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意义

2015-08-12 01:39邓素矜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中学生美的中学

文/邓素矜

前言:音乐是一门以听觉为基础的艺术,有效聆听是音乐的核心,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同样如此。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效聆听的能力,提高其音乐欣赏能力,对学生陶冶情操、培养优良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的聆听能力并不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明确有效聆听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

一、当前中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缺失研究

近年来,随着无线广播、音响、网络听歌软件、手机等听歌应用等电子音乐媒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电子媒介进行音乐的收听,学生是社会潮流的主力军,中学生经常拿着手机带着耳机听音乐,这种音乐的收听与欣赏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缺失了有效聆听的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快,我们有的时候常常被动的去获得一些信息,一些工业产品式的流行音乐正是如此传播,中学生在任何场所都可能听到这些文化背景较浅的流行音乐,社会上音乐良莠不齐、好坏难分,这种被动的音乐接收方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生自主收听,自主欣赏的能力,严重时导致学生注意力、记忆力衰退,因为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去收听,而不愿意自主的去欣赏,这就是当下中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聆听能力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会降低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对音乐艺术的感悟,这对其身心发展有着消极影响[1]。由此可见,聆听能力不仅关乎学生的音乐学习,对其自身的身心发展也十分重要。

二、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传达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的基础是聆听,在中学生音乐欣赏教学同样如此,可以说在音乐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有效聆听为基础的,在歌唱时需要用耳朵去聆听音色、音准、音调,找出歌唱的不足,在演奏时要用耳朵去聆听演奏的谱子是否准确,所有的和音乐有关的活动都需要聆听,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有效聆听能够让中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饱满,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有效聆听去发现音乐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音乐所表达的美,从而提高其音乐的欣赏能力,综上所述,有效聆听能够推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在音乐专业素养方面的一种鉴别欣赏能力,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对音乐中一些美的感受比较单纯,而音乐是传达情感、表现生活的一种载体,有效聆听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其在感受音乐之美的能力。

我们在日常听音乐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种对歌曲的独特感受,或悲伤、或兴奋、或沉默、或快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种对音乐的感受,无论是好的坏的都能够体现音乐本身的美,有效聆听能够让学生培养音乐的感知力,通过对音乐音色、旋律、力量、曲调等各个方面的感知,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有效聆听能够让学生有效辨别音乐中音色或声部的差异,能够让学生学会区别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能够教会学生体验不同曲调、旋律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对于中学生来说,优秀的有效聆听能力能够培养其专业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其对音乐内在美的感知能力,这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音乐欣赏的核心。

(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很多学生还存在逆反心理,在追寻潮流过程中,中学生喜欢听一些网络流行歌曲,而对教学内容中的歌曲嗤之以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加强对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真正的理解一首歌曲或者音乐的灵魂,而不是盲目跟风,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音乐欣赏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深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利用有效聆听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能够深化课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会把一首歌曲的背景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了解来加深对其聆听的效果,这样学生在聆听感受方面会更加深刻真实,同时在学生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还能够学习到多种音乐形式以及音乐词汇,同时,唱歌、音乐剧等多种有效聆听的形式还能够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对深化课堂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五)增加音乐欣赏教学的合理性

有效聆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合理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帮助老师确定授课方式:有效聆听是对音乐作品的一种分析和感受,老师通过有效聆听一个作品,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具体感受来确定授课方式,到底是先讲作品的艺术背景、专业音乐知识,再让学生进行聆听,还是先让学生聆听,再和学生进行音乐感受方面的探讨[2],由此可见,有效聆听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②优化教学课堂: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传统的“老师唱,学生学”的授课方式兴趣乏乏,有效聆听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③有效聆听能够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觉得课堂时间过长,有的时候教学内容已经讲完了还没到下课时间,然后就让学生一遍一遍唱着所学歌曲,有效聆听能够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有效聆听能够增加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合理性。

三、中学生有效聆听能力的培养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相关音乐教学已经把有效聆听放在了教学主体的位置,在我国的新课标中也把有效聆听能力作为中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基本目标之一, 由此可见,有效聆听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聆听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有效聆听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专业能力和技能的把握,有助于提升其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有效聆听能力:

(一)学会聆听

许多学生喜欢听音乐,热爱音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聆听音乐,感知音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实践的加强,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音准、力量、形式等各个方面的专业性把握与良好的感知,这是学生学会聆听的基础性条件。音乐是表达生活的一种形式,学生应该学会在聆听音乐作品的时候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去感受音乐的内涵,通过音乐中表达的情感与自身生活之间的碰撞来细细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用饱含的情感和热情去聆听,才能获得对音乐最真实的感受。音乐是简单的,它能给人们带来最直接的情感体验,音乐也是复杂的,它的内容和形式包罗万象,学生只有学会聆听才能获得感受音乐的能力,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艺术。

(二)创造聆听条件

人们对音乐的感受深刻与否不仅与聆听的次数有关,还与聆听时的外部环境条件密不可分,这本就是音乐特殊性的体现,对音乐的感受需要有着与之契合的心境才能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音乐的记忆程度与聆听次数呈正相关,同时也与聆听的心境有关,而聆听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是影响心境的关键,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聆听条件,同时尽可能的增加学生的聆听次数,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与作品相关的音乐剧表演活动,这能够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拥有着一个良好的聆听环境,在这种浓厚的音乐剧氛围下,学生会将自己的内心置身于音乐的氛围中,只有这样才会更加深刻的去感受音乐的魅力[3]。

(三)合理讲解

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往往不是单方面的,有的音乐可能包含着许多的感情在其中,而中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很难会真正体会到那些隐晦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音乐,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聆听结束之后,再和学生共同讨论,音乐作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对于一些标题性质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事先讲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背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背景的了解,认真的体会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东西。

结论:综上所述,有效聆听对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明确有效聆听的重要性,仔细分析学生在有效聆听方面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有效聆听能力,这对学生领悟音乐魅力,提升音乐欣赏能力至关重要。

[1]李芳.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探究[J].时代教育,2008(07)186.

[2]杨辉.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静听和辩听 [J].教育实践与烟具,2008(6).

[3]雷黄慧.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意义[J].音乐大关,2014.

猜你喜欢
中学生美的中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好美的雾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