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2015-08-11 21:21田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施工准备交通运输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总量逐渐增加,车辆承载力也随之增长,要求必须提升道路建设标准。为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改善市政道路结构层标准,将水泥稳定碎石技术引入道路市政道路基层。文章对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概况、施工准备、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施工准备;质量控制;交通运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0-009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0.050

1 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概况

以级配碎石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骨料,选用相应量的胶凝材料与灰浆对骨料空隙进行填充,遵循嵌挤原理,进行道路碾压摊铺施工。其压实度与密实度相近,其初期具有较高强度,伴随龄期的增加其强度也会增加。一般情况下,水泥稳定碎石用量为混合料的7%以下,无侧限抗压强度7天可控制5.0MPa。

2 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施工准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水泥稳定碎石技术作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中应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施工准备加以重视,才能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2.1 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与配件应在施工前配备齐全,并对其进行养护与试机作业,确保施工期间不会有施工故障的产生。一般选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分层施工等方式进行路面基层施工。每层压实最大厚度必须控制在20cm以下。根据单幅施工要点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两层梯队摊铺施工,一般选用拌和机、摊铺机及压路机进行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2.2 材料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制材料都会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泥强度等级必须在42.5级,3b胶砂强度则应控制在18MPa以上,不能选用变质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则需要控制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则控制在6小时以上。石料最大粒径则需要在31.5mm范围内进行有效控制,碎石基层与底基层选用的碎石必须确保其压碎值在28%以下,石料颗粒内片状颗粒含量控制在15%以下,针片状则控制在20%以下。集料选择中为降低基层材料的收缩性与降低基层裂缝出现的几率,一般不选用缩性指数土。

2.3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施工现场的集料选择,分别进行筛分。根据颗粒组合,对各种集料组成比例进行确定。规定4.75mm与0.075mm通过量与级配范围值向接近,水稳碎石混合料集料颗粒组成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计算得到级配31.5mm的范围在100%;级配26.5mm的范围在90%~100%;级配19mm的范围在72%~89%;级配9.5mm的范围在47%~67%;级配4.75mm的范围在29%~49%;级配2.36mm的范围在17%~35%;级配0.6mm的范围在8%~22%;级配0.075mm的范围在0%~7%。

3 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公路事业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技术作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施工工艺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关系整个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应用,规范施工流程,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3.1 高程控制桩设置

为将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一般都会将一排高程控制桩设置在中央分隔带边缘或路肩内边缘位置,相邻两个高程控制桩的距离可以控制在5m左右,应对每个控制桩进行换手复测,确定标高后挂基准线,并在钢钎线槽内进行固定。

3.2 混合料拌制与运输

混合料选用专用稳定土,通过机械拌制的方式进行集中厂拌,有效结合拌和站与摊铺机的作业,确保其每小时产量在400吨以上。必须隔离不同粒级的碎石、细集料,并分开堆放。在混合料正式拌制前,应对选用的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混合料颗粒组成、含水量与施工要求相符合。遵循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拌和施工中进行混合料配置,其最佳含水量一般控制在1%以下。拌和施工中,必须对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用量进行定期抽检,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规定。混合料拌和完成后,必须及时向摊铺现场进行运输,用篷布对车上混合料加以覆盖,尽可能降低水分过度流失等情况的出现。在运输前,应确保车辆充足,一般不选用自由跌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方式,应选用带活门漏斗出料直接装车的运输方式,防止离析现象出现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在装车过程中必须进行前后移动,一般装料次数在3次以上。

3.3 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摊铺一般选用2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施工,2台摊铺机距离控制在8m以内,并将钢绞线上搭接前一台摊铺机一侧的传感器,根据设计要求另一侧选用横坡仪定位坡度。在钢绞线上搭接后一台摊铺机一侧传感器,另一侧通过滑靴进行施工,通常在前一台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准面上放置滑靴,并对横坡位置进行适当调整,遵循松铺系数相关规定,均速进行摊铺施工。

底基层清理工作应在摊铺前进行,并将工作路段表面杂物清理干净,为确保其湿润度,一般需进行洒水施工。指派专业人员在摊铺机后对粗细集料离析情况进行消除,铲除局部粗集料窝,添补时应确保拌和材料的质量。在双机梯形联合作业中,先行机器为路面横坡低处,其行驶速度必须在每分钟2m以内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机器导线方向加以重视。摊铺施工中应充分考虑拌和机出料的速度,及时对摊铺速度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降低停机等现象的出现。

3.4 碾压混合料

作为基层压实度、平整度有效控制的环节,碾压施工应对碾压流程、时间、检测及接缝等问题加以重视。在摊铺混合料50m时,就可以在摊铺全宽范围内进行压路机碾压施工,其碾压顺序为从低到高。初压时,按照每小时1.7km的速度,压路机进行错轮静压施工。压路机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小于50m的范围内。复压施工时,按照每小时2.5km的速度,由2台压路机进行错轮交替振压施工,碾压遍数为2遍。压路机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必须控制在小于100m的范围内。终压施工时,按照每小时3.5km的速度,压路机进行静压施工,施工完成后,应确保道路表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endprint

3.5 接缝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停机等情况的出现,如出现横缝,应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重新施工中,应确保机械设备在距离原来碾压位置的1.5~2m的范围内,重新进行施工,确保全部材料得到压实。

3.6 养生

养生质量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稳定性与强度,基于此,必须在碾压施工结束后进行洒水作业,确保养生时间在7天以上,整个期间应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封闭交通,避免车辆通行对路面造成严重危害。

4 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质量控制

作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道路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影响着公路运营阶段的使用性能,也就是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度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要求,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一,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将对施工材料的强度及施工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遵循试验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工程施工作业,应对外掺集料的级配、用量等进行准确确定,确保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第二,在拌和场地进行雨棚的搭设,进而起到保护拌和设备的作用。砂石料场具有较大的含水量变化,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进而对拌和用水量进行调整。因雨季天气较为潮湿,应避免漏雨、受潮等情况出现在水泥存放中。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进行覆盖,避免雨水向运输车厢内流入。在现场铺筑施工中,严禁在雨天施工。如施工路段有积水,应在铺筑施工前将积水彻底排除。

第三,摊铺施工中,应调好摊铺机的初始状态,以设计规定确定摊铺厚度、宽度。摊铺机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试铺规定对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等进行准确确定,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变速、停顿等现象。如下雨天或温度较低情况下,混合料摊铺施工不能进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事业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建立与完善其施工技术体系,选用科学有效的技术进行施工。通过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董跃林.刍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

[2] 王治荣.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

作者简介:田野(1985-),女,辽宁彰武人,供职于郑州第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责任编辑:黄银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施工施工准备交通运输
市政道路施工中桩基加固技术的研究
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分析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