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浅析

2015-07-31 12:02李林李建华朱玲杨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递信道

李林 李建华 朱玲 杨辉

摘要:当前,大学生班级的德育信息传递信道可分为传统的现实语音图文载体和现代的虚拟网络数字平台两大类。本文从常用信道、传递有效性好的信道、重要(紧急)信息传递信道以及是否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信道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些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针对性结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31-03

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过程。大学生在校园的日常德育信息交流不仅发生在个体之间,还会发生在班级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组织传播特点。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师生利用现实语音图文载体和虚拟网络数字平台两种不同类型的信道,通过与同学、老师、学校和社会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思想政治信息的传递与互动,从而形成对学校教育教学与后勤服务工作、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舆论生态。因此,对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进行调查研究:①常用信道;②传递信息有效性好的信道;③重要(紧急)信息传递的信道;④是否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信道。以期发现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常用的、有效的日常信道以及重要(紧急)信息传递的合适信道,并探索大学生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信道的情况及其初步应对策略。

一、德育信息与信道的内涵

1.德育信息

德育信息是指在德育系统中和德育过程中得到利用、传递和转换的信息。德育信息能对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具有特定性、立体性、非对称性和差异性(或正确性、不固定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等特点,按其传递目的与作用可分为四种:知识性信息、教育性信息、控制性信息和反馈性信息。

2.信道

在生态学上,信道是指连接信息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信息媒介。在百度百科上,信道是指通信的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在此是指连接信源(信息发送者)和信宿(信息接受者)的信息媒介。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传递的媒介从传统的现实语音文字载体逐步向现代的虚拟网络数字平台拓展、转换。大学生班级日常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可分为:①传统的“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主要包括:口头、电话、书面图像文字材料等方式(排除基本不适用的广播和电视);②现代的“虚拟网络数字信道”,主要包括:QQ、微信、微博、手机短信(含飞信)、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样本容量

广东某高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12000人(不含大四学生,已外出实习),属于统计学上的有限总体,当显著水平设定为0.05(α=0.05)、置信度为0.95(分位数k=1.96)时,研究的样本容量(样本数)采用公式计算应≥384人。2013年在该校发放500份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48份,有效回收率89.6%,样本容量符合研究要求。

2.样本分布

样本分布见表1。样本中性别分布、二级学院分布(机电学院与电气学院因学生较少而合并)、身份分布、班级人数分布、年级分布基本平衡或符合实际情况,能从样本研究中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3.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数据输入Excel电子表格,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χ2)检验两种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常用信道

日常德育信息在班级的传递,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和虚拟网络数字信道皆可采用,该校师生对不同信道的采用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该校大学生班级常用的德育信息传递信道主要有4个,采用率最高的是腾讯QQ,占54.3%;第二是手机短信,占19.1%;第三是口头或电话,占16.1%;第四是书面图文材料,占5.6%,其余信道采用情况都在3.0%以下。

表2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常用信道大部分是虚拟网络数字信道(腾讯QQ和手机短信方式合计占73.4%);而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口头或电话以及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合计占21.7%)较少使用。微博、微信、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则基本被班级摒弃。

2.班级德育信息传递有效性好的信道

班级德育信息需要有效传递,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有效信道是否与常用信道一致呢?从表3可以看出,认可班级德育信息传递和反馈最有效的信道是手机短信方式的达74.3%;第二是使用QQ方式,达71.9%;第三位则是包含语音、书面方式的通过班会或同学进行转告,达56.0%;而微博、微信只有22.3%。

这说明了:班级德育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有效手段是虚拟网络数字信道,虽然手机短信方式不及QQ常用,但其有效性被广泛认可;通过班会或同学进行转告的方式虽然不常用,但证明了这种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反馈信息也是相当有效的;微博、微信等方式则不是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有效方式。

通过交叉制表和卡方检验发现,一、二、三年级认为通过班会或同学进行语音、书面转告是有效信道的比例为66.9%∶57.4%∶43.6%,说明三个年级在采用现实语音图文信道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显然年级越低,越相信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和反馈的信息有效性。

3.重要(紧急)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

班级管理(活动)中难免遇到重要或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沟通信息,处理突发事件。这种特殊情况下,该校师生所采用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的信道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有重要(紧急)情况时,师生一般会采取比较传统的口头或电话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比例为75.9%;其次为QQ和手机短信,分别为59.2%和58.3%;书面图文材料方式传递较少,有30.4%;采用微博、微信的最少,只有17.4%。

因此,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口头或电话方式)是最可取的重要(紧急)班级德育信息的传递信道;虚拟网络数字信道(QQ和手机短信)也较为常用;而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和微博、微信方式则不合适传递重要(紧急)班级德育信息。

4.是否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

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不少班级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譬如班级QQ群、微博群、微信群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没有老师。在此,于2014年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其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55.7%的学生所在班级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通过交叉制表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的二级学院(如表6所示),创建情况是不同的,财经、管理、外国语、艺术与建筑、机电加电气6个二级学院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的比例为55.6%∶50.5%∶51.2%∶50.0%∶76.0%,他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4),主要是机电、电气两个二级学院的学生所在班级基本都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学生专用信道。

经交叉制表和卡方检验还发现,班级人数不同(如表7所示),对是否创建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也有明显不同,班级人数﹤30人、≥30且﹤50人、≥50人的创建专用信道比例为79.6%∶53.3%∶52.5%,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小于30人的班级更容易创建学生专用信息传递信道。

四、结论及对策

(1)在日常班级德育信息传递方面师生们常用虚拟网络数字信道(主要是腾讯QQ和手机短信方式,合计占73.4%);而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口头或电话以及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合计占21.7%)较少使用。因此,在日常班级活动传递和反馈德育等信息时,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虚拟网络数字信道,因势利导,以便驾驭信息在组织内的传播,打造良好的班级舆论生态。

(2)班级德育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有效手段是虚拟网络数字信道,其中以手机短信(含飞信)和QQ方式有效性高,使用率分别为74.3%和71.9%;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也有一定的使用率,其中班会或同学进行转告的方式使用率为56.0%。而且,年级越低,越相信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和反馈信息的有效性。故此,对于一年级学生,多采用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传递、反馈班级德育信息,并辅以虚拟网络数字信道;高年级则以虚拟网络数字信道为主,现实语音图文信道为辅。

(3)在重要(紧急)信息班级传递方面,师生更倾向于使用现实语音图文信道,其中又以口头和电话沟通为主(但书面图文材料方式并不合适),使用率为75.9%;而用QQ和手机短信方式传递也较为常见,使用率分别为59.2%和58.3%。因而,在班级有重要(紧急)信息需要传递、反馈时,学生工作者应尽可能采用口头和电话方式沟通,辅以QQ和手机短信方式。

(4)有55.7%的学生所在班级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班级德育信息传递信道,而且,该学校电气和机电两个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学院学生基本都创建了没有老师参与的专用信道,故而,需要学生工作者重视并予以进一步研究,弄清原因,防止师生出现信任危机,使班级舆论生态失衡,造成教师丧失对舆论的引导能力。此外,从班级人数越少(﹤30人),越容易创建排除老师的学生专用信道的情况来看,如果班级人数越少,则学生工作者越需要花费精力做好班级思想政治工作,避免被学生边缘化,使教师耳目闭塞,无法了解班级舆论动向和学生思想、心理动态。

参考文献:

[1]童付超. 重视德育信息作用,积极发挥德育信息功能[J].学园,2012 (3):22-23.

[2]房亚兵. 论德育信息[J].文教资料,2012(6中):128-129,142.

[3]曹凑贵,严力蛟,刘黎明. 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2-229.

[4]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9.

[5]喻国明.科学辟谣的机制应对[J].人民论坛,2011(7):27.

[6]张兵,张金华.从微博的特点看危机潜伏期政府如何预警——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J].新闻世界,2010(9):151-152.

[7]张兵.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枣庄学院学报,2011(1):82-84.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传递信道
5G广播系统物理广播信道的信道估计
上行MIMO-OFDM系统中基于改进GAIC算法的稀疏信道估计
一种基于向量回归的无人机通信信道选择方法
关于Wifi机顶盒在高密集区域中信道部署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基于(火用)分析法的换热器性能研究
WLAN和LTE交通规则
非采样间隔信道的LTE上行信道估计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