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问题的透视及策略创新研究

2015-08-04 02:39刘桂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策略创新党建工作高校

刘桂英

摘要:当前来说,党建工作者们的首要任务是创新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新机制,这更是创建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站在新的起点之上展开高校的党建创新工作,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基于此,阐述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对高校党建工作在思想、作风以及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策略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问题透视;策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85-02

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有着极大的帮助意义[1]。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培养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先进的理念为主要导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推动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党建工作是一件极其漫长的事情,虽说过去在党建工作上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建工作开展的对象和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基于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积极探索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推进高校全新的党建机制的形成,为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一、高校党建工作概述

简单来说,高等院校组织学生开展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以及监督的工作就是高校的党建工作。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比较纯洁,而个人素质整体较高,因此,高校党组织在学校中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党员的发展、教育以及管理和监督工作,旨在提升我党的党员整体素质。高校的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强的系统性,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开展的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在不同时期,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开展的对象以及方式、内容等都要根据当前的切实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二、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

1队伍不断壮大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的党员发展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而随着大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党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在高校中吸收优秀的党员干部已经成为了我党补充新鲜血液的主要方式和手段。随着高等院校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在高等院校中加入的党员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我党的党员队伍也将不断地壮大[2]。

2党组织核心力量不断加强

坚持贯彻我党的教育方针和基本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是高等院校开展党建工作的核心工作。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做到思政教育和党建组织两手抓,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建设、组织建设以及作风建设等,对于当前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加以革新,积极探索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党建管理模式,扩大党建组织的覆盖面积,增强学生的党组织政治战斗意识,从而提升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

三、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透视

1思想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来的思想形式不断地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加上网络的普及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使得我党的部分党员的信仰发生了改变,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获取相应的利益,更严重者,部分党员不能客观地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和国际事务,自身意志力极其薄弱,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完全不能代表我党的先进性,这也使得我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受到了强烈的挑战[3]。基于此,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的高等院校党建工作最为急迫的事情。

2作风问题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思想的不断侵蚀,高等院校的领导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利用职务之便在校园建设的招标过程中收受贿赂,进行权钱交易,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在高校和教育领域频频发生腐败案件的重要原因。

3组织问题

高等院校在实际的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党员的吸收标准把握不够准确,而且对于已经入党的党员管理缺乏基本的严格性,没有将党员的实际情况和党建工作开展的相关标准进行有效的联系,最终造成了大学生入党标准的降低,甚至有的学生在入党之后的表现比入党之前还差[4]。高等院校在选取党员时应当同时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素养,分析其是否有为人民群众积极服务的热情,引导党员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而提升我党整体人员的素质。构建全新的入党考核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严格审查。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的入党标准,从而加强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

四、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策略

1保持理论创新意识

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极快,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难免产生矛盾,如此一来,原有的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就受到了极大地挑战。因此,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及时革新我党的党建理论,加强党建工作理论建设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思考,以当前所掌握的有效资源为基础,借助广大师生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党建重大课题的研究和分析,推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加强党建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2实施教育方式创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地进行教育方式的革新,进行定期的党性分析,提升党员的个人素质,主要应当从以下两点做起:第一,加强入党前后的教育结合,不断加强学生入党后的思想建设,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应当加强日常的教育,培养和观察,对于个人素质不达标的学生坚决不允许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强入党后教育方式的创新,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提升学生党员教育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第二,以当前的基础教育和网络教育为基础,增加党建讲座、校园广播、校报以及宣传栏和宣传手册的宣传力度,借助公寓以及社团等学生聚集的场所开展党建教育的宣传工作,加强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提升党员的个人素质。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借助网络展开大学生党建教育工作,建立学生党员的教育网络平台,组织大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以提升个人素养。

3开展电子党建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党建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网络资源开展党建教育工作是当前的高等院校的主要方式。网络由于开放性和资源的丰富性,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推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多种党建教育的资源和信息数据输入到党建网络平台中,方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更增加了党建教育工作的互动性。在传统的党建教育背景下,因为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得党建教育的互动性难以开展,而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党建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4开拓手机党建平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手机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状态,而现有的手机功能也由传统的通话、短信功能发展成为现在的上网、视频拍摄以及音乐播放等多种功能。因此,手机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更是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媒介。手机的普及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则可以借助手机来展开党建教育工作。高校应当加强手机网络的覆盖建设,建立譬如微信公众号等实现手机党建教育的开展。这种方式能够将大量的学生党员联系在一起,实现网络教育的延伸和再发展。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手机网络对于信息的传输具有即时性和准确性,而且手机网络的互动性极强,因此手机将成为高等院校开展党建教育工作的新平台,这种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党建教育覆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助手机促进高等院校党建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当前的大学生生活习性下是一种极其有利的方法,而大学生也能够借助手机及时地了解到相关的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新需求。

五、结语

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将会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影响到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规划和未来发展,这是一项全面而紧迫的任务。党建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由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的不同,其所展现出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全新的历史时期下,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党建教育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成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的党建教育工作队伍,从而促进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中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利亚.高校党建科学化探索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78—79.

[2]龙溪虎,王水平.信息化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11,(12):154—155.

[3]鲍洪敏,等.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9—50.

[4]魏泽.高校基层党组织促进学科建设运行机制的构建[J].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26):298—299.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策略创新党建工作高校
对小学科学实验评价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