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015-08-06 11:27王晓涛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王晓涛

摘要:新课程现代教育要打破陈规,积极改革创新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广大小学数学老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主探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素养是指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而数学核心素养是它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数学核心素养由数学能力与观念、数学知识与技巧和数学思想与方法等组成。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它指出核心素养体系表示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同时重点提出了三项新的措施,把"核心素养"作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点。

数学素养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最终的目的在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出数学知识只会学不会用、只会用不会创新的怪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和真正价值。

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多角度、多方面看待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发现问题并且大胆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能力。数学知识又是千变万化的,对于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多种解法。因此学生出现与众不同的想法时无论对错,老师都要首先给予学生学习态度上的肯定,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三角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用三支铅笔摆三角形,用四支铅笔摆四边形,然后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图形。(铅笔的长度都一样。)通过实验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自己的发现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就会发现不管怎么摆放,摆出来的三角形都只有一种,而四边形则可以摆出多种形状。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三角形的形状总是不变的而四边形却是多变的呢?这无疑是一个好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即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二)锻炼学生的猜想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

数学源于发现和猜想,观察、猜想、实验和证明始终贯穿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因此,锻炼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提问检验。如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对吗?学生很容就能够判断出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再深入提问四边形有四个直角对吗?这时候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意见了,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的,有的学生认为是错的。到底是对是错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四边形,同时它们各自的四个角均是直角。菱形也是四边形,但是它的四个角却不是直角。所以这句话以偏概全,是错误的。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也能够作出新的猜想: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吗?

(三)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桌子上有五个苹果,爸爸吃了一个,妈妈吃了一个,那么桌子上还有几个苹果呢?这个例子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代入感很强,很容易就能算出来还有三个苹果。再如讲估算时,老师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发现和总结估算知识。如一支笔大概有几厘米?教师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一个日记本大约多少钱?一间房子大约能容纳多少人等等。

三、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建议

首先,教学是双向的过程,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同时二者之间又存在互相反馈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老师不能仅从自身角度出发,还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让学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数学十分重要。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会有教学效果,否则老师的教学方法再优秀也无济于事。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老师探讨的话题。老师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局限于课堂、板书、题海战术。引导学生课下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需要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取代黑板板书,让学生做题重在质不在量等等做法都有利于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会愿意参与课堂,课堂上才会配合老师的教学。

最后,老师要学会教学反思,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用这句话这样鞭策自己,教学过程中自己是否尽心竭力?和學生交流互动的时候是否态度良好,真情流露?给学生讲课之前备课是否认真用呢?学生需要反思的则是老师教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是否能够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也能够自主学习,是否满意自己的学习状态。师生自我反省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能够在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中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关注提高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动手创造和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希望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9):103-104

[2]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9期

[3]郭玉秀.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

[4]林钦.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35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