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

2015-08-04 03:41李国勇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京津冀铁路

李国勇

近期,国家发改委将推出4个新的重大工程包。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大,不仅可以带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城市就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2015—2017年,预计拟新开工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重大项目68个。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将完成3000亿元。

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巨大

这次推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多大的支撑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未来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根据预测,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还将增加1亿人,到2020年超过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超过200个。伴随着城市范围的拓展和人口的集聚,再加上城市小汽车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现在,除了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拥堵以外,很多二三线的城市也出现了交通拥堵的现象。

轨道交通具有大能力、快捷、环保等很多优势,已经成为增强大城市的容纳和承载能力,优化城市布局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必然选择。

目前,符合国家建设地铁标准的城市,国务院已经批准39个,到2020年估计在50个左右。

对于轨道交通的作用,我们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更好地支撑和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就是TOD模式,可以起到人口向都市圈、向卫星城市疏散的作用,这也符合很多城市向组团式发展的趋势,像东莞、佛山等都是组团式的发展,轨道交通可以带动城市的空间发展。

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轨道交通的投资尤其地铁的投资比较大,每公里造价现在已从5亿元上升到7、8亿元,北京市甚至超过10亿元,像16号线一公里12亿元,造价很高,筹资需求量很大。“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投产300公里到400公里,每年投资2000多亿到3000亿元,今年全年将完成3000亿元。

第三,可以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南车北车合并,成立中车,有6个主力工厂生产车辆。另外,有一大批城市建了很多维修基地。

第四,对城市的就业也非常明显。每修1公里地铁大概能提供60个就业岗位。一个城市建成一条地铁线,很快就能形成一个2000人左右的大型企业。如果“十三五”再建设2000多公里,将增加十几万的就业岗位。

所以,推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包,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对城市化的建设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正因为如此,各地都非常关心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都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像成都、深圳加大了投资力度,深圳今年给地铁又投入300亿元。北上广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每年有好几百亿的资本金注入。

大家可能会关心北京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办理第三期工程,已经批准的里程将达到730公里,正在办的还要增加200多公里,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这样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将会有较大的缓解。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有门槛的

前不久,发改委批复了武汉和长春两个城市的轨道项目,现在还有多少城市在申报?平均一公里轨道投资是多少钱?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有门槛的。国务院2003年81号文件规定,城市GDP要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要超过100亿元,市区主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以上,预测的客流强度每公里要3万人以上才能修地铁。因为地铁造价比较高,过去地面的轻轨平均造价是一公里3个亿,比高铁还贵,现在高铁1公里不到2个亿。地下的轨道,过去是5个亿1公里,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造价。

现在,经国务院批准有39个城市,总的规划里程超过7300公里。截止目前,已经有2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764公里,其中北京、上海都已经超过500公里以上,这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名列第一第二位。像东京、莫斯科、伦敦,真正的地下铁路是300多公里。有统计数据,东京2000多公里,其实很多是大铁线路。

我们陆续批了很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都要求各城市编制线网规划,线网规划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一般线网规划都有目标年,比如2020年。我们现在批的都是建设规划,所谓建设规划就是五年之内或者六年之内我们要建设的项目。原来批的都是在150—200公里左右,二三线的城市一般在100公里以内。

至于说还有哪些新的城市?目前有两个,一个是洛阳,一个是芜湖。

鼓励轨道交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非常大,但地方财政收入压力也比较大。地方政府对于地铁的投入是否存在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修地铁是有门槛的,要有实力,不光是建设,还有运营的补贴,像北京市地铁原来长期实行2块钱票价,需要政府补贴,最多的时候将近100亿补贴。去年调价以后,已经基本上改变了财政补贴状况,票价还是很重要的。

我们在鼓励建地铁的同时,强调政府要投资,特别是深圳。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一期、二期建设规划政府拿了钱,三期工程的时候政府不拿钱了,要改革,把深圳地铁和当时另外一个三号线公司(区政府修的地铁)合并重组,通过企业去筹资建设,搞了PPP,三期工程批了5条线。现在看非常成功。7、9、11号分别由中国中铁、中建和中水投资建设,明年将建成。同时在车站上盖物业,建设得非常好。11号线到了前海以后,进行上盖物业的开发,停车场建在那个地方,并开发了140万平米的房地产,收入几十亿元。

关于政府投入的问题,大城市尚不是问题,二三线城市有仍困难。我们鼓励轨道交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国家发改委支持轨道交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武汉、南昌、合肥的一些企业都发行企业债券,武汉还发了永续债券(可续期债券)。南昌、西安地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国内金融机构也非常配合,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已承诺和发放贷款近1万亿元。现在,更多的城市在建设车站的上盖物业,包括广告、商铺。有些城市,像南京把小区交给地铁公司建,叫地铁小镇,这样可以通过房地产开发能够筹措不少钱。

至于PPP模式,轨道交通有成功的经验。北京地铁4号线是由北京京投和首创与港铁合资开展的PPP项目。这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批的,是一个标准的、典型的PPP示范工程。后来,港铁陆续在杭州、深圳进行合作。最近北京市又把14、16号线交给港铁来建,港铁在这两条线分别投资150亿元,两条线加起来300亿元。

现在,轨道交通的发展、投资渠道是很多的,我们也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努力,去增加更多的资金。

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相关项目与轨道交通工程包有没有关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们国家提出的三大战略之一,基础产业司负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用专家的话讲,是“轨道上的京津冀”。从干线铁路来看,已有京广、京沪高速铁路,目前正在建设由北京到沈阳、呼和浩特到张家口、北京到张家口铁路。

为了配合首都新机场的建设,北京到霸州的铁路今年开工建设。它标准较高,可以称为高铁。还有张家口到大同铁路,总体看,京津冀地区的铁路比较发达。

最近,我们也在探索利用既有的干线铁路发挥市郊铁路的功能。大通往燕郊的市郊列车,利用京哈线来实现。在城际铁路方面,2004年国务院曾批准过京津冀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其中规划了好几条线,京津城际铁路已经建成,其他项目正在陆续组织实施。

目前根据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正在重新编制这个规划。今年要开工北京到唐山的城际铁路,350公里的时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京津冀三地加上铁路总公司组建了一个京津冀城际投资公司,专门负责京津冀地区的城际铁路建设,以地方为主,铁路总公司持有10%的股份,京津冀三地各占30%股份。这个机制非常好。

轨道交通规划也在不断完善,北京市正在调整、增加,石家庄和天津做得比较好。预计到2020年,这三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能够达到1500公里左右,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水平上。我们下一步将把这三个地区的轨道交通之间做好衔接,着力打造好“轨道上的京津冀”。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京津冀铁路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7年铁路暑运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