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连高等教育国际化、本土化与个性化三维体系

2015-08-12 01:39刘芳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本土化全球化国际化

文/刘芳

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是趋势所然。因此,只有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本土化深化认识,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而且,高等教育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淡化培养目标,充分尊重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三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及个性化,让高校得以持续性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趋势所然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让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得到了改变,也推动了教学的改革,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有弊,由于发展的环境、速度各不相同,对各个高校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

首先,从国际知识整个系统讲,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双向交流中占着主要地位。现代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都源于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只不过充当知识的消费者,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英语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其次,从人员的国际流动看,当前大部分人才都是从发展中国家往发达国家流动,这样的局面造成了发达国家人才资源丰富,经济更加发达,而发展中国家人才则大量流失,经济发展步伐更加缓慢;再者,从对文化影响方面看,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充足的文化输出渠道,让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成了西方国家的附庸,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和国际接轨,过度模仿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因此,为了避免一些不良情况发生,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重视高等教育的本土化。而高等教育必须走向国际化概况起来主要是经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政治利益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等几方面的需求。

二、高等教育实施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内在需求

本土化是相对国际化概念来讲的,它可具体到我国的每个区域,教育的初衷是为个人及本土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在经济化时代,教育也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但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将本土化融合在一起,国际化应以本土化为基础,而本土化又是国际化的内在需求。为了更深入地对这个问题加以理解,我们必须探讨下经济全球化应该怎么去实施本土化。首先,教育全球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得到发展的;其次,教育是为了让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提供服务的。也就是说,必须做到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任何一个公司的成立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和资金,尤其是知识资本。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化,更进一步说明教育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更加要注重教育的本土化。教育本土化和教育国际化相同,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经济的全球化离不开教育国际化的支持,而经济全球化又要求本土化,同样,它也必须依赖于教育本土化的支持,两者并不存在矛盾,而是密不可分的。脱离我国教育的主要目的而盲目追求教育的国际化是一种非常不现实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以客观、健全的心态去吸取适合我国国情,可促进教育事业的东西,在看待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本土化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进行吸取、改造及融合。一个国家要是闭关自守只会让自己更加落后,如今国际上最激烈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环境中,我们就必须大胆走出国门,和国外友人加强交流及合作,借鉴他们先进的教育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才能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其次,要加强重视我国教育本土化问题。不论哪种文化,都要在本民族土壤中扎根,不管历史如何变迁,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及发展,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深化改革,不但要保留传统文化教育,还要和现代教育互相结合,脱离传统的本土文化教育,那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将无法进行;最后,要明确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为了让教育事业得到更大发展,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开辟新的道路是一种有效途径。因此,要在高校课程中适当增加国际教育课程,另外还可以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让我们多吸取国际上先进的办学模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等。

三、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高校要走出一条具有个性化的办学之路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但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及本土化,而且还要求高校具有个性化,也就是要求高校要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之路。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调动他们共同参与,从各方面培养及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科、专业设置的特色、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特色、人才素质的特色、科学及研究成果转化的特色以及社会服务的特色。因此,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所处的地域环境,再从企业、事业单位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出发,采取正确、合理的办学方式,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为社会提供研究成果及服务,才能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的效益。

四、结束语

大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及高校的个性化,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及改革的主要趋势,只有将这三者相互融合、紧密联系,才能让高校在激烈竞争中得以持续性发展。

[1]李明秋.跨学科外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01(12):346-348

[2]姚海燕.浅谈高等教育中个性化教育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管理观察,2013,13(08):132-135

猜你喜欢
本土化全球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