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个性 增进实效——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浅谈

2015-08-12 01:39蓝孝源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个性化课文作业

文/蓝孝源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语文教学效果有效性的主要手段。因此,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发展学生能力的个性化作业,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是教师不可忽略的一个教学问题。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作业是有抵触情绪的,对作业的重视度不高,更多的是应付,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削弱。笔者认为,现今的许多作业设计形式固定,个性不突出,学生兴趣不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有效性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作业,如何让其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做,乐做,会做,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就从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依托兴趣,合理设计,提高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思维发展比较活跃,学习以兴趣为主导。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兴趣这一重要的因素,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设计既符合教学内容,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面对作业爱做,乐做,先做为快。例如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性,在原有练习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使其更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个性化的作业,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在作业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学习效果必然会显著提高。如在教《看云认识天气》课文时,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后的填表题做些修改,减少其枯燥与繁琐,让学生观察这几天的天气情况,记录云层特点,选一种云或光彩进行有个性的介绍。学生有了探究课文的兴趣,观察的过程中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二、注重个性,分层分类,因材施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着差异的。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的考虑,不区分难易度,让学生完成统一布置的作业,这样做的长期效果是弊大于利。有的作业难度大,基础差的学生完成有难度,要么抄袭他人作业应付了事,要么干脆放弃。有的作业过于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完成难度较小,锻炼不了能力。学生一旦长期持续“吃不饱”状态,就会认为“作业就是简单、枯燥、低水平的劳动”,努力的体验度不高,逐渐失去做作业的兴趣,马虎应对,降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这一关键因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作业进行分层分类设计,由易到难,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通过个性化的作业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优化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作业的完成也采用激励性的发展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弹性评价,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突出实践,优化设计,体现创新

新课标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体现学科的实践性,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连接,活学活用,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语文作业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包括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巩固。大部分教师对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不够重视,作业的设计流于形式,预习就是看书。学生的兴趣不高,几乎不做这一方面的作业。如果将预习作业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就突显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些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查阅作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教学实效果也就比较明显了。如教《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时,就让学生查找人类环境破坏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例子,学生积极认真,课堂发言积极活跃。还有课后作业的实践性也很多,课本剧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让学生在课本的基础上,设计个性化的课本剧,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创新意识。如《俗世奇人泥人张》一文,就可让学生排演课本剧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在设计课本剧的过程中,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也更明确,进而语文教学的效果就有了。

四、合理拓展,科学探究,关注成长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之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更应注重知识的合理拓展,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学科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如在讲《范进中举》之后,可以设计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思考:造成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对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你有什么看法?初中生的谈论是比较激烈的,不成熟的见解和看法很多,教师应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适时在认知上加以引导,纠正学生认知的误区。这样学生既拓宽了思维,又在探究中认识了科举制的弊端,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观,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学生的个体特征出发,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个性化作业,提高作业的兴趣度,使学生乐于完成作业,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方臻夏雪梅:《作业设计给予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教育科学出版社

[3]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

[4]朱彦黎.浅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四大原则〔J〕.《新课程学习 (上)》,2011(8).

[5]余铁峰.学生语文作业优化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个性化课文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