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探索

2015-08-11 07:55南盟李雪峰栾旭赵一飞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子科技通信技术

南盟 李雪峰 栾旭 赵一飞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且其作为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要求及特点,并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子科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0-004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0.023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型科技在解决电力系统的结构问题中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而自动化技术作为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对电力部门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技更新换代脚步的加快,使电力部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其概念、内容、基本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

所谓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凭借信号系统与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部分及整体的远程监测及控制。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装置具有自动监测、决策和控制的基本功能。在此之中,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并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电能质量的合

格性。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构成

作为电力行业新技术与新理念下的产物,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三点:

一是系统调度自动化。其主要是采集与监控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对实现自动化给予有利条件。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与调度、电力市场运营与可靠性、发电厂运营决策等顺利进行。在电力系统中,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技术,调度自动化对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与基础工作的高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二是变电站的自动化。其目的是为变电站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提供重要保障,并使其运营效益得以提高。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运用,使整个变电站在科学统一的管理下得以正常运行。

三是配电网的自动化。控制传统的配电网主要是靠工人手动操作来实现的。但随着自动化技术中独立功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配电网自动化更加完善与成熟。而所谓的配电网自动化,就是利用大量的智能终端与通信技术及后台软件,使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此外,由于配电网设置情况各异,因此应分批分期对其进行改造,从而使配电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要求及特点

2.1 参数的收集与处理

为实现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初期的供电服务进行科学的调查与分析,并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件的安全运行参数进行严格的检验与测试,然后将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提供数据上的保障,来使电力系统自动化得以有效控制。

2.2 科学的调控

在调控电力系统时,要将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与其可行性分析结合起来,并依据建立电力自动化系统有关技术标准及要求对其进行调控。此外要注意的是,在调控自动化控制技术时,要运用不同的调控措施对自动化控制的不同部件与环节进行调控,例如宏观调控、微观调控等。

2.3 归纳规律特点

在对系统进行科学调控后,要不断总结电力系统自动化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以此归纳出其规律与特点。为了建立起全面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有关人员在对运行模式进行选择时,应以高效节能为其选择原则,从而确保运行模式的安全可靠,并达到指导实践的效果。

2.4 优势分析

相较于传统较为落后的机械化生产模式,现代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应用技术不仅使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得到了节省,而且使生产周期与生产环节也得到了缩减,使工人劳动强度得到了降低,最终使事故的发生率得以降低。在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上,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有着良好的效果,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营效率的提高与频繁停电在生产生活中的减少,并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进行起到了积极意义。

3 电力系统自动化基本技术的应用

3.1 主动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主动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不但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继承性,而且还有一定的共享性与智能性,且该项技术特别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科学调度的前提下,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还有着供电服务功能。而此项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可以对电力控制通过数据库的触发子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从而使其数据分析及相关管理获得有力的保证。此外,建立与应用数据库在对数据存储、输出效率以及存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高上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作为以数据信息传输为主的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是通过实际测量与现场设备的控制,并对现场配备的自动化智能仪表、现代化设备、控制中心设备加以利用,来实现现代化设备与控制中心信息通讯与控制的一体化的。此项技术对现场仪表与设备的连接与数据通信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依照科学而合理的体系与协议对该项技术进行规范。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践中,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现场总线系统在应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中,对现场各生产设备间及控制系统间的数字通信的多方向、多结点的实现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PCS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明显的系统。较之传统应用的系统,此系统的性能更为灵活、优化、稳定与安全。特别是在故障发生时,该系统可以按照具体发生的问题,经上位机对所引起故障环节的准确定位,来制定出及时而有效的措施,从而确保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正常运行。

3.3 基于神经网络控制原理的控制技术

从理论上来说,非线性、鲁棒性、并行处理及自组织学习能力是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特征。因为其自身特点与优势,神经网络控制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关注。神经网络的基本连接方法是以大量的神经元进行连接的,这使得相关人员对神经权值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调节,从而使非线性映射的神经网络得以实现。

3.4 专家系统的基本控制技术

所谓专家系统的基本控制技术,就是包括辨别系统警告状态等特殊状态、具有紧急处理能力及对系统的恢复与控制能力等的一项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对这种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对其的应用中,要权衡利弊,对其局限性进行深入的了解,保证在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顺利进行。

4 结语

当前,随着电子科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起来,其在当代的电力行业展示了自我与时俱进的风采。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加以重视。要从国外先进技术中汲取养料,依照国际化标准来对其进行发展,从而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提供重要的保证。本文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要求、特点,以及其所基本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

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建林.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及要点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0).

[2] 伊端斌.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及要点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23).

[3] 张伟鹏.试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及控制要点[J].科技与创新,2014,(17).

作者简介:南盟,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责任编辑:陈 倩)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子科技通信技术
西安展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展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S1广州弘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ODN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