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规律研究

2015-07-31 19:49邹力行
财经问题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资本逻辑

摘 要:平衡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动态稳定,也是事物运行的法则。本文研究事物发展的平衡规律,揭示平衡规律 根本化、结构化、系统化、简单化和节奏化等主要特征, 比较平衡规律与其他规律的关联和差异,分析平衡规律对国际格局、经济发展和科技变革的重要作用。

平衡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动态稳定,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法则和客观要求。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科技革命惊涛拍岸,经济社会活动变化超越常规视野和认识,需要新思想、新思维和新方法;应对国内外复杂的不平衡形势,需要研究平衡规律,妥善选择着力点和支撑点。本文研究事物发展的平衡规律,探究平衡规律的内涵及其对事物联系和互动的作用,揭示平衡规律根本化、结构化、系统化、简单化和节奏化等重要特征, 比较平衡规律与其它规律的关联和差异,分析平衡规律对国际格局、经济发展、科技变革的重要作用,并尝试以平衡规律为工具,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学术反映和参考。

关键词:平衡规律;资本逻辑;科技变革

中图分类号:F012;C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2-0003-09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对国内外复杂的不平衡形势,需要研究平衡规律,妥善选择着力点和支撑点。本文试图分析平衡规律(下文简称平衡律)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对国际格局、经济发展和科技变革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事物存在矛盾运动?为什么事物总是从一种“不平衡—平衡—再平衡”循环往复发展?人们都有这方面感觉和体验,都处于这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但并不一定有系统的认识和自觉的行为。在全球经历了两百多年以消耗碳资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运动之后,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超常规的粗放式高速发展之后,在互联网、大数据和新生物学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际,人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自知之明?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法则和客观要求,本文从平衡规律(下文简称“平衡律”)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着重分析人类发展、世界局势、资本逻辑和创新意义。

一、平衡律的基础

事物发展遵循“平衡、重点、节奏”的逻辑。其中,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事物总是处于“不平衡—平衡—再平衡”这样不断递进运动的过程之中。

1.平衡现象

平衡现象是普遍的自然现象。地球受宇宙运动平衡规律作用在太阳系中精确运行;自然界地质受气候平衡规律作用有高山、大海、冰雪和风火;人类受生命平衡规律作用有生有死;经济受市场平衡规律作用有繁荣有萧条;资本价格受交换平衡规律作用有升有降;工作受生活平衡规律作用有紧有松;化学变化受正反应和逆反应平衡规律作用产生新的物质。宇宙运动平衡规律、市场平衡规律和化学逆反应平衡规律等,都是平衡律的具体体现和自然基础。平衡规律,统摄一切事物,既统摄宏观,也统摄微观。

感受平衡容易,运动平衡、市场平衡、收支平衡和长短平衡等俯首皆是;认识平衡很难,可以说这是人类追求真理道路上的一种艰难探索。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毕其一生在总结吸取欧洲哲学精髓的基础上,提出“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建立辩证的认知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方法加以唯物主义改造,创立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但是,他们没有深入分析事物在矛盾变化过程中的平衡作用,没有进一步揭示事物“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 过程中的平衡特性。平衡律在大部分时间内成为一个不以为然的问题。

2.平衡思想渊源

中国先哲早有平衡思想,孔子与子贡谈话时就讲到“中道”和“过犹不及”,指出道贵在中,太过与不及都是错误的。墨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已经运用辩证思想,认为“盛极必衰”,世间任何事物都包括对立的两面,一个方面太盛了,就必然走向衰的方面[1]。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强调用兵时要综合考虑多种情况的平衡,例如君主政治、将帅才能、天时地利、武器优劣、士卒素质和赏罚制度等,只有对敌我双方多种情况综合平衡分析,才能预先估计战争的胜负。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强调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平衡。儒教重视在万殊之中寻求一本,实现会众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天道合一,达到内外平衡的状态和至善的境界[2]。中国佛教点化“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指出宁静养身、宁静致远、宁静生悟,要求“戒定慧”,把“戒”作为手段,把“定”作为枢纽,把“慧”作为目标,追求“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实现圆满的智慧和平衡的境界。中国理学大师朱熹著《中庸章句集注》:“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天命的性,万理都备,千变万化都从此出;强调不偏不倚,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3]。中国传统医学不仅有平衡的思想,而且创立了平衡的医术,例如头病脚治、外伤内疗,讲究“地、水、火、风”生态平衡和“体、气、干、湿”身体平衡。除了儒家、道家、释家、兵家和医家之外,其他百家也都有丰富的平衡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平衡思想贯彻于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人生观等领域,具有自发朴实的性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有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古代哲学有比较强的“天命”论因素,如《中庸》强调人的本性受命于天

《中庸》第一章开篇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不利于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主席集中外平衡哲学思想之大成,创著《矛盾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但受发展条件限制,毛泽东主席在世界观上比较强调两种世界观的对立性,不太重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联系性,把进化论也看成是“庸俗的”[4],在政策上出现一些极端行为,如发动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无产、无知、无情、无法、无德、无美,走向极端。在当时条件下,文化大革命一呼百应,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偏向。

新中国建国60多年来,前30多年搞计划经济,人民公社运动走到极端,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恶果;改革开放后30多年,搞市场经济,教育产业化,文化产业化,一切向“钱”进,一切市场化,也是一种极端。中国迫切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向中道,走向稳重成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际环境、中国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平衡律的客观规律性作用越来越突显。研究平衡律有助于培养在复杂问题方面进行连贯和平衡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国家平稳发展。当然一门科学是一个体系化的知识系统,是由无数的知识探索者互相影响、共同推动和发展起来的。在概述前期平衡思想体系存在不完全性时,亦是在表明后面的探索也存在不完全性,不可能解释复杂存在中的每个方面。平衡哲学告诉我们,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没有一门科学能够真正达到完全性,基础问题始终存在,一切都是相对的。

一、平衡律的内涵

在多维空间和无限时间中,事物既与其内部构成有机联系,又与外部环境形成互动关系;在事物联系和互动过程中,客观存在事物矛盾运动和事物变化相生相克、相互制衡的力量,驱动事物遵循“不平衡—平衡—再平衡”。,即事物总是从一种不平衡到平衡到再平衡的循环往复中得到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平衡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动态稳定,也是事物运行的法则。平衡力是一种自生、自衡、自在、自为、自然的力量,也是促进事物运动绝对的、永恒的和相对稳定的力量。事物受平衡力的作用,构成平衡运动,可称为事物的平衡规律,简称为平衡律。平衡律是宇宙之根本、生命之保障、存在之缘由、联系之根据、活动之条件、万物之本源。平衡律在不同层面包含以下六个基本内容[1]:

1.平衡运动

即事物“不平衡—平衡—再平衡”的循环运动,是宇宙之根本,反映宇宙万物的整体存在。平衡律揭示宇宙万物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永恒处于“不平衡—平衡—再平衡”的循环运动。宇宙活力的表现形式就是万物从不平衡到平衡、从平衡到新平衡的平衡运动;万物生命的基本特征在于万物都有各自的平衡运动和生命周期,不同星系平衡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不同,不同种群的生命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平衡运动和生命周期的力量来自于“不平衡—平衡—再平衡”的过程,此过程既是释放或吸收自然力量的过程,又是形成新的自然力量的过程。

2.平衡位置

即事物与环境之平衡,是生命之保障,反映宇宙万物间一个事物与多个事物的平衡。平衡律作为生命之保障,揭示宇宙万物在环境中的自然位置。万物在环境中均有其自然位置,表现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和谐。万物运动不是为运动而运动,而是为了达到自然位置而运动。万物为了生命而适应或选择环境,可通过调整自身内部结构来适应环境,也可选择适合自身生存的新环境。万物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是最合理的位置,改变自然位置往往会破坏本来的自然平衡,生命就会产生危机。

3.自我平衡

即事物内部结构之平衡,是存在之缘由,反映宇宙万物一个点的平衡。平衡律作为存在之缘由,揭示宇宙万物自我求存的本能。自我求存是万物的本能,是万物自我平衡的源动力。万物都有自我保存的本能,都有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都有其自然位置和自然目的。例如系统论中的自组织现象; 原子物理学中电子自动在能量最低的轨道排位;博弈论中的生物亲序,所有生物在恶劣、未知的环境中都有寻找规律和有序的本能;天体的自转和公转是天体实现自我求存的过程;风、云、雨、雪、泥石流、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等是地球为了实现自我平衡而释放的能量。人类今天的生存环境正是来自于地球这些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结果。

4.对称平衡

即系统与系统之平衡,是联系之根据,反映宇宙万物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平衡。平衡律作为联系之根据,揭示宇宙万物的对称关系。万物无独有偶,必有自己的对称方;对方的存在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事物和其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和对称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灭对方而独立存在,只有正确对待对方才能正确对待自己,善待对方就是善待自己。万物在不同层面上的对称可以分别表现在时间、空间、质量和能量上的对称;宇宙对称是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统一的结果。

5.协同平衡

即事物与系统之平衡,是活动之条件,反映宇宙万物一个部件与相关系统的平衡。平衡律作为活动之条件,揭示宇宙万物的协同效应。万物与相关系统具有内在的协同性,表现为部件与系统的相互依赖。一个功能部件往往需要依靠非功能部件发挥作用,例如人跑步靠双脚,把双手挷起来则很难控制身体的平衡;鸟儿飞翔靠翅膀,把尾毛剪掉则很难控制飞翔的平衡。作文之功夫在文外,演戏之本领在戏外,有用之处在于无用之间,……宇宙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协同产生的。

6.万物玄同

即事物在一定环境下之平衡,是万物之本源,反映宇宙万物同源同宗同归宿的本质。平衡律作为万物之本源,揭示宇宙万物玄同的本质。万物玄同就是万物源自同一的元点,在永恒的平衡循环过程中同源同宗同归宿。万物最初和最终是没有差别的,大道简朴,自然界里各种复杂的结构和过程总是由一些基本和简单的单元相互作用而构成。例如在地球生物圈,不同种群的生命都由相同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分别组成其蛋白质和核酸,所有生命的遗传物质具有同样的中心法则和遗传密码。宇宙万物到了原子层面是玄同的,只是构成的结构不同。

综上,平衡运动、平衡位置、自我平衡、对称平衡、协同平衡和万物玄同等六项平衡内容构成客观世界的平衡律。

二、平衡律的特征

客观世界的平衡律不依赖人们的感觉而存在,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具有根本化、结构化、系统化、简单化和节奏化等基本特征。

1.平衡律的根本化特征

根本化是事物平衡力在原始因果中的作用过程。任何事物都是由多层次的异质要素相互作用组成的。不同层次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因果链,在分层次的因果链中,低层次对高层次有上行因果关系,呈现整体涌现性[2]。例如生物系统中的生命力就是其不同物质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层次对低层次有下行因果关系,呈现还原释放性[2]。例如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用分析、分解和还原的方法,对生命现象研究层层深化,从整体形态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进而深入到分子和原子水平,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生命现象的许多奥秘。在分层次的事物异质要素因果关系链条中,客观存在一个最深的层次,这个最深层次对事物平衡发展起根本作用。最深层次的变化最有可能改变事物的属性、表象和方向。由于事物的关联层次是无穷的,因而事物最深层次具有无限性。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技术水平条件下对事物的认识层次不同,但都是有限的深度、相对的认识,不可能穷尽。不同层次间具有连续性,看似突发的事件,实是连续累积的结果。例如科学变化具有连续性,一个新理论总能从相关传统的理论中找到蛛丝马迹。事物平衡律的根本化特征,包括涌现性、还原释放性、层次无限性和连续累积性,其决定了平衡律对事物发展的根本作用。

2.平衡律的结构化特征

结构化是事物平衡力对自组织的作用过程。自组织是事物变化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状态[3]。计算机科学领域,特别是智能研究领域的自变量、自适应、自演化、自学习等概念与自组织概念有较大的相似性。与自组织对立统一的是他组织。自组织与他组织相互依存、相互照应、相互制约。一切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运行和演变,环境对系统的生成、存续和演化起着一种特殊结构化作用。结构化作用使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是因为事物组成因素在排列方式上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变化。任何事物都是由更细小的部分和元素所组成,事物客观存在自成体系的内在力量。在大体系中,事物的组成部分存在构成子体系的内生驱动力。例如宇宙存在自成体系的内在力量,地球通过地心引力构成地球系统,地心引力和太阳引力相互作用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的组成部分,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西班牙《阿贝赛报》2014年3月21日报道,美国航天局发布了数字版银河系360度全景图,该图片由“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过去10年拍摄的200张照片拼接而成。从全景图可看出,银河系是一个扁平的螺旋盘,太阳系位于其中的一个螺旋臂上。人类社会也存在着自成体系的内在力量。传统与变化、创新与保守、放松与管制都是事物自身系统的一个内生部分。在市场体系,每个企业都是市场的成员,每个企业和其它企业一样构成具有个性化企业行为的实体。事物自成体系的过程是“平衡—再平衡”的过程,在平衡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不平衡现象。例如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迹并非一个标准的圆;人类社会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任何法律和公共政策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发展中的不平衡。因此,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3.平衡律的系统化特征

系统化是事物平衡力对系统要素整合的过程。物质世界、生物世界以及人类社会具有严密的整体性,当系统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在平衡力作用下,便可引起连锁反应和系统变化。任何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生命,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赋予系统以生命和效应。系统要素互动不止,系统生命循环不息。系统要素通过直接反馈形成的互动,会产生直接的系统效应,例如司机对道路的感知会产生安全的效果;当系统要素跨越时间与社会空间而经由系统彼此响应时,会产生间接的系统效应,例如全球变暖会减少青蛙和其它两栖动物生存的空间,把它们驱赶到疾病重生的更小区域内,因而间接导致其数量锐减。系统要素的行为效应总是多元的、难以预测的,不同效应会跨越时间和领域,还会随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而改变。系统不同于其组成部分之和,而且具有不同于其组成部分的属性。人们不可能从组成部分的性质推论出系统的属性,系统的属性是由系统结构产生的一种新的特性。此外,系统与环境还有共同进化的特征,生物与自然博弈、人类与时空俱进。系统是开放的,在平衡力作用下,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资与能量的交换,维护系统的生命过程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还时刻进行物资、能量等的输入与输出,促进系统的动态平衡。系统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可以互动转换,例如统计学中的相关关系可以向函数关系转化[4],系统本身既可作为因变量也可作为自变量。随着全球进程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系统对一些国家的影响往往超越国内政治和社会结构对外行为的影响[5]。系统也会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的关系,复杂的行为并不需要复杂的因素。系统往往依“行动—反应”模式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居主导地位的因素是负反馈和平衡力。

4.平衡律的简单化特征

简单化是事物平衡力对复杂事物对立统一的过程。简单与复杂,不仅有客观存在性,还有人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复杂性主要源于个体行为的异质性和交互性,异质性使交互性的结果更加复杂多变,交互性使异质性的表现更加多样化。在大量的、个体的、局部的、可变的异质和交互行为作用下,世界的呈现极为复杂[6]。对事物复杂性的研究,必然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复杂关系上触及哲学的发展观和认识观等根本性问题。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事物不论多么复杂,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一定存在高度综合的特性:一是表现为整体性,例如在经济世界中,个体与环境构成一个整体,计划与市场形成互动平衡;二是表现为相容性,系统虽不同,但都是大量子系统之间相容和协同的结果,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理论去处理;三是表现为同一性,集中体现事物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变化趋势, 例如在大数中,事物发生的概率遵循“关键极限定律”[7];四是表现为中心性(或一体性),在复杂中受核心变化(核变)的支配,核心变化是内因主导作用的表现,也是主要的矛盾方面,抓住主要矛盾,事物会变的简单化。

事物既复杂又简单,矛盾既普遍又特殊。不论是物质运动,还是思想活动,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一切过程中。任何运动形式和活动过程,其内部又都包含自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矛盾构成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特殊的本质。本质的东西是根本,是主要矛盾的方面,抓住主要矛盾,易于使问题迎刃而解。以小见大;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修行;一点改变,创造世界;世界上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有简单的解,越是大的道理越是简朴。科学手段的简单观点始于观察、转到理论、进而归纳,某种程度是人类遵循事物简单化规律的一个表现。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简单化的过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遵循自然选择的方式,形成一种善于简单化(归纳总结)的天性。正是这种天性的作用,我们能够比较好地感知和预测世界的动态,比较可靠地预测环境的变化,比较有效地预测我们的行动可能带来的结果。没有简单化,我们跟环境的互动会完全陷入一团糟;我们就没有理由去相信时空未来会跟过去一样,就不知道大米是给我们提供了营养还是毒药。简单化不一定百分百的可靠,但趋于反映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简单化不但在我们观察和经验总结方面必不可少,而且在我们思考理论、思想和精神方面的逻辑概念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事物虽然极为丰富,但其运动必定遵循自然的简单法则。

5.平衡律的节奏化特征

节奏化是事物平衡力按一定方式阶段性变化的过程。事物运动过程存在秩序美和节奏的韵律,表现在高度、宽度、深度、时间和多维空间中有规律和无规律的变化。节奏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本源。山川起伏跌宕,太阳黑子周期活动、地球公转自转、人类生老病死、农耕社会的悠闲、工业社会的高效、美术韵律和工作快慢,无不按一定方式有节奏地运行。节奏是事物生命力的持续方式,是爆发力的源泉,是事物变化的转折点,是系统持续发展的模式,是系统组成要素互动的最佳状态。在事物的质与量之间有质和量的规定性,以及质变和量变两种状态。马克思[8]在《资本论》中指出,“单纯的量的变化到一定点时转化质的区别”。这里的“一定点”就是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节奏。在“秩序与混沌的边缘”,存在有序性和无序性结合的某种适合点,这个适合点也是一种节奏,是系统进行自组织活动的最佳区域

美国圣塔菲研究所(SFI), 参见沃介德罗普,第410-413页。。无论是生命物质还是非生命物质,变化是永恒的,平衡是动态的,由变化向平衡的过程,遵循节奏的规律。

人类成长是有节奏的,表现在生理节奏、行为节奏和思维节奏。生理节奏是人类机体的内部组织依靠功能上的协调作用,以实现机体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序交流,使人可以有效地适应现实的环境;行为节奏是人类机体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作用,以实现机体与外界之间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有序交流,使人可以合理地选择和利用环境;思维节奏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运动变化规律在人的大脑中得到正确反映的程度,使人可以适时地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

人类社会也是有节奏的,表现为经济节奏、政治节奏、生活节奏和文化节奏。在经济节奏方面,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以达到生产—消费的有序化,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在政治节奏方面,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政策规划,以充分利用资源、协调各种关系、平衡各方利益、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在文化节奏方面,通过调整和控制社会实践与思想理论的关系,以增强理论的系统性、观念上的认同性、意念上的连续性、心理上的相连性、自然法则上的和谐性,达到规划社会目标、统一社会意志、协调社会行动、集中社会智慧、团结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事物变化是动态平衡的变化。事物的根本化揭示事物变化的本源,事物的结构化展示事物变化的形态,事物的系统化体现事物变化的联系,事物的简单化反映事物变化的归宿,事物的节奏化描绘事物变化的步骤。事物平衡律这些重要特征和表象,说明平衡律的内涵非常丰富。为了深入认识平衡律,还有必要分析平衡的意识。

三、平衡的意识

1.心理世界的平衡

与客观世界平衡律相一致,心理世界也存在着动态平衡活动。苗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从自我的思想活动,可以知道自我必然存在[9]。明朝心学大家王阳明格物穷理,终获“理”在心中: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10]。在王阳明的“知行”理论中,“致知”心学与“力行”实学缺一不可。心理和物质两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例如三角之和等于180度,这类观念是心理主观世界对物质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反映于人的主观思想,组成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思想的发展。心理主观世界有能动的作用,指导不同的行为方式,影响事物的变化。例如在生态平衡过程中红心绿色,如果黑心当道,则会变为黑心黑色。人有正常心态,生态中的缘色就是绿色;反之,如果黑心当道,则缘色可能会变为黑色。

心境如市,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心理平衡的过程。心理活动与环境有关:受到积极评价,人们的态度往往倾向于积极联系;受到消极评价,往往表现为消极联系。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内在的认知能力,也就是灵感或灵商,这种灵商不仅能够体悟自己的内在价值,而且能够主导自己与外界的连接,促进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协调。例如在政治活动中,受心理平衡律的支配,“敌人的敌人往往是朋友”,人们会毫无根据地扩大自身与第三方的共性范围,寻求感情和势力的平衡。在信念体系方面,对于理想的目标,人们乐于相信可以通过并寻求不可接受的程序实现,但在平衡律的作用下,矫枉迟早会过正。在现实生活中,不但存在身住的棚户区,更有心住的棚户区,两者应同步改建。

2.平衡思维

事物发展平衡律要求我们要有平衡思维。平衡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运用平衡律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运用总体平衡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根本的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是客观事物平衡作用的反映,不仅在考察自然界时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方式,而且在考察社会时也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恩格斯指出:“要精确地描绘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8]。

把握和运用平衡思维,需要从平衡律的角度,正确建立平衡概念、平衡范畴、平衡观念和平衡文化。平衡概念作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理性认识的重要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平衡范畴作为人们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基本关系,是人们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具有梯级和网络状特点。对事物平衡的认识和把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种无限递进的思维发展过程。平衡观念作为人们对事物的主观意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平衡认识的集合,对人类行为具有支配作用。观念对认识解决问题可以做出重要贡献,但并不存在一般的观念论[11],观念是可以创新的,平衡观念就是一种创新观念。平衡文化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和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坚持有舍有得,懂得为个人和社会福祉进行富有意义的生活,强调平衡意识、平衡精神和平衡能力。正确建立平衡概念、平衡范畴、平衡观念和平衡文化,有助于提升思维主体的综合素质,应对复杂的形式和问题,正确推动社会实践和发展。

3.平衡律与其它规律的关系

平衡是事物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事物平衡运动是相对的,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在辩证法中,平衡律揭示和强化“度”的内涵和作用。事物运动超过一定的“度”,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而趋向新的平衡状态。平衡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相比,更加强调平衡作用在矛盾相持与转化中的基础作用,以及矛盾在转化中需要具备的根本条件;平衡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相比,更加关注事物发展中扬弃与保留之间的综合作用;平衡律与“质量互变”规律相比,更加关注事物在质与量关系中的平衡作用,质与量不平衡将导致事物的停滞。从平衡律角度看,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等都存在平衡的关系;平衡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对事物起支配作用。

按照平衡律,事物是运动的、有生命的,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事物在互动过程中,小有小的空间,大有大的度量;轻有轻的道理,重有重的实在。政治博弈、经济平衡和科技革新都是平衡律作用的客观现象,因此,在人类认识世界和建设世界的工具箱中,加入平衡律这项工具,无疑是有益的。

四、平衡中的经济和变革

应用平衡律方法分析人类发展、世界局势、科技革新和资本逻辑,人类将有新的认识。

1.人类发展

人类一源,分支流别;全球一体,多元共存。人类是一源的,有共同的人性,有共同的道理和规则,有共同的真、善、美的价值诉求。例如西方宗教文化中的“爱”,中国文化中的“仁”,其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在本质上确有相同之处[2]。人类一源包含了人类生命信息所组成的合体或整体性,人类又属于不同的环境,在化生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分支流别,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认知体系,划分为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具有极丰富的生活方式,可谓万象森然。例如西方文化比较尊重个人,个人主义是根本;东方文化比较重视集体,集体主义是要义。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有文化的差异,包括历史、民俗、信仰和制度等,但是“理一分殊,求同存异”[2],虽然任何民族、任何个体都有各自的特性,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生命整体中的重要部分。不同的流别有其各自的道理,是“一源”的有机组成。遵从人类共同的人性,维护各自不同的道理,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发展遵循“合-分-合”三律。在原始时代,寻求生存的本能使人类有共同的意识,有合群的内需,聚集而生,共同迎战恶劣的自然环境,繁衍生息。这个“合”是漫长的、静态的和小环境的,漫长到人类难以准确记载年代,静态到人类繁衍极为缓慢,环境小到局限于人类赤身能够生存之地。直到十万年前左右,人类发明了石器工具,迎战恶劣环境的能力增强,繁殖速度加快,才不断地从非洲迁徙到全球各地,并在各地建立各自的族群和文化。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人类又进入融合的大时代。在新的融合时代,地球无疆,市场无疆,商场无疆。人类发展“合-分-合”,归根到底是平衡律作用的结果,迁徙的背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在大千的世界里,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作为一个复杂的机体,异彩纷呈、丰富多样。从生态平衡律的观点看,人类只是生命整体的一部分,这种生命的有机联系是自然形成的,人类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人类受生态平衡律的作用,不可能从自然界的整体生命中分离出来,变成独一无二的,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但是,自然界生命整体的价值确实需要依靠人类的生命活动与创造才能获得最高的体验和体现[2]。

1.世界局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系统的关联和互动不断加强。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对美国珍珠港的攻击,彻底打破美国想凭借地缘优势而坚持的不结盟主义。二战结束后,美国冷战思维加强, 两极体系比多级体系稳定的理论以及威慑理论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思潮,美国自我定位为全球体系领导者的角色,增加和强化了其对外政策整体性策略。冷战期间,美国围绕遏制共产主义发展这一战略主轴,先后出台并实施了“遏制”、“大规模报复”、“灵活反应”、“现实威慑”和“星球大战”等国家战略,成功地拖垮了前苏联,并以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傲视全球,强制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9·11事件以来,美国借打击恐怖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之实,使国际体系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美国次债问题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世界格局变化并引发国际战略调整。

世界政治体系在与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包含博弈的基本知识。一个国家谋求达到其目标时,必先解读其它国家的行为,并且评估其它国家如何解读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构成的系统中,许多结果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的行为并不需要复杂的因素,居主导地位的因素是负反馈而不是正反馈,是平衡而不是谦让[5]。

国际政治在各种力量相互联系和作用下,将形成“一超多极” 格局;金砖五国将引领区域发展,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促进全球平衡发展。未来几十年,美欧仍是现代文明的重心,美国不但是一极,而且仍将是全球超级大国,继续发挥全球体系领导者的作用[12]。因此,21世纪世界局势:和平合作发展是主旨,多边是舞台,亚非拉是基础,周边是重点,大国是关键,中美是核心。

在国际政治系统中,中美两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希望继续发达,这是美国的硬道理,是无可挑剔的;中国希望快速发展,这是中国的硬道理,也是无可挑剔的。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相对有限,市场在乎竞争。中美两国相互竞争是一种常态,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但中美两国的竞争、世界各国的竞争无需也不应该变成“零和游戏”。遵循平衡规律,善于控制竞争,在竞争中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开展竞争;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层次扩大和深化“利益汇合点”;在战略深化、思想变革和科技创新中各自发挥优势,这样的游戏才真正体现人类的智慧。中美两国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却走在“可持续发展”同一方向上,只能相向而行,不可迎头相撞。如果发达的总想遏制发展的,天下只许我发达,不容人发展,这只能自找麻烦,徒增烦恼;如果发展的总是与发达的对着干较劲,闷着头生气,也只能引来麻烦,徒增干扰。因此,中美应理性地看待对方,在竞争中寻找共识,在合作中获得互补。坚持平衡的法则、包容的胸怀和简化而为的定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是中美两国之福,也是全球之福。

国际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国际政治相互联系的程度和方式并非完全受制于现行的国际政治秩序,行为主体和环境可以互动,战略家和政治家居中大有作为。例如建立国际事物互动矩阵(Matrix)框架式分析工具,有助于将事件联系起来完善对外政策。虽然所有的事物都有联系,但某些事物比其它事物有更多的联系,抓住主要矛盾,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际事物中,危机不仅出自于知识贫乏,而且可能出自于繁杂;主动参与比被动参与更有力,主动承担责任比被动承受责任更有效。居安思危,困境激发斗志。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需要五种力量:一是谋力,一种深谋远虑的规划,动静结合,纵横捭阖;二是定力,一种自信的展示和决定性的举措;三是耐力,一种宁静的等待、刻苦的坚持和沉得住气的姿态;四是能力,一种能动的、主导事物发展的力量;五是创新力,一种从无到有的能力。五力合一,形成实力,国家才能游刃有余。

2.科技革新

自然界富于变化却吝于革新

Charles Darwin, The Origin of Species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1936) P143.;打破平衡堪称伟大,制造平衡更加伟大,也更加艰难。唯有科技革新,既能打破平衡,又能创造平衡。政治格局和资本逻辑在根本上受科技革新的深度影响,科技革新是一切事物“平衡—再平衡”的内在因素。1687年,牛顿在《自热哲学和数学原理》上发表万有引力定理,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用熵的概念度量物质与能量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序到无序,从有效到无效这种不可逆转的现象,描绘自然界的不确定因素;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分析宇宙时空结构……这些都是打破平衡、创造平衡的伟大革新。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正在突显从简单性科学向复杂性科学的转变,进一步体现平衡律对普遍发展的作用。例如比利时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分析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德国哈肯的协同学论,发现完全不同的系统之间具有惊人的类似性,不论它们属于什么系统,都是大量子系统之间协同的结果;德国艾根的超循环理论,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现象;以美国霍兰为代表的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遗传算法之父——霍兰及其科学工作)2007年第2期。进一步揭示了组织与复杂性的天然联系;20世纪80年代,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盖尔曼、阿罗和安德森为了开展对复杂性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联合了一批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于1984年在该实验室附近34英里的圣菲(Santa Fe),组建了圣菲研究所。从90年代开始,圣菲研究所致力于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工作。传统的管理事实上就是一种控制,在控制领域,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目标是,考虑如何在系统和环境及其变化规律不确定时,通过自动调整系统的结构或参数保持一种稳定状态。而圣菲研究所对自适应是从另一条思路来考虑的,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某种新性质是如何涌现出来的,而不是有意的去保持某种已经确定的性质,这种思想引发了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的研究[9] 。霍兰在圣菲研究所几位跨学科科学家对于复杂性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圣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的演讲报告中正式提出,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主体,可以根据环境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规则以求生存和发展。 这标志着霍兰CAS理论的正式创立。199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博士生华兹与其导师斯特罗迦茨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小世界”网络的集体动力学》论文,其建立了复杂网络模型,把要素抽象为结点、把关系抽象为边、把结点连边的多少抽象为度,形成复杂系统高度抽象化和形式化的描述方法,成为研究复杂事物的新途径。

科技变革不断揭示世界本来面目,世界是复杂的,复杂世界遵循简单的平衡律。平衡律是人类开展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集中体现现代科技、经济、社会辩证综合的总体特征和趋势。

从平衡律角度看,科学变革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生活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便捷联系的同时,也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信息大爆炸会使人们的知识结构涣散,一个掌握很多信息和数据的人很可能却没有知识。智能技术是科技变革的重要趋势,如果风险问题控制不妥,也可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肢体技能上的进化和精神上的进化相辅相成,在国际竞争中,我们不仅要研究别人的技能,还要研究别人的精神,即对竞争对手的精神(包括思想、决策和愿望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加以解释。

从平衡律角度看,企业是科技变革的先锋,但垄断企业可能是科技变革的障碍。企业通过制度和机制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但是制度和机制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这也使可能中存在不可能。所有不合理事件的“冰川”之下都隐藏着合理的原因,一个事物再不美好也有动人之处。事物蕴含无穷玄机,万物是书,书外也是书内。因此,变革贵在师法万物,在变化中追求平衡。

3.资本逻辑

资本是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资本要素把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生产—消费—生产”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在这个不断递进螺旋上升的循环运动中,生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消费是再生产的准备和需要。经济活动(生产、消费和资源配置等)是受自身利益驱动的各类主体之间、主体外部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行为过程和结果。

这种循环往复运动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代表人类的一种意识凝聚和行为方式,是经济行为体的灵魂和价值取向。信用具有社会性、道德性和主体性。信用的社会性反映社会对信用的普遍需求,以及信用对社会发展的广泛影响,体现于百姓参与,表现为信用交换,展示在平衡比例。信用的道德性体现信用交易是以信用道德为基础,是道德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运用和固化。信用的主体性是利益诉求及相互交易对话的重要体现,实质是行为主体把社会各种交易翻译成同一种语言,构成同质的、可比较的主体元素。信用以信用货币作为载体,信用货币的发行和形式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体现信用活动的水准和趋势,但信用交换的本质不会改变。例如互联网金融看似与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有很大区别,但信用交换没有改变。信用活动作为社会的基础活动,既反映现实存在又创造新的存在,信用活动在创造新的存在中既可能产生正面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信用是可以建设的,信用建设是可以推动的,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

在社会的循环往复运动中,生产是社会存在的根基,消费是为了再生产。“生产—再生产”不仅是获得生产资料的行为,更是社会发展包括思想、艺术和文化意识形态发展的力量。现代经济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物质生产的过程,又是一个在特殊的、历史的和经济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8]。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中,虽然传统的东西有现实的影响,但总是存在一种主导性的物质生产方式,这种主导性的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全面的影响。例如互联网生产方式正在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的循环往复运动中,蕴含着“主体—客体”的历史辩证法。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卢卡奇提出以“主体—客体”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构架,认为主体的感性经验和认识来自于对外部客体的反映,从经验中可以找到事物存在的普遍规律;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解释马克思的著作,进一步强调结构化的视野对“主体—客体”的定位作用。但是,按现有的技术方法和认识能力,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还多在于现象或形式,对世界的内容和世界的总体还是难以把握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只能认识市场经济的现象,而无法认识市场经济的总体结构。在人们的认识能力之外,存在着主体经验不可及的“物自体”。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这里指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

在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中,经济系统要比物理系统更加复杂。物理系统的构成元素具有相对明晰稳定的基本属性,而在经济系统中,其基本元素和行为主体的行为特征有多变性、交互性、异质性和主动性。例如多重价值标准导致经济变量不可公度性,多重因素和变量混合作用引起经济系统各种形态涌现:分岔、转折、突变和震荡。这些特性对经济的影响和改变很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进一步加剧经济的非常态现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小概率、大影响、低频率、高强度,充分说明了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其根源是经济系统微观行为的复杂性[6]。

在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中,资本有自身的逻辑:即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以及资本作为整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形式。资本的逻辑就是资本生产和流通的总过程,在直接层面体现为一种统摄人与物的结构,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结构化中的结构。其中,资本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不同形式的转换和增值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存在方式。把资本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我们能看到资本就像一架永动机,不停地搅拌着一个不断扩大的漩涡运动,将一切要素都纳入其中,形成一个矛盾着的结构化的总体。这种矛盾着的结构化的总体在不断地结构化自身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总体自身的解体,在市场上表现为“合作—分解—合作”。“合作—分解—合作”的力量来自于市场经济社会的内在本质特性和内在矛盾运动。例如当今世界,在资本逻辑统摄下,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另一方面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两极分化逐渐严重。

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虽然商品很早以前就存在,但是只有到了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商品的普遍化才成为现实,这时的劳动生产越来越抽象化、同质化。这种抽象化、同质化的劳动生产过程,使市场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切不能以市场劳动价值衡量的事物都可能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整个社会也越来越被卷入到资本的生产过程之中,这是资本逻辑的总体化特征。但是,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化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先验的理性主体,也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结构,资本的运行过程是一个有着内在裂变关系的总体化过程,即是一个有危机、有涨落的过程。在这个运动着的结构化总体中,主体、物以及市场都成为资本逻辑不断构建与创造新秩序的内在构成要素,这些内在构成要素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构建成一个不断趋于“平衡—再平衡”的经济体。

例如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均衡价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的宏观动态均衡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纳什的均衡理论等,都从不同角度揭示经济活动中供需之间、各种要素之间、各种力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作用下经济趋于平衡的条件。在趋于平衡的道路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隐藏着秩序的美和简单的道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3]。国家利益、公司利益、个人利益……各种利益在竞争中平衡,在平衡中竞争。

在开放的经济体中,由于各种经济要素处于动态的变化中,经济的不稳定状态是绝对的,稳定状态是相对的。由于经济体各种要素平衡力量的相互作用,一个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经济又总是趋于走向稳定状态(稳定状态趋势代表经济的长期平衡)。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提出国民经济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主张[14]:一是总量平衡,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必须做好财政收支、银行信贷、物资供需和外汇收支等四个方面的平衡,只有保持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健康发展;二是结构平衡,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内需外需结构和三大产业结构等,即便总量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结构比例失衡,特别是重大的比例关系出现失衡,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难以持续的;三是手段平衡,市场和政府不能分割,要发挥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既要通过市场调整搞活微观经济,又要通过国家计划加强对宏观经济的引导。这种综合平衡思想是运用事物平衡律的典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现象和深层次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对外贸易不平衡、贫富差距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投入—产出效益差等,从根本上说,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是没有很好地遵循事物平衡律。中国不但存在身住的棚户区,而且有心住的棚户区,两者应同步改建。高速发展之后必定转为平稳建设;人口资源红利释放后需要开发人力资源红利;旧的增长点饱和后需要发掘新的增长点。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城镇化、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低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新型家庭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中国在21世纪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现代化中长期建设任务相当艰巨,发展中的中国将长期处于在宏观经济“紧运行”状态,宏观经济“紧运行”的深层因素是金融体制落后,而金融体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国家的基本体制问题,是一个国家的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可以从金融中找到原因,也可以从金融中找到办法。

五、小 结

平衡是一种永恒,蕴含自然的规律和社会生态的真谛;平衡是一种俊美,呈现古典与先锋的结合,浮华与朴素的交融;平衡是一种实力,体现历史与未来的汇通。追求平衡,不但是为了积储底蕴、成就境界,更是为了追求真理。

在这个世界上,处处要平衡:没有劳动不会有收获,没有一劳永逸和完美无缺。人生,既是短暂,又是永恒;沧桑,既是经历,又是自然。在思想领域,知道越多,未知也越多,没有一个思想家的结论能够完全经受历史的检验,也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普世公认,但是理论工作者为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所从事的思想劳动成果可给人以启示。思想的发展需要思想英雄的献身,需要高尚心灵的扩展,人类就是这样由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进步。

平衡律作用于万事万物。本文分析平衡律,并尝试以平衡律为工具回答一些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激发思考和创新理论,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学术反映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希燕.墨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82.

[2] 蒙培元.朱熹哲学十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4-149.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3.

汪叶斌.一般平衡论[M].纽约:美国学术出版社,2010.1-82.

[2] 约翰·霍兰.涌现[M]. 陈禹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22-260.

[3] Kauffman,S. The Origins of Order: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ection in Evolu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1993. 33-36.

[4]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5] 罗伯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M]. 李少军,杨少华,官志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8-179.

[6] 李松雪.数量经济前沿方法与实证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30-250.

[7] Murray,M.P. Econometrics: A Modern Introduction[M].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 2009.18.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2-926.

[9]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69-374.

[10]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0.

[11] 汤姆·罗克莫尔.康德与观念论 [M]. 徐向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2] 邹力行.金融帝国[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517.

[1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4] 陈云.陈云文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4-43.

[19]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46.

[20] 尚新建.求是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5-110.

[21] 费洛伊德.费洛伊德人生哲学[M]. 周斌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47.

[22] 笛卡尔.笛卡尔思辨哲学[M]. 尚新建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325-363.

[23] 李瑜青.黑格尔经典文存[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66-156.

[24] 王宏昌,林少宫.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78—2007(修订版)[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5-210.

[25] 迈克尔·莫瑞.现代计量经济学[M]. 费剑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53.

[26] 戴英马.理论经济学[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43.

[27] 基思·托马斯.人类与自然世界[M]. 宋丽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3-101.

[28] 钟祥财.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论述[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1-95.

[29] 德怀特·H·波金斯,斯蒂芬·拉德勒,唐纳德·R·斯诺德格拉斯,马尔科姆·吉利斯,迈克尔·罗默.发展经济学(第五版)[M]. 黄卫平,彭刚,刘春生,韩燕,李煜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00-495.

[30] 吴光.阳明学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0-325.

(责任编辑:徐雅雯)

猜你喜欢
资本逻辑
资本主义城市化格局下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空间限度
资本主义城市化格局下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空间限度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资本逻辑视域下的信仰问题
试论资本的本质及其资本逻辑的终结与创新
论资本逻辑
“星座”的哲学探究
警惕资本逻辑导致的文化虚假繁荣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原则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