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2015-08-06 11:27马金城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电磁学习高中物理

马金城

摘要:物理是高中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关注学生情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究调控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策略,努力使学生的心理意识保持一种高度活跃的状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本文谨以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为例,谈谈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调控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磁;学习

一、构建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在决定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诸多要素中,心理情感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高中物理电磁学知识有很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现象,忽视物理情境的建立,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起来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充满抵触心理。鉴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发挥教学艺术和智慧,将电磁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设与之相对应的、富有新意的生动教学情境,使抽象性、概念性很强的物理知识衍化为生动具体、形象有趣的环境和片段呈现给学生,以情境带来的新、奇、趣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强化学生的思维启迪,给学生一种轻松、畅快的心理感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情感。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定律内容和解析表达形式,更要让学生理解电动势与初中接触到的电压有什么本质差别,电动势、路端电压、电源内阻、电路外阻之间的内在关系。如果在教学中直接讲授,学生的学习主动情感往往不甚浓郁。于是笔者以下面的方式构建教学情境:先取出一节新的一号干电池,用多用表测量电池电压为1.5伏,将其与额定电压1.5伏的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闭合开关后请同学们观察灯的亮度――学生回答“很亮!”;然后再取出两节用过较长时间的一号干电池,串联后用多用表测量总电压为2.8伏,将这两节串联的电池替换前面的那节新电池,请学生猜想开关闭合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大多猜想:“小灯泡会被烧毁”或“小灯泡要比前面亮得多”;但是闭合快关后小灯泡不仅没有烧毁,反而比前面一次暗得多。与学生原来猜测结果完全相反的教学情境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疑问有效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同学们积极投身于对相关内容的观察、联想、猜测、探究、交流之中,相对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在兴致盎然的状态下踊跃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

二、积极组织实验探索,引领学生学习情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精神,更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情感。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远意义。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电磁学教学中要精心筛选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验证性实验,通过对实验器材、条件和要求的重新规划,合理将其转化为探究性实验,组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判断实验结论,充分挖掘实验的探究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形成科學态度和乐于探究、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积极情感。例如:“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是恒定电流一章的一个验证性实验,教材给出了实验所用器材和标准的实验电路,如果仅仅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显然缺乏挑战性,既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开拓学生的学习情感。于是,我们将此实验转化成探究性实验,提供的器材包括: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V,内阻约1.0Ω),电流表G(满偏电流1.5mA,内阻10Ω),电流表A(量程0~0.60A,内阻约0.10Ω),滑动变阻器R1(0~20Ω,2A),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定值电阻R3=990Ω、定值电阻R4=9990Ω,开关S和导线若干。要求学生以测量准确和操作方便为前提分组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这样的实验,没有像教材那样提供现成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也不是唯一的,需要学生彼此启发,集思广益,引发灵感,结合已经学过的电压表改装和电流表、电压表准确测量范围等知识,分析、设计并亲自动手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并对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比较。由于没有条框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在探索和发现中潜移默化地奠定了遇到问题自觉动手动脑的思想基础。

三、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发展学生学习情感

新课程突出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标志的新型学习方式,是营造学生积极态度、畅快心情、活跃思维和促进学生学习情感发展的行为诠释。高中物理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弘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调控学生学习情感的切入点,潜心引导学生就物理教学问题展开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用探究打破学生内心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 推动由“带着知识走进学生”向“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化。力争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快乐的学习心态,在能动的探索中发现物理基本规律、把握各种影响因素的联系。从而丰富学生认知体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情感素质。例如在学习了“复合场”知识后,我们出示习题(如右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让三个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的油滴M、N、P进入该区域中,M进入后能向左做匀速运动,N进入后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P进入后能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分析三个油滴的质量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其中蕴藏的各种物理量间的平衡关系,分析总结处理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通过激烈的讨论和彼此的交流,学生逐步发现了下面的等式关系:因为N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必有Eq=mg,可知三个油滴均带负电;由此推出对于M,有Eq+qBv=mg,对于P,有Eq-qBv=mg。从而得出mM>mN>mP的结论。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特点和性质,使“复合场”中等量关系的分析过程铭记于学生的脑海中,而且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思考合理性,锻炼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敏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认同。

调控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其关键点就在于对教学的潜心探究和科学预设。我们要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重视学生的情感要素,潜心研究学生、教材和教法,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认同和投入,让学生在情感充溢的物理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电磁学习高中物理
军用电磁屏蔽方舱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研究
电磁频谱战在悄然无息中激烈展开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