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能成为Uber司机

2015-07-28 03:18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初创博士司机

Uber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具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然而其野心看起来也是永无止境的。

在所有Uber能改变世界的方式之中,影响最深远的却可能近在咫尺:你的办公室。Uber所代表的由应用软件驱动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一个巨变的核心。你也许没有在近期内成为Uber司机的想法,但是你所选择的职业可能很快就会被Uber化。

就像Uber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一样,新兴科技拥有这样一个潜能——它可以把大量的传统工作分割成互相独立的任务,并在需要时将之分配出去。相应的报酬将由供需关系动态决定,而且每一位工作者的表现将被不断地追踪、评估并时不时受到严厉的顾客满意度监督。Uber以及它车辆共乘类的竞争对手,包括Lyft和Sidecar,是这类全新工作方式的最佳代表。科技界的很多人将它们视作一种新型的初创公司——其首要使命是高效地分配人以及他们的财产,而非信息。

从日常琐事如买杂货和洗衣服,到更高端的产品如法律服务甚至医药行业,许多不同行业的公司都在模仿Uber的商业模式。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阿伦·桑达拉拉吉说道:“我的确认为我们正在定义一种新型工作方式——它既非全职工作也不算是个体户”。他对按需经济的兴起展开研究,并对这种工作方式的前景比较乐观。

Uber化有它的好处:技术会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有弹性,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一个或多个工作,而不是根据工作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即便现在就业已经在重新增长,美国人的工资却依旧停滞不前,所以按需的经济模式也许能提供全新的收入来源。

但是这种工作方式的崛起可能会让收入更不可预测,也可能会让长期雇用更没有保障。而且它也许让人们忘记建立一个毕生的事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认为这就是胡扯,纯粹是胡扯,”曾任克林顿政府劳工部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罗伯特.B.赖希说,“这种按需型经济意味着你的工作生活会变得不可预测、低薪而且十分没有保障。”在采访过很多从事按需型工作的人之后,赖希博士得出的结论是“多数人都宁愿从事好的、高薪的普通工作”。

的确,很多这类初创公司都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技术界的新趋势,尤其考虑到现在我们都在担心机器人会抢走我们的工作。按需工作的支持者们指出,很多在过去十年间崛起的科技巨头在没有雇用很多人的情况下,创造了数十亿的利润;比如说,Facebook为十亿以上用户提供服务,但仅仅雇用几千名技术水平很高的员工,而且多数在加利福尼亚。

为了展示出自己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Uber最近向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阿兰.B.克鲁格(Alan B.Krueger)提供了一些乘车数据。他同时也是奥巴马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前主席。不出所料,克鲁格博士的报告将Uber描绘成一股对劳动力市场有利的力量。

在大多数Uber最大的市场里,大部分司机的每周工作时长从小时到十五小时不等,而许多传统出租车司机都是全天工作。报告中 份针对Uber司机的调查发现多数司机在加入Uber之前已经有全职或兼职的工作了,所以能赚点外快是开Uber的主要好处。

一项对Uber式工作的批评是它的司机严格意义上说不是雇员而是独立的承包商,所以他们不享有传统工作的保障和待遇。可复杂的是,多数出租车司机也是独立的承包商,所以Uber的安排在租车行业并不算新奇。而且随着按需工作越来越普及,行会形式的组织也正在形成,来为人们提供相应待遇和支持。

关于按需工作,更大的担忧并非待遇,而是缺乏管理机构——担忧在未来,电脑而非人决定你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给你多少钱。Uber式工作的崛起是将效率奉若神明的经济和科技体系发展的合理结果。

“这些服务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们的可用时间,”桑达拉拉吉博士说,“可以说人们在利用下班时间赚钱。”

稍等一下,难道“利用下班时间赚钱”不是极其糟糕的未来的工作方式吗?

“如果人们喜欢为Uber工作的话,我当然很高兴了。但我们在理解这些主观感受时必须考虑到他们并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赖希博士说,“你能想象如果这变成个土耳其人象棋傀儡(MechanicalTurk)型的经济吗——每个人都在零散时间做零碎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接到下一份工作,也不知道它的报酬会是多少。这样的话,我们还能有什么样的个人生活,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什么样的家庭?”按需经济可能比把工作彻底软件自动化要强吧,但也不一定值得庆祝。

猜你喜欢
初创博士司机
“初创”杯喜剧大赛
制冷博士来帮忙
画与理
老司机
神奇博士感冒了
老司机
博士蚊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和初创企业做朋友
初创公司如何捍卫商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