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2015-08-04 02:15洪昆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洪昆

摘要: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当前国家的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发展成为国富民强的关键性因素,在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中,教育事业尤其是高校教学事业的发展正愈发地受到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在教育构成中的比重也正在不断地加大。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大量专业性技术人才的主要平台和途径,它同时承担着教导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性技能知识与提升自身个人综合能力的双重任务。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对专业性人才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革新自身发展模式,着力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将其打造成为新世纪具有更高技术水平和更高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基于此,通过论述当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时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讨论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24-02

新世纪的教育理念由于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发展壮大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有的教学要求和学习要求。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创新教学和自主学习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要求人们在掌握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前提条件下,能够着力完成自主性学习。在当前的高校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和改革举措,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规划设计时,要积极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在课堂中引进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信息技术环境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指的是,在不同的领域,通过运用实施必要的信息技术,进而有效营造出与目前任务相适应的应用环境。就高职院校而言,院校的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是通过使用相关的设备、器材以及信息资源来实现的。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班级制下的技术环境与非班级制下的技术环境。前者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式实验中心,后者包括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公共网络设施等。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由于高职课堂设置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与职业规划的趋势所决定的。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以实践性技能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将基础性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训练结合,不断地尝试摸索出属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一旦结合起来,学生能够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实现更为高效和快捷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切实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学生还应当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合理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源、技术手段,将其作为自主学习的有力工具。面对信息技术时,高职学生应着力提高自己的获取、分析、应用的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检索工具,对已有信息资料进行及时地存储鉴别,综合概括[1]。

2当前在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存在的问题2.1教育模式单一化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当前社会对于专业性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旧岗位的不断更替变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现象。作为向社会输送专业性技术人才主要通道的高职院校,它与职业岗位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实际上近年来单一发展的教育模式却加剧了高职院校与社会职业岗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社会职业岗位的种类和形式不断地发展,模式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尚未能及时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现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秉持的是传统的单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依然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思想。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限制了信息技术进入高职院校,削弱了信息技术在高校院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着较为明显的阻碍作用。

2.2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相矛盾

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相矛盾是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遭遇到的又一问题,具体来说,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落后,不能及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是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诸多产业和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引入了信息技术,并不断发挥出信息技术在目前领域中的价值和作用。而传统的高职教育的教学依然以简单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的需要,落后守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之间产生脱节。这种脱节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在改革过程中产生了片面化的问题,或者是片面强调基础性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践训练,或者是过于贬低理论知识的地位而一味强化实践训练[2]。实际上理论和实践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忽视其中哪个,都无法培养出真正具备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2.3教学方法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进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活动后,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当及时采用必要的应变处理,然而在实际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依然大行其道,信息技术的理念仍然只是停留于表面文章上。传统意义上的黑板粉笔教学依然占据着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教学的生存空间,相关设备、器材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引入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器材、设备,但其实际使用率却很低,一些仪器、设备较为陈旧和匮乏,没有得到及时地补充和更新。此外,部分院校开始尝试采用新型教学方式,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工具使用方法的必要性认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难免捉襟见肘,极大地限制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3.1创新教育模式,推动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单一这一问题,为了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推动高职院校教学体制改革。推动体制改革就要求高职院校首先应该转变自身对于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认识,摒除不合时宜的看法,进行社会发展趋势与学生就业前景的展望分析。对当前社会上专业性岗位的变化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知,通过对比分析当前在高职教学活动中学生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的不适应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教学任务的增减[3]。对于社会上所亟需的岗位,积极设立相应的教学任务,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活动与体制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

3.2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身份地位

针对当前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教师和学生地位不对等的问题,学校应当着力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身份地位。传统意义上,高职教学活动一般采用教师灌输而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教授学生必要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然而当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手把手教学的陈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求完成的多个种类与层级的学习任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都应当及时调整自身定位。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就信息技术而言,学生对于这种新兴技术存在着较高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向学生适当地展示信息技术的相关能力和作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师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学生充分领略到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魅力,这样在丰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教师又很好地完成了引导和护理的任务。其次,学生要扮演好“探索者”的角色。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资料都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获取和概括。高职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时,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搜索特性,在信息世界中寻找自己所需求的资料[4]。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提出设想和猜疑,进而搜索大量的数据资料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只有不断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料,才能在这种获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3.3着力建设自主学习资源环境

建设自主学习资源环境主要包括建设硬件环境和建设软件环境两方面,其中硬件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中心等,软件环境包括网络课堂、自主学习应用程序等。具体来说,在建设硬件环境时,高职院校应当注意要提高硬件设施的使用率,积极鼓励学生多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同时要注意好硬件的改造更新;在建设软件环境时,要推广相关自主学习软件的知名度,在程序设计时适当加入一些学生易于产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元素,坚持“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在使用网络课堂的过程中真正地掌握到专业性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双重技能。

参考文献:

[1]李雪.论自主学习的实质、结构及其指导[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5):105—109.

[2]谭松柏,张娅.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7):117—118.

[3]冯建英.中等职业学校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44—145.

[4]王焕景,张海燕.对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33—36.

(责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环境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