 卓 志.风险管理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投保损失监理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保险投保与理赔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损失
公路工程保险投保策略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