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资审批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

2015-08-04 04:03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减法简政放权大厅

两年多来,国务院把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作为简政放权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投资审批改革进展如何?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哪方面的工作?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就简政放权、价格改革等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实现“一口受理”

记者:国家发改委是国务院宏观经济决策的核心部门,在这一轮的简政放权过程中,以政务服务大厅为例,请问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果?

张勇: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行政审批工作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建立起来的。建立这个行政服务大厅目的就是要实现“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应该说服务大厅的建设和运行正是遵循了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我委党组在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管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力度。

政务服务大厅建立运行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服务内容来看,政务服务大厅全面实现了审批事项的“一口受理”,政务服务的内容正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目前,我委13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包括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35个子项)和10项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以及9项行政备案事项全部由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受理。

二是从服务规范来看,我委主动向社会公示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办理流程图、办理期限、结果查询方式和咨询监督电话等,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认真组织编制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实行办理时限承诺制。申报事项的办理进展情况通过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主动及时告知申报单位。

三是从服务效果来看,截止到目前,政务服务大厅累计接待咨询办事人员3000多人次,窗口答复咨询400多人次、电话答复咨询2000多人次。应该说,大家对政务服务大厅提供的服务还是满意的。通过服务大厅的建设运行,我们也较好地解决了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问题。还累计接待了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地方发展改革系统60余家单位的参观,他们想来学习,通过共享政务服务大厅这个工作成果,与各个部门一道通过这种形式提高服务工作,解决“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问题。

我们累计受理的300多项事项全部都按照承诺的时限办结了,实现了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流程的全覆盖,同时对权力运行也是一个有效的监督。

记者:请问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哪些工作?

张勇: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运行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委要抓紧推进项目审批改革的进度,建设部门间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统一的监管代码。政务服务大厅将作为发改委行政审批接口与监管平台对接,最终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监管合力,在放管结合上争取下先手棋,当排头兵。

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到审批事项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个办理时限承诺,一份服务指南,一套审查细则,一种跨部门审批探索,以法治制约和公开透明“双轮”驱动,实现审批权力运行的标准控制和刚性约束。将下功夫、花精力、付出心血做好各项工作,使政务服务大厅的内涵更加饱满,功能更加丰富,服务更加便捷,管理更加规范;使政务服务大厅成为服务之窗、改革之窗、创新之窗。

凡是能够备案的就一律不搞核准

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抓紧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建设,请问目前进展如何?发挥了哪些作用?

张勇: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是按照国办关于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的工作。委党组高度重视,徐绍史主任多次开会专题研究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在线”的概念一个是横向上与各个部门互联互通,把过去串联的事项变成并联。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单位也好,办理事项由过去一个一个部门去跑,变成了现在在不同的相关部门中同时进行工作,这就大大缩短了时间。同时还有一个纵向上的概念,就是要把本系统包括地方各级发改委及相关部门联系起来,这就是“纵向到底”。实际上也就是把政务服务大厅向前延伸,搬到了网上、线上,使政务服务大厅不仅在三里河,而是在全国各地,使大家办事更加方便。

目前,横向的部门联通方面已经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同时也有项目在线上进行了办理。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纵向的在线监管平台建设,争取在年底前实现到各地的互联互通,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对各个部门在履职方面是否能按照时限要求,也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还进一步提高了透明度,这对整个机关工作的水平、工作的能力、工作的效率都是一个促进。通过在线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单纯地实现更好的服务,同时对公务人员实现了更好的监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履职。

记者:您刚才介绍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的进展以及效果。请问,如何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向纵深?

张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但是与社会的需要、企业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5月12日,国务院召开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梳理我们投资审批、投资管理方面的问题,使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委党组对如何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包括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再简化一批审批事项,凡是能够备案的就一律不搞核准等等。像这些改革的事项,我们要把它作为突出的任务来抓,使我们的改革工作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提高自我革命的自觉性。

国务院还成立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其中投资审批改革组的牵头单位就是发改委,相关部门还有国土、环保等等。我们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改革,还要协同动作,大家共同推进改革,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改革效果更加明显,能够使办事的效率从总体上得到提高,而不是哪一个部门单兵突击。也就是说,不仅发改委要做好自身改革,同时也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改革。

目前,企业反映比以前好了,但这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要使企业更加方便,把企业能够自主决策的问题完全交由企业来负责,对于我们能够联手办理的就不再搞串联办理。同时,要清理相关的中介服务、前置审批等等,使企业在办事过程中能够更加便利、更加节约成本,使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够很好地融合起来。

境外投资项目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记者:社会各界对境外投资项目的管理非常关注。发改委在去年就将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由核准制改为了备案制,而且都实行了网上备案,那请您给介绍一下这个措施的效果怎么样?

张勇: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成果,过去我们主要是“引进来”,现在随着我们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走出去”的越来越多了。对于如何为境外投资项目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在凡是能够备案的,除了敏感国家、敏感地区、敏感行业,我们都实行了备案。

一年来,通过网上备案系统取得了几方面的效果。

一是效率大大提高、服务大大提升,企业减负也确实收到了实效。企业直接登陆系统填报项目备案申请表,一般来讲一周之内就可完成,最快的当天就可以办结,有效地减少了时间成本。同时,借助网上备案系统,向项目单位精准地发布发展规划、合作意向、风险提示等相关信息。这些对于企业“走出去”都是很需要的信息,充分体现了服务,使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走得更稳。从2014年7月到2015年3月,在系统备案的企业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境外投资项目一共有500多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将近1000亿美金,说明市场的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是指导跟上、监督跟进,地方接住管好。备案系统是纵向贯通国家发改委和地方的协作平台,按照权限下放后的职责分工,中方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下的地方项目备案由地方负责。为了确保地方能够接得住管得好,发改委通过网上备案系统,一方面,发布管理政策、服务指南、示范文本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的通知和指引,以加强对地方业务的指导;另一方面,发改委实时掌握地方项目备案办理的情况,实际上也是对地方发改系统的一个监督,必要时提醒、督促地方及时办理、主动服务。

三是监测加速、管理加强,部门定位转型。网上备案系统是全面掌握境外投资情况的管理工具。以往受物力所限,项目信息不容易归集保存,也难以分析梳理。现在网上备案系统采集了项目的主体、内容、金额、国别、行业等关键信息,为动态监测分析境外投资发展形势、及时发现无序恶性竞争等潜在问题,科学制定境外投资指导性政策文件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发改委也在推进机关定位转型,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关境外投资全局的重大战略上去,使企业到境外投资走得更稳、更好。

记者:在这一轮简政放权过程中,外商投资管理有什么新的举措?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张勇:外商投资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一个重要的投资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对外商投资始终给予高度关注,同时要更好地做好外商投资项目的服务工作。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将外商投资项目由全面核准改为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同时大幅度下放管理权限,简化管理程序,突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通过这些办法和改革的措施,对进一步吸引外商来华投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根据中央部署,我们积极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今年3月份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类的条目从79条减少到了38条,“中方控股”条目从44条减少到35条。由于核准对象主要是限制类项目和要求中方控股的项目,此次目录修订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缩小了核准范围,实现了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总结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结合正在大力推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简化管理程序,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外商投资向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外商能够感到我们的投资环境更加透明、开放、便利,增强外商来华投资意愿。

价格改革不是一放了之

记者:价格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话题,价格改革涉及到民生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药价、水价、电价、油价,那么价格领域的简政放权取得了哪些大的进展?下一步还将推出哪些改革措施?

张勇:价格工作是国家发改委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因为它连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我们每一个群众都是直接相关的。因此,我们对这项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委党组认真研究部署,特别是从2014年以来,价格改革步伐大大提速,11月国务院批准了我委上报的《近期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最大力度地改革定价机制规则,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开透明,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价格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4年以来在价格改革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第一,先后放开60多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主要是烟叶、电煤、低价药品、各类电讯资费等共60多项,这些价格是和老百姓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从2015年6月1日起,除了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的其他药品价格,也取消了政府定价,完善了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还放开了国内特快专递资费、明信片寄递资费等竞争性包裹寄递资费。

第二,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一是推进输配电价格改革,二是理顺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价格,三是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四是推进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市场化。

第三,理顺铁路货运价格并建立上下浮动机制。

第四,取消价格评估人员执业资格认定行政许可事项。

价格改革的最终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能够通过价格改革,不是为了单纯地减少政府定价,而是通过价格改革能够把更多的实惠给老百姓,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因此,我们在价格下放的同时,要按国务院的要求做好放管结合,特别是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对那些价格欺诈、垄断以及所谓的价格同盟等不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使我们的价格能够真正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群众。当然,价格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平稳推出各项具体的价格改革措施,完善价格体系,使价格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加令老百姓感觉到价格是合适的、客观的。

记者:我们也了解到老百姓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国家放开很多领域的价格,但是又害怕国家一放了之出现市场混乱,所以怎么做好放管结合是很重要的课题。

张勇:是的。这个问题确实也是我们在放开价格的过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实际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是三位一体的,不是一放了之,放的目的是为了把它管得更好,能够更好地造福于社会。所以,我们在推动价格放开的过程中,加强了监管,对这些有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放开之后,通过竞争价格应该更有利于消费者和群众,应该是“向下走”的趋势,这也是我们的出发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排除有一些所谓的“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同盟”,这些不利于社会和群众的现象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放开价格的同时,同步加强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个价格司,还有一个反垄断局,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我委已经处理过对价格垄断的不法企业,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在这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特别是要不断加强法规的建设,使制度更加健全,用制度来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对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价格问题绝对不是一放了之的问题,而是在放开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监管,这是放管结合二者并重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全面修订中央和地方定价目录,这个目录的还要保留少部分必须需要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以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和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前段时间我们已将中央定价目录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并公开征求了社会意见,正在修改完善。

我们还要推进清费减负,建立三个目录清单,要把涉企经营收费目录清单、进出口环节涉企经营收费目录清单、涉企行政审批前置收费目录清单拿出来,而且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使价格改革更好地取得预期目标和成果。

猜你喜欢
减法简政放权大厅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生产过程做“减法”农民收入做“加法”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跟踪导练(四)4
网上办事大厅解决方案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国家“减法”与地方“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