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及矫正

2015-08-06 11:27赵天龙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偏差矫正

赵天龙

摘要:受社会大环境因素、学校内部因素、教师自身因素影响,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对课程性质把握不准,重學科性、轻德育性;把知识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大多采用单向强制的灌输法;过分注重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等。矫正这些偏差,要加快素质教育立法,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恢复政治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引领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发挥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建构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矫正

一、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的表现

(一)对课程性质把握不准,重学科性、轻德育性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对于一般学科课程来说,本课程既具有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作为德育课程,本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课程特点。因此,需要在学科系统和德育系统中把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来对待,“该读的读,该背的背”成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法宝,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德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和弱化。

(二)把知识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

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达教学目标,意在纠正思想政治课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忽视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从教学常规检查来看,教师教案中三维目标都写得非常具体,但实际教学却几乎只围绕知识目标的达成而进行。教师根据考试说明确定教学内容,依据近年来高考和小高考的考核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编制学案和习题,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背诵、默写和训练来掌握具体知识。课堂教学中,高考不考的内容教师往往删除不讲。假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考不考,就会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得了教材,却进不了课堂、进不了头脑的情况。

(三)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单向强制的灌输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涉及经济学、政治学、人类文化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理论,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长期以来,理论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被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广泛采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将“灌输”理解为“单向强制灌输”,教师牢固掌握着话语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甚至对宣讲的理论持怀疑态度。

二、影响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因素

(一)社会大环境的因素

高考作为教育工作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评价手段,不仅具有选拔和区分作用,还应具有评价学业成绩、反馈中学教学的功能,这是利用现有大规模教育考试实现学业质量评价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从考试到评价跃升的必由之路。然而,尽管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考的评价功能不但没有得到保持还有所减弱。因此,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一时难以得到有效扭转,高中政治课教学更难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讲,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传统文化一向倡导“师道尊严”,不提倡个性的张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理念通常只是在教师的教案中“落实”,课堂教学中“我讲你听,我讲你记”是常态。即便开展互动探究活动,也要按教师设好的方向进行,且常常是虎头蛇尾、匆匆收场。

(二)学校内部的因素

在高考升学率指标的压力之下,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表彰,往往围绕着如何提高教学成绩来进行。纵观中国校园,“教而优则仕”现象较为普遍。教师个人如果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分数,往往会获得更多的荣誉和晋升的机会。教师群体如果能大面积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往往赢得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财源滚滚”。因而,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很自然地成为学校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甚至是唯一主题。

(三)教师自身的因素

成长经历、文化程度、思维方式、专业素养、教育理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敬业精神、行为习惯等具体因素,与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教师的职业倦怠、惰性思想也不容忽视。我们不否认传统的讲授法的重要性,但一些教师之所以热衷于采用讲授法,喜欢单向灌输,实际上是因为其简单易行、省事省力。如果要绞尽脑汁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然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心备课、制作和修改多媒体课件,那该多累!和工资收入也不匹配啊!

三、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的矫正

(一)加快素质教育立法,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对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反复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立法工作。

(二)恢复政治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明确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目前内地除上海使用“沪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其他省市都使用人教版教材。这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政治性和敏感程度有关。教材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了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对政治性强、敏感性高的课程应加强统一管理。可以说,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是统领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分省命题的省区市较多,且命题水平参差不齐,在发挥高考引导和评价功能、统领高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

近年来,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提高命题质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发挥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建构中的主体作用

可以说,每位高中政治教师对教学价值都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建构中,高中政治教师毫无疑问是真正的主体。只有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主构建和完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并在建构过程中尽可能地摆脱自己的情感、趣味和外在价值利益的干扰,才能全面保持其客观性和纯洁性。在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访谈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包括政治教师在内的高中教师群体负担过重。经常加班、加点,缺乏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猜你喜欢
偏差矫正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50种认知性偏差
牙齿矫正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加固轰炸机
真相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举反例帮助理解零点存在定理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