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之探究魅力

2015-08-06 11:27马功德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探究

马功德

摘要:如今我国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新型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在教育领域不断创建和推广。探究教学是当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方法的一个产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更加关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信息技术资源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小学科学课堂展开探究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效率

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分别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经过小学《科学》课程学习,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和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趣味性和思维方式;能够在必要的探究活动中应用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知识与社会、技术、生活的关系;培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小学科学的课程特点

(一)具有科学探究性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知识教学贯穿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构建以学生活动为主,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逻辑性强的结构框架。

(二)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科学》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以童话、诗歌、谜语等活泼可爱的新形式,也包含印刷精美、色彩艳丽的图文信息。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对小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具有活动性和自主性

《科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验、讨论等设计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的作品,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充分发挥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四)具有开放性

小学《科学》课程通过创设情景、开展活动,综合创建和利用校内资源、校外资源,教师根据不同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并采用多方面的评价标准,以便能够建立连接学生内心世界和真实世界、物质世界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在科学世界中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探究世界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二、探究教学法的基本思想

(一)教学理念上注重“以探究为核心”

兰本达教授在“探究—研讨”教学法中系统地阐述了探究、研讨的学习观点,并将其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她认为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是“经历”,探究是研讨的基础。“探究—研讨”教学法强调改变学习的方式,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互动

探究中:教师不干涉学生的自主探究。但为了不让学生在探究时失去兴趣,教师随时准备给学生感情上帮助。

研讨中:教师要建造学生喜欢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学习行为最大化的发挥。研讨过程十分重视教师的启发作用,教师要创设一种和谐、自由的师生氛围,树立一个促使学生自主发展的辅助者、引导者的新形象。

师生观:强调师生互动,即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和友爱的关系,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

(三)学习过程中强调“此岸、彼岸及踏脚石”

兰本达教授将学生的学习比喻为过河。一边的岸是已知的——此岸,学生和教师都知道全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他们吸收新知识的速度。彼岸就是要学习的概念,即学生应学到的新知识、新态度和新技能,教师心里有数,但学生还不知道。

到达彼岸捷径是从桥上过:学生跟着教师的安排走。但是,教师还可以按概念的发展过程来制定学生学习的路线。河中有许多踏脚石,它们大大小小错综复杂,从小石块通向大石块的路线不同。学生从一石块跳向另一石块,每个人的路径都不相同,他们都有明确的目标,自主选择路线进行跳跃发展。教师站在前面大石块上,一次次的把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然后他们又沿着自己的路线跳向下一块大石头。到达彼岸时,学生已经进行了不同的观察。教师引导学生顺着概念的形成过程跳向彼岸,学生自主选择路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长。

(四)学生发展上着重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探究”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我探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科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研讨”时给学生创设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集体研讨中理解认知目标,体会合作交流的快乐,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他们创造、创新的能力。“探究—研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能力。该教学法的教学目的不只是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还要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研讨交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该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界形成一种有秩序的理解,形成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探究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探究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际来学习科学知识;让学生探索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材料,搭配、操作这些材料;然后在小组交谈各自的直观理解,共同总结成为相对完整的概念;这时小组又继续前进,共同研究他们在摆弄材料时看到的现象,形成完整的认识;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探究——通过支配材料发现意义

探究过程,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收集、整理数据。教师必须呈现具有内在联系的实物材料,让学生支配,观察发现材料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科学知识。

(二)研讨——通过语言交流明确意义

研讨过程教师只需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給予学生自由探讨的机会,使他们把前语言思维发展成为语言、发现事实数据的意义。研讨时,学生需要将事实、现象进行对比,一起思考,相互交流,形成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一门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学科,通过探究教学法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科学谈论当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04):111-120

[2]孟令红,石新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04):60-64

[3]王红.基于“探究—研讨”的小学《科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