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融入小学课堂的设计与教学策略

2015-08-06 11:27刘丽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刘丽

摘要:由于数学知识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与紧密性,与小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不符,致使其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对其的学习自信、学习效率等产生不良影响。至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将数学游戏引入进来,以达到一个激趣的效果,促使授课目标的落实。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的实现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教师们教育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策略研究

前言: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有效教学得以实现,单单依赖于一些机械式的讲解,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才能够进一步地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下去。而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游戏的引入,就可以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并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始终的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以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引入数学游戏之后,就可以打破这一局面,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使其的学习体验得以大大增强,使其深感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以爱上数学、学好数学[1]。

2.有利于重难点知识的突破。由于数学学科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感觉到吃力,使其的学习自信受到打击,难以使最终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至此,借助于数学游戏的引入,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攻破学习难点,并使记忆程度、理解程度得以深化,使学习质量及学习效率得以双重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加强。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其持续学习的最大动力,而数学游戏这一形式恰巧符合其的兴趣点,以促使其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探索中,使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得以发展。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其综合能力的增强也有着较大的作用,以将数学学科的内涵及价值发挥到最大,促使授课目标的逐步落实。

二、数学游戏融入小学课堂的设计与教学策略

(一)借助数学游戏,深化记忆程度

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作为出发点,将数学游戏巧妙地融入其中,以借助于这样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促使其的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这其中,教师也应秉持着一个适当性的原则,以选用好游戏形式,使应用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得以强化,将该形式的内涵及价值发挥到最大[2]。

例如,在进行“口算练习”这一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数学游戏应用其中,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组织作用,带领学生玩一个接力比赛,以进一步地深化其对于知识的记忆程度,保障其的学习任务得以达成。比如,在这其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整体划分为3-4组,先由教师出题,请某一组中的某一学生作答,再由该同学出题,由下一组的学生作答,以此类推,实行积分制度,最后评比。在这样的游戏竞赛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参与兴趣得以增强,也能使其的口算能力、反应能力得以强化,将数学游戏的作用突显出来。

(二)借助数学游戏,强化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用题往往是一个难点所在。至此,为了帮助其突破难点,教师也可以将数学游戏融入其中,促使最终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这样一道应用题“小红妈妈开了一间水果超市,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水果,其中苹果有15个,香蕉比它多10个,请问香蕉有几个呢?”;在设置完应用题之后,教师就可以请出四名学生,与其开展游戏。譬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分层游戏,对第一个学生提问“香蕉比苹果多10个,谁和谁比?”让学生回答;对第二个学生提问“香蕉和苹果比,谁的数量更多呢?”让学生回答;再对第三个学生提问“怎样求出香蕉的总数呢?”让学生回答;对最后一个学生提问“你能列出公式,并得到答案吗?”在这样的游戏模式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难度得以降低,也能够使其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以攻破应用题这一难点,使学习效果得以强化。

(三)借助數学游戏,落实授课目标

对于数学游戏而言,由于其本身就具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将其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活跃性及形象性,对于授课目标的落实,也有着较大的意义。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这一形式加以注重,并要对其的应用路径进行研究,辅助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下去[3]。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组织作用,将折纸游戏融入其中,从而进一步地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促使培育效果达到预期。比如,在这一其中,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好一张白纸,将其制作成长方体,对各项数据进行标注,为后续的计算打好基础;而在这之后,当学生制作完长方体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其打开,促使其尝试着推导出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尝试着计算出自己所制作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看谁算得最快、最准,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在此形式下,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使其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的学习体验得以深化,保障授课目标得以一一落实。

结论:综上所述,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数学游戏这一形式加以注重,并要进一步地明确其的应用价值、应用路径等,以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以深化,使最终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时,教师也应将教学需求及学生学情作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将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向高效课堂的构建迈进。

参考文献:

[1]句凤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5):150

[2]李令,雷田凤.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阅读材料”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03):41-45

[3]侯昀,陈龙翘.数字游戏幻方的填写方法与技巧[J].科技经济导刊,2013,26(07):163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