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力学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2015-08-12 01:39刘鹏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力学思路物体

文/刘鹏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难度相对较大但又非常重要的学科,由于涉及到数学、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物理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物理题目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理解判断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会灵活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力学是高中物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只有系统掌握整个高中阶段的力学知识,贯通所有的知识点,同时具有灵活的解题思路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顺利解决综合性很强的物理试题。不同的力学题目通常会有不同的设问角度及解题思路,都有其独到之处,学生应综合应用已经掌握的力学知识,抓住其本质,才能提高自己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力学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1.掌握基础概念,发散学生的物理思维

物理概念是最基础的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只有弄清楚所有的物理概念,学生才能够学好物理。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界定不清楚,思维比较混乱,那么在解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首先,强化对物理概念的界定。很多物理概念从字面上看是非常相近但实际意义却差别很大,如“速度”与“加速度”,二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完全不同,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并不为零,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概念,在解题的过程中才不会出错。类似情况有很多,如“动能”和“动量”、 “速度”与“速率”、“质量”和“重量”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单位相同但实际意义也截然不同的物理量,如“功”和“能”,“功”是一个过程量,而“能”则是一个状态量。其次,要注重各物理量之间的关联性。在力学中,各物理量之间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常都可以相互推导,只有发散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认真审题,发散学生的解题思维

物理题目已知条件中有的有一个物体,有的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有的给出全部的物理过程,有的只给出部分的物理过程,只有认真审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审题时,首先需要对物理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应将所有的单位都换算成统一的国际单位制再代入运算,由此可以判断得出的结果是否合理,然后将题目中的研究对象进行抽象思维,将其转换成一定条件下的物理图景,由此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学生要将物理过程转化为物体的状态,在力学范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而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着物体的运动状态,由此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解题思路;然后,学生需要将已知的物理条件用示意图表达出来,根据题目的文字意义,在示意图上标明物体的受力情况以及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由此学生可以对物体的运动规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实现已知条件与解题目标之间的相互转换。

3.分解知识点,理清头绪,提高推理能力

在高中物理力学体系中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定律主要有牛顿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等,而力学的综合题目也主要考查学生对这几个定律的认知与掌握情况,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力学综合题目通常都要进行复杂的受力分析,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类题目,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进行分阶段分析,用力学知识将各个难点解开,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通常情况下,学生需要用牛顿运动定律去解决加速度或求瞬间关系的问题,用功和能的定律去解决变力做功或与位移有关的问题,用动量守恒定律或动量定理去解决冲量或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用到以上两种或三种方法去求解。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明确守恒条件,通常情况下,用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最为简单的解题方法,但前提是一定要明确守恒条件,而不能在没有进行充分分析的情况下乱用守恒定律,尤其是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特例,学生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分析题目已知条件时,学生最应考虑的问题就是分析物理过程,并建立一定条件下的物理情境。物体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规律,只有对这些规律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找到最为合适的解题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物理过程虽然形式多变,但都遵循相同的规律,大部分题目都是在同一个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改变了一些基础条件或是设问方式,学生只要掌握了解题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全方面掌握,逐步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要学好物理力学知识,首先就要对力学体系的基础知识点进行系统掌握,不能偏废任何一个基础知识点,更不能存押题或是猜题的侥幸心理,要扎扎实实的去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正确理解力学基本概念,掌握基础规律,才能在解题时做到灵活应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解题能力。其次,学生要有重点的去掌握那些更容易考查到的重要的物理规律及知识点,如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等,全面充分地掌握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规律,学生在解题时才能够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另外,由于物理力学知识与数学知识有很多的交叉,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数学能力才能更好的去掌握物理力学知识,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去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三角函数、几何图像以及函数图像都是常用的数学工具,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也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的素质及能力。

[1]张新凤.谈高中力学解题思路与基本技巧 [J].数理化学习.2012(07)

猜你喜欢
力学思路物体
不同思路解答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