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健美操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5-08-06 11:27刘延春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健美操素质教育高校

刘延春

摘要:健美操教学一直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体育运动,在素质教育越叫越响的今天,如何通过健美操教学来体现素质教育,是广大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健美操教学的阐述,剖析素质教育和健美操教学相互之间的联系,发掘健美操教学当中的素质教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美操;素质教育;高校

当今社会是一个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变革的社会。教育首当其冲。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随之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体育教学改革也因此围绕着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而健美操教学是体育教育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和手段,是融体操、音乐、舞蹈、美学于一体,通过徒手,手持轻器械和用于专门器械的操化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的一种新兴娱乐、观赏性体育项目,并在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作用。传统的健美操教学往往只注重于学生对成套操的掌握,忽视对健美操其他功能的挖掘。因此,使健美操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健美操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健美操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素质教育的特征

大部分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体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主体性,即作为对“应试教育”的拨正;2.全体性,即面向全體学生;3.全面性,要求各项素质整体全面地发展;4.基础性,即特别强调基础素质;5.普遍性,即为人生作准备;6.发展性,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在于把握素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健美操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也同样如此。

二、健美操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健美操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目标面向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个体性、主动性和时代性。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增设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横跨体育、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特性的健美操运动正充分体现了健身、健美、健心的整体实效性,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环节。健美操运动的本身特性和功效及有利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他们的主体性、全面性、综合性、基础性、协调性、层次性、内化性、实践性和成功性的发展,使他们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生在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音乐伴奏下做健美操练习,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塑造健美的体态,培养良好的气质和乐观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能陶冶美的情操,乐在其中;更能使心理得以平衡,疲劳得以消除,体质得以增强,学习精力和效力得以提高。

(二)健美操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审美能力是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健美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健与美相结合的动作造型,活泼奔放的现代音乐节奏等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健美操练习更能促进学生的体型美、姿态美、动作美和风度美,使其养成对美的欣赏和接受,纠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势,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美的追求。

2.对学生进行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提高学生适应和变革能力,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需。健美操运动随着时代发展,动作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因此,在教学中除基本动作和成套动作的学习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观察和想象去创编动作,来培养她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教学从“教师中心型”向“学生自主型”转变,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现如今,终身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终身体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终身体育思想注重的是人的个体性,着眼于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各时期,不同生活环境中,都要把体育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健美操以其特有的健身性与艺术性深受各年龄段人们尤其是女性的喜爱,因而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仍把健美操作为身体锻炼的内容之一,从而真正形成终身体育。而终身体育的形成又是与实施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普遍性和发展性相一致的。

三、健美操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健美操是根据人体生理学、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练习者身体为特点,严格地按照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有顺序、有目的地为达到身体匀称协调、健康、健美发展而组编成操的,是实现健康美的有效手段。健美操教学,能有效地活动身体各部位,起到舒展全身肌肉,增强肌肉、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能进一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脑的记忆、思维等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健美操教学形式多样,动作由简到繁,活泼多变,学生容易接受,能够为学生提供练习上获得成功体验的条件和机会。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从自学自练中,从互教互学互评中,从团结友爱的多向交流中,从自我肯定中得到满足,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意识。健美操动作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干净利落,热情奔放,表现力强,可以克服学生害羞心理,增强自信心和表现欲望。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它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其内容丰富,动作更富有感染力,并得以构成完美艺术整体的一部分。可以说,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是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而舞蹈是健美操特有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动作较多地吸收了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基本动作,并按照体操特点,将舞蹈进行再创造,使体操与舞蹈动作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健美操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拨的精神,养成自觉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地激发他们技能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艺术素养,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因而,健美操教学有助于学生实现心灵美的追求,提高其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舞蹈水平和思想素质。

四、结语

健美操教学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和手段。实践证明,学校开展健美操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美的健康发展,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健美操的练习,不仅提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以及自信心和表现力,而且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培养良好的气质和风度,更有助于实现心灵美的追求和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段健芝,王艳萍.体育与健康课健美操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2

[2]赵永魁,耿海燕,闫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系统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1

[3]林萍.健美操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12,558- 560

[4]单亚萍.健美操教学与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1

猜你喜欢
健美操素质教育高校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