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开展

2015-08-06 11:27唐小琴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唐小琴

摘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并且互动的效果也并不好。然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所以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互动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数学教学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加强课堂上的合作互动,构建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庭环境优越,衣食无忧,在家长的悉心照料下成长。这些小学生有着比以往学生更好的基础,他们与电脑、电视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外面的世界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更有个性,更有思想,不愿受到束缚,更不愿享受“被安排”的学习。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够再满足于当代小学生的需求了,如果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教,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必然无法得到学生的共鸣,甚至还会遭到学生的排斥,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有难度的学科而言,数学知识本来就难以理解,绝大多数同学都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我们还是一味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肯定会使学生感到厌恶。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一)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指在情感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上流露出来,为学生所察觉、感受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表现出来,为教师心神领会。彼此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形成情感回路。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数学课堂互动生成的有效条件。例如,一位教师借班上课,与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学生不再拘束,马上活跃起来。一个课堂导人的交流,老师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扮演着学生大朋友的角色,与学生接近了关系,获得了学生的角色认同。这样的课堂导人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形成一种“情感共鸣,思维共振”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了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二)角色转换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要适时放弃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同时也提倡和学生换一下角色,让学生上台做老师。如在“辩论赛”和“一题多解”时就可用这种方式。这样的角色转换,让课堂气氛更融洽,让学生的学习更投入,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互动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加入。

做好课前准备是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要想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互动教学,就必须提前做好互动教学的准备。小学数学教师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让学生能够欣然接受这些知识点,并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前准备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却不以为然,认为备课没有必要,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教师一定要刻苦钻研,努力吸收新的知识和信息,将这些知识巧妙地融进自己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在设计备课时,要防患于未然,准备多套方案,随时应对学生的不同回答,充分做好弹性化准备。另外,教师在备课时,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四、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数学。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因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他们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要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一)小组合作——组内学生之间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多向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學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更显著。

(二)集体交流——师生之间多向互动。

集体交流就是在个人独立思考或者是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体反馈。教师的任务是营造良好的氛围,先让学生个人或者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接着让全班学生自觉、自由地展开争论,鼓励发散思维;然后让学生对全班已有各种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要点,并推选学习中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最后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建构,并指出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创新表现,进行表扬鼓励。

综上所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开展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的创新互动教学方法。教师在互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处理好互动的形式与实质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互动教学过程中,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