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5-08-06 11:27周科良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所包含的内容和思想博大精深,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有针对性的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从制度建设、校园建设、文化活动等5个方面深刻阐述了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路径

改开放以来,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碰撞,在这种复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对很多文化观念的理解都是似是而非的,感到仿徨和迷茫,甚至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和行为发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所包含的内容和思想博大精深,对造就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合理、科学地开发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来强化学生德育教育,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是我们整个社会和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善于并积极地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优秀思想和优秀方法,做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材料,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熏陶和引导,努力寻找传统和现实的结合點,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比较重视,对人文学科的发展关注却比较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更是缺少鼓励措施,严重削弱了人文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成立相关的领导组织机构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为顺利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引导教师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师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教师日常考核之中,同时与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化素质考核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和日常考核之中,以便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育质量。设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专项基金并切实保证专项基金的投入,鼓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普及,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科研成果放在同等地位上,提高人文学科教师地位,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以校园建设为基础,营造浓厚校园环境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从其发展历程上看,不像许多本科院校一样,少则几十年多则近百年的历史,校园环境多是新建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丰富的资源,建设高雅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在校园景观设计方面,要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古代建设艺术应用到校园基础建设之中,设计亭台楼阁、名人雕像;在碑石或合适的建筑物上雕刻意境优美的诗词歌赋;在教室、走廊、宿舍、图书馆、办公室等场所悬挂名人画像、经典名句、名人警句、书法绘画等等,通过以上方式积极营造浓郁、深厚的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巩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书画比赛、演讲比赛、传统手工艺制作、古代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高职院校还要积极组织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充分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锻炼,感受浓厚节日氛围,引导学生分享悠久历史。以礼仪教育为手段,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诞生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引领学生积极阅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不断丰富文学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审美功能,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构建浓郁书香文化特色校园。

四、以课程建设为依托,丰富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内容

课堂是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职院校开发与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在课堂的教育内容上,高职院校应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教材、引入课堂,扩充高职院校“两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量。除了“两课”的教学外,应大力开展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选修课及人文素质讲座,通过讲座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为高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同时加强选修课及人文素质讲座的选材,可以选取汉唐文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明清小说等等。在课程配置上,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少学校开设了“素质教育课”供学生们自由选择。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模式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并没有将通识教育作为学校主要课程、基础课程来看待,而只作为一种专业课程之外的附庸,很多学生只是抱着“混学分”或者拓宽知识面、满足兴趣爱好的心态去对待,这样的“业余课程”根本不能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欲想收到真正的效果,将通识课与专业课平等对待是必不可少的,将通识课作为一种基础必修课。课堂学习是高职学生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仅仅靠高职学生的兴趣和自觉而没有正规化、系统化的教育制度作保障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必须深化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改变目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状况,确保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力推进。

五、以学生自身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兴趣

目前我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必然引起高职学生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颠覆,导致高职学生“主体性”的迷失。如部分高职学生追求物质享受、功利化的同时,产生了基本道德规范失衡、责任感缺失等不良行为。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看重职业道德,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某项知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但目前高职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高职学生不仅要品味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魅力,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要积极地参与和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在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感受、内化、固化已经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德育[J]. 迟成勇.职大学报.2014(06)

[2]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J]. 韩效红.山东纺织经济.2009(06)

作者简介:周科良(1982—),汉族,陕西汉中人,讲师,主要从事文化、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高职院校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