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8-11 00:49黄茜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摘要: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非常重要,直接或间接影响事业单位工作的具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核算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存在会计核算制度更新完善速度慢、预算制度长期得不到重视、财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事业单位核算体系的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体系;预算制度;财务监督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0-016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30.083

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具体资金是如何运作的,需要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且连续的记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关系对于规范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种种问题,通过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监督,提高工作者的管理意识、整体素质,重视预算管理,最终能够促使事业单位提升工作水平、工作质量。

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1.1 规范制度待健全

事业单位因为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因而往往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形成了这样一种工作形式,即根据财政拨款的多少来制定行动规划。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对于企业单位要薄弱很多。首先,相应制度有待完善,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没有随着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在当代事业单位的应用中显得既不科学也不严谨;其次,相应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强化,只有制度没有执行就会流于形式,流于形式就会造成会计核算随意性大,导致数据填写错误或者漏填,收入支出费用得不到及时反映。长此以往,积累的细节问题会给会计数据查阅、对比分析、汇总造成很多本可以避免掉的麻烦。

1.2 预算管理待强化

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规定了单位中资金的来源、数量、收支等,为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中,预算工作并未得到相应重视,大部分工作人员只是将预算视作是财务部的工作内容之一,对其缺乏了解,也不关心。预算一直以来处于被忽视的处境,会计部门在制定预算编制中,并未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统筹下一年度工作的重心与方向,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规划脱节,一旦工作中资金不足,事业单位就会再申请财政拨款。从编制到执行,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都是缺乏管理的。

1.3 相应监督待完善

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出纳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担任的,一人兼任多职将直接造成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制约监督问题,移交不规范、操作不规范时有发生,给一些投机分子可趁之机,公款私用甚至私自挪用资金,导致赊账滥且多,信息失真,影响事业单位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另外还存在一些事业部门,不按照国际制度规章办事,在为人民提供服务时,擅自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使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降低,这些都是监督不到位的实际反应。

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改进完善措施

2.1 健全法律法规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法律法规在建设上,一方面要保证严谨性、科学性;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使相应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还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完善细化,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真正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随意性操作。此外,还需要强化执行力度,通过进行思想教育,提升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法纪意识,实现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一旦账务出现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2 强化监督力度

在过去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对于会计核算的监督主要放在事后,侧重查错防弊。这样无疑会导致年终工作量大,且有些损失无法追回。正所谓防范于未然,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全面性、准确性,应该严把第一关,更加重视事前控制,提高监督的针对性。首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内部监控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覆盖面广、操作方便、准确度高、实时性强等优势,这无疑会减少会计工作人员反复审核的负担,降低了工作出错率,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可以及时有效地将重要信息录入到会计管理系统中,实现各个系统的动态对接、跟踪管理;其次,真正落实会计管理制度,比如责任制、收支审批制度等,尽可能避免一人兼任多项相容职务,避免出现一人是执行者同时也是授权者的现象;最后,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监督管理中来,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实际上是本单位年度工作的一个反映,应该保持透明公开,依照法律规定公开有效财务信息。

2.3 完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必须贯彻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整个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批复、认真执行预算、复核预算结果。科学编制预算,首先要提高部门工作者对此的重视度,通过宣传以及进行思想工作教育,转变传统观念,将预算安排作为本部门本年度工作规划的大致方向;其次,在具体编制中,摸清事业单位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清理以及计算,采用先进的核算办法,严格收入与支出,保证编制科学性。严格预算批复,大体说来,要具有全局观念,统筹好事业单位工作的各个环节,根据项目进度办事,具体到某个项目中:首先要明细财务收支,避免项目还未完成资金却已不足的情况发生;其次要灵活处理,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中,计划也有时候赶不上变化,这时候就要对预算进行合理的调整,针对项目展开中收入与支出规模与编制预算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要对预算进行合理修订,使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促使项目顺利完成。对于预算过程、预算实施结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将有效数据录入信息系统,严格依照会计规章制度办事,提高管理严肃性,规范管理工作。

2.4 设置成本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完善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建设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水平既影响单位盈利发展,又影响事业单位自身的竞争力大小,财务部门工作者可以根据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同时运用财会知识,从事业单位进行某一项目设计开始到具体实施每个阶段着手,严格成本控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浪费,实现资金使用超前控制。事业单位虽然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不属于盈利机构,但是为了保证各项活动在开展中合理使用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无论是领导人员,还是部门工作者都应该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管理中来。这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要求,更是事业单位市场化特征不断强化的要求。工作人员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单位内部实际消耗状况,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补偿,防止单位最终出现入不敷出、越办越穷的情况。另外,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单位的经营、收益状况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到一定反映,为事业单位调整各项活动决策提供了依据,促成合理投入、合理产出机制的形成,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事业单位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让人民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随着时代发展变得日益复杂,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完善自身业务素质,认真对待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创新,促使会计核算工作向着更科学、更明晰、更合理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2] 孔玉琴,徐志红.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3] 罗珊.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改革对财务管理影响的剖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4] 田仁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作者简介:黄茜(1975-),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统计师。

(责任编辑:王 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探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学校财务监督措施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八要”
新时期高等学校财务监督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