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犊崮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与经验

2015-07-28 07:31乔士强兰陵县水利局山东兰陵277700
山东水利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

高 洁,乔士强(兰陵县水利局,山东 兰陵 277700)

抱犊崮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与经验

高洁,乔士强
(兰陵县水利局,山东 兰陵 277700)

【摘要】论述了抱犊崮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治理目标及措施布局,总结了其主要经验做法,并分析了治理成效。

【关键词】兰陵县;抱犊崮;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

抱犊崮小流域位于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的抱犊崮景区内,隶属兰陵县下村乡。该流域属于淮河流域中运河水系,鲁中南水蚀区。地形地貌为青石岭区,地形西高东低,矩形汇集径流,最高海拔高程580m,最低海拔高程199m,相对高差391m。流域总面积33.02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3.57km2,占总面积的41.1%。流域内有9个行政村,人口17532人。由于流域内山高坡陡,汛期径流汇集时间短,山洪危害易发,加之土地缺乏,土壤贫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1 治理目标

规划治理面积12.534km2,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增加蓄水保水56.47万m3,减少泥沙流失2.91万t,通过一年的治理,使累计治理度提高到86.35%。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9hm2。

通过该项目实施,对宜林宜草荒坡进行全面保护,通过全面封禁措施的实施,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逐渐形成乔、灌、草立体防护体系。新增造林面积243.2hm2。林草植被面积的增加有效地拦截地表径流,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各种拦蓄工程的建成使用,使洪峰得到削弱,泥沙得到拦蓄,减轻下游河道、水库、塘坝的淤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水保工程安全渡汛,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合理配套,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2 措施布局

山坡下部土壤厚度和地力较好的缓坡地,修筑水平梯田,提高粮食单产,并配以谷坊、蓄水池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农业发展与水土保持并重。山坡中部以造林为主,山顶实行封禁治理,依靠自然修复能力,使植被得到恢复,增加流域林草覆盖率。根据沟道侵蚀情况合理布设谷坊,防止沟底下切,抬高沟床,制止沟岸扩张。在径流大的沟底位置修建蓄水池,拦蓄径流,增加灌溉面积。

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34km2,其中新建土坎水平梯田103.4hm2,整修石坎梯田220.6hm2,发展经济林158.9hm2,水保林59.5hm2,封育治理686.2hm2,布设拦沙谷坊6座,蓄水池6座,道路4.6km。

2.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在保护好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配置各种林草措施,调整好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用地比例。通过调整,基本农田由原来的38.1%,提高到47.9%;林地面积由原来25.14%提高到32.51%,其中经济林由原来的8.7%提高到14.24%。人均耕地0.094hm2,人均林地面积增加到0.06hm2。

2.2沟道防护工程

该流域原有小水库2座,塘坝3座,总蓄水量8000m3。沟道治理工程现状较好,有拦水谷坊3座,拦沙谷坊26座。本期沟道治理布设拦沙谷坊6座,蓄水池6个。修建的6座谷坊布设在土壤侵蚀严重,对沟岸农田造成危害的沟道内。横断面均呈倒梯形,平均沟宽20m,采用重力式干砌石坝,断面采用梯形断面。

2.3坡面治理工程

根据抱犊崮小流域总体规划,进行相应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林果业生产将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对山坡中上部坡度较大,生产条件差,不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耕地,全部发展经济林,经果林面积将增加183.7hm2,经济林树种的选择以因地制宜为前提,同时注重观赏性效果,使之成为旅游观光的一道风景线。

1)水平梯田及石坎梯田整修。根据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土坎水平梯田面积103.4hm2,其主要岩性为砂岩,土壤为砂壤土,地面坡度8°。由于风化壳较厚,通过一定人为措施,能够改善地块土壤厚度和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梯田以耕作方便、埂坎稳定、少占耕地为原则。在满足耕作条件下,能安全稳定,用工量最小地优化断面。梯田沿等高线布设,在地形复杂的地块,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避免弯曲度太大,不便耕作。

结合本次规划,修复部分地块水毁工程石坎,梯田田面整修采用0.5m3的挖掘机整修,根据石坎损坏情况进行修复,在原石坎之上加高20cm,以达到挡土墙作用,实行就地取材,成本较低,可防止水土流失。

2)经济林及水保林种植。植苗造林是种植经济林首选的方法。要求苗木随起随运,泥浆蘸根,包扎湿草,及时栽植。为了保持苗根湿润,提高成活率,尽量采用当地苗圃苗木,随起随栽。栽植时做到栽植深浅适当,苗木根系舒展,土壤与根密切接触。幼苗抚育3年,每年秋季修剪一次,并及时松土,除草、浇水。

在雨季采用“一镢松”造林方式进行水保林的造林,雨季造林要抓住降雨集中的时机,宜在7月中下旬进行,不宜超出8月。造林时苗木随起苗随栽植,苗土栽植确保根部密实,以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一年生实生苗,根系完好,接近根部的主干直径不低于0.6cm,苗高不低于30cm。

2.4山顶防护工程

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注重生态自我修复,采取大封禁、小治理、多修复、重点治理。划定封山育林明显区域界线,设立封山育林标志杆、标志牌,制定严格的管护制度,严禁人为毁坏林木和乱垦滥牧现象,通过自然生态修复提高林木郁闭度,计划封育治理686.2hm2。布置标志栏杆110根,设立标志牌7块。

由于封禁区域内水保林较为集中,大多分布在高中丘上部,主要树种为侧柏。其中一地块面积359.4hm2,为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郁闭度相对较好,但景区内人为开发缺乏合理有序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地貌植被;另一地块面积94.3hm2,郁闭度偏低,因此对现有林地进行封禁,加强管护。其他3块地面积232.5hm2,野生灌木盖度较高,通过自然修复恢复植被,提高郁闭度,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封禁采取全封方式,按成林抚育方式安排专人管护,设立标志牌、标志杆,标志碑。即不准在封禁区樵采、放牧、从事多种经营等一切不利于植被恢复的人为活动,封禁期一轮为5年。

3 主要经验和做法

3.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抱犊崮项目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任组长的苍山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监督工程进展情况。二是临沂市水利局以临水保[2013]14号文批复成立苍山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具体负责工程实施。三是本期工程已列入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主要考核内容,对在治理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及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四是项目区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易于管理和施工,涉及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工程建设指挥机构。

3.2管理规范,责权明确

一是按设计施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施工。二是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全过程监督,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如:施工队在建设水沙谷坊过程中,没有按照施工流程施工,监理人员对其制止,施工队不听劝阻,监理及时向建设局领导汇报,建设局领导要求监理及时下达停工通知,拆除重建,并对施工队进行反省、罚款。三是在治理控制上,采取工程质量报验制度,所有完成工序不经监理单位人员现场验收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四是采取工程质量终身制,即工程在以后的运行中出现质量事故,不但追查施工企业的责任,还追查具体技术监督人员和监理单位的责任。杜绝质量监督人员、施工监理人员与施工队串通一气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五是建设工程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兰陵县水利局专门下发“一岗双责”的文件,确保施工安全。

3.3加强预防监督,标识明晰

对流域内潜在的水土流失现场实行预防监督,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发生。按照要求设立永久性小流域标志牌和标志碑,并对所建工程刷印水土保持标志。

3.4加强工程管护,规范档案管理

治理是手段,利用是目的,管理是关键。在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严格的管护制度,巩固治理成果,及时发挥效益,工程完好保存率100%。

建立和完善了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整理备案。工程竣工后,县水土保持办公室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全部档案材料。从项目立项到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到竣工验收报告、合同、及相关批复文件等各档案资料,都及时进行整理和归档,严格规范管理。

4 治理成效

4.1生态效益

治理后,90.6hm2经济林发展成为优质樱桃示范基地,66hm2经济林发展为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加上27.1hm2的石榴种植、59.5hm2水土保持林,区内林木覆盖度提高到32.5%。通过686.2hm2的水保林和荒山的封育,郁闭度提高到70%。通过各项措施的蓄水量,蓄水总量为56.474万m3。各项措施实施后,年保土总量为29128t。

通过治理措施合理布设,有效减少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最终达到了绿化美化流域及周边环境,减少污染、涵养水源的目的,促进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良性循环。

4.2经济效益

通过综合治理,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程度、土地利用率达到91.2%。水平梯田工程162.8hm2,增加收入24.42万元。新建经济林183.7hm2,增加收入总计220.44万元。水保林共营造59.5hm2,累计增加收入6.11万元。新建蓄水池6座,增加灌溉面积2.3hm2,每公顷净增产值1500元。合计年增加经济效益263.06万元。各项措施的实施,达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果则果,给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收益。

表1效益评价表

4.3社会效益

治理后,群众生活水平会有很大改善,社会总产值也将较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年增加经济收入350元。不仅可促进流域内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可起到辐射示范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5 结语

抱犊崮小流域通过实施梯田整修,营造经济林、水保林,修建谷坊蓄水池等工程措施和封山育林,流域内初步形成综合防护体系,能有效遏制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3159t/km2·a下降到1258t/km2·a,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25.2%增加到32.5%。随着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山丘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5-0057-03

作者简介:高洁(1982—),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