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其提高对策探究

2015-08-11 07:52张献花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电力部门系统可靠性电能

摘要:电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保证居民用电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是我国电力工作部门的重要工作。电力部门只有保证电力体系的发达和畅通,才能为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讨论了我国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提高该系统的可靠性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能输送;电力部门;电力体系;可靠性分析;电力需求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0-003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0.018

电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为人类传统的生活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电力资源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着的重大课题。电力部门必须保证电力体系的发达和畅通,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本内容

可靠性是人们对一件事物是否符合一些客观要求,是否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进行评价时的一种依据。当人们评价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时,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该电力系统的供电量是否充足;另一方面是该电力系统在使用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也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电力系统的充裕度和安全性。

如果该电力系统的发电和输电情况可以满足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不出现断电或是电压不稳等问题,就可以认为该电力系统满足充裕度要求。如果电力系统没有因为某些安全问题或是紧急事故的发生而产生大规模的断电或是其他不良反应时,就表明该电力系统符合安全性要求。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电能已经逐渐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提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供电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环环相扣的,发电机、变压器材、电缆等设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电力系统。只有保证所有工作机器和操作系统的正常运作,才能够真正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产生影响,并因此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具体评价,在业界有着相应的评价指标。通常运用具体的公式带入相应的数字来计算该供电系统的可靠程度,例如:公式RS=(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其中RS表示供电可靠率。这些指标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检验更加客观和严格。

2 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发展,普通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农村都已经普及了电的使用。家用电器已经成为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做饭、娱乐、工作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电能。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防止电力系统故障而产生的相关问题,保证居民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发生突然断电的状况,让居民放心用电,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2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工业、农业到服务型产业,这三项提升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电能作为支撑,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更是将电能作为主要的生产动力。一旦电力系统的工作出现问题,许多工厂的工作就有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虽然大部分公司工厂都拥有自身的应急供电设备,但是对于一个颇具规模的生产单位而言,这短时间的供电事故仍然会对生产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损失。所以说,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有效地保证工、农业及服务产业的顺利进行,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3 降低用电系统可靠性的不利因素

在提出具体的措施之前,要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探究结果如下:

3.1 供电设备老化

供电设备是提供电力能源的重要途径,随着整个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供电设备可能已经无法承载现需的电流量。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不断累积,用电设备和操作系统都可能会出现某些无法排查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为用电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3.2 工作人员缺乏维护意识

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可能疏于对供电系统机器设备的检查,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后可能只对某一区域的供电设备进行了检查,而忽略了与此处相关联的其他地区,也有可能因为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进行得不够及时,导致维修人员对事故线路修理工作的懈怠。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问题的重复发生,并最终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工作性能的下降,带来极为严重的问题。

3.3 电路维修引发大规模断电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供电系统的工作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区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当电力工作系统的某一个具体环节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就会通过进行大量的排查工作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并对此进行维修和护理。为了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整个区域都会进行断电处理,虽然这种情况往往会提前通知居民,但是还是会对当地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

4 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相关建议

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国家电力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责任。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并希望这些建议可以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4.1 提高工作设备的使用性能

国家应当加大电力系统的投入,促使供电设备全方位的更新,从而满足当代人民对电能的需要。设备生产部门在进行相关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对设备性能的不断调试和提升,以达到满足目前的供电需求的目的。

4.2 加强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

简单依靠设备性能的提升是不够的,电力部门还应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用电安全的宣传推广,使日常居民和电力系统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注意到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作用。定期对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在发生问题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同时也要提升工作人员防微杜渐的意识,对于存在问题的环节要进行及时全面的检修,保证用电的安全性。endprint

4.3 增加新科技在工地系统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呈现出与其他科技相融合的态势,电力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到问题出现的根源所在,也可以对供电网络中的不合理之处做出适当的提醒,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电力系统的工作将会更加科学、更加智能,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新科技对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性能的重要作用,以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基础。

4.4 注重利用自然环保的电力来源

目前,我国的发电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电力发电、水力发电等为主,然而,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消耗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国家电力部门应该更加注重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些能源资源丰富而且更加环保,既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的充裕性,也非常符合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理念。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沿海地区和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地区都已经加强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厂等被建立,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企业、工厂包括居家民众等都已经对电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国家电力部门必须不断创新方法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为社会营造一个稳定并且高效的用电环境,在保证人民的生活权益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勇.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价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 李仁波,曹文钟.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其提高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3] 刘广会,张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4).

[4] 贾奇龙,时娟娟.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评价理论研究[J].机电信息,2014,(33).

[5] 金少华,陆俭国,宛艳萍,孙曙光,刘金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一种快速评估方法[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可靠性研究会.第五届电工产品可靠性与电接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4.

作者简介:张献花(1974-),女,山西五台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工程师。

(责任编辑:陈 倩)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力部门系统可靠性电能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试析提高配网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电气化铁路牵引系统可靠性分析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适应智能电网的有限广域继电保护分区与跳闸策略
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光伏跟踪系统可靠性分析
基于系统可靠性的工程质量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