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5-07-31 22:32龙国才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门静脉病理学淋巴瘤

龙国才

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龙国才

目的 分析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病理学诊断方法,试验组采取超声诊断,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 2组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分析,对照组阳性例数23例,阳性率为76.7%;试验组阳性例数26例,阳性率为86.7%。试验组临床诊断鉴别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应用超声的方法,较传统病理学诊断具有更好的疗效,在鉴别诊断疾病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有助于降低漏诊、误诊的情况,也为指导临床上正确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佐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诊断;鉴别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价值分析

临床中,对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治疗中,这个疾病的误诊率也很高,这就给临床疾病诊断带来很多困难,应该采用有效地诊断方法[1]。据悉,有关国内外医学文献中指出,对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给予超声诊断,可以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本研究对收治的原发性肝病患者60例进行分析,分析临床治疗原发性肝淋巴瘤中应用超声诊断的效果,探讨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中的价值,为以后疾病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收治原发性肝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0.3±1.8)岁。患者排除先天性疾病、心肝重要器官疾病;均为闭合性高能量损伤,受伤到入院时间在2~6h,其中C2型患者24例,C3型患者36例。2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诊断中均采用传统病理学诊断[2],对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长短、发病症状等进行分析,以判断患者是不是患病。对试验组患者治疗中,其具体诊断中,由超声影像学高年资医师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工作,使用飞利浦HD11超声检查系统[3],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设置探头频率为3.5~7.5MHz,行常规肝、胆、胰、脾超声检查;首先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必要时可以使患者采取俯卧位,并详细记录肿块大小、肿块占位、肿块回声、肿块边界,并通过超声检查患者门静脉主干与肝内分支管腔,观察期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实体回声,并使用超声探测门静脉血流情况,若是门静脉肿瘤则血管显像不清,此时就可以沿血管走向探测血流情况。最后,观察分析2组原发性肝病患者临床诊断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SP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采用病理学诊断检查,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诊断,2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2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诊断效果对比(n)

使用超声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病理学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得出结果对临床中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漏诊、误诊情况,从而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讨论

临床在诊断治疗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中,应该及早诊断患者病情,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争取在早期治疗疾病,因此明确诊断对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应用病理学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较超声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效果较差,对照组采用病理学诊断,阳性23例,误诊4例,阳性率为76.7%;试验组采用超声诊断,阳性26例,没有误诊患者,阳性率为86.7%。超声鉴别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中,可以降低诊断中漏诊的发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采用超声技术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超声鉴别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其临床诊断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不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还可以在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时,有效显示出患者病灶程度,显示患者肝部病灶病变范围,大大减低超声鉴别诊断的误诊情况[5]。超声鉴别诊断在检测阳性率上较高, 肝小叶中央静脉因受纤维化与肝癌结节的压迫,从而引起肿瘤组织灌注血,当肿瘤侵犯人体肝内血管,超声诊断中,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肝细胞丰富的门静脉瘤栓,对于少血供的门静脉,其管壁则显示不清,在临床鉴别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中阳性率较高[6]。

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上,会因为患者不配合、体位以及其它因素,而影响对疾病的检查,使检查后的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误诊、漏诊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7];然而在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诊断中应用超声鉴别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的检出率和疾病诊断准确率,还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及时制定有效方法[8],使患者病情早日得到康复,从而达到最优的疾病治疗方案,超声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疾病中,应用超声诊断方法,可以有效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病变部位,降低临床疾病的误诊、漏诊现象,为患者在临床治疗以及合理用药上都能提供重要佐证,对患者病情的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使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健康得到保证,超声诊断原发性肝淋巴瘤具有实际鉴别诊断价值。

[1] 刘军,黄凡衡,慕革非,等.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的临床以及MR鉴别诊断[J].当代医学,2009,49(7):13-14.

[2] 赵维群,姜东林,刘小铭.胆管细胞型肝癌的超声特征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10(20):1603-1604.

[3] 钟于泰,吴浩.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医学卫生,2002,18(19):992-993.

[4] 林礼务,林学英,高上达,等.超声引导门静脉联合肝动脉注射无水酒精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3):195-198.

[5] 陈丽丹,李晓华,章春来.彩色多普勒在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498-3499.

[6] 刘军,黄凡衡,慕革非,等.围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的临床及MR鉴别诊断[J].山东医药,2009,49(7):13-15.

[7] 黄小莉,黄道中.超声造影诊断低分化胆管细胞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6(1):93-95.

[8] 黄鲜梅.肝癌彩色超声诊断病例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4,6(8):645-6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24

广西 545100 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功能科 (龙国才)

猜你喜欢
门静脉病理学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