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我见

2015-08-12 01:39周勤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中职目标职业

文/周勤

在“包分配”这个词越来越远离我们大众视野,随即而来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的就业形势下,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显得比较尴尬。一方面,一些平时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没有考上职业资格证,甚至因为挂科而最终没有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在找实习单位的时候就已经显得非常的困难,另一方面,在很多强调“专业”的技术领域,还有很多同专业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中职生如何在将来毕业时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与他们在校学习的专业以及所学习专业时的兴趣密不可分。而如何把这二者联系起来,在选择之前做好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从事中职教育的几年中,我接触了各种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专业的中职生,也在具体的教学中有所感触。

一、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

(一)专业选择很重要

我在职业学校从事了八年的德育教学和两届班主任管理工作,其间接触了很多学生,也接触了很多家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定位不够准确,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就是因为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才没办法被迫选择来职校读书,对于自己的将来定位为反正都是出去打工,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的态度。而有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对专业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注,但是定位也不够准确。一个学酒店管理的同学说“我要当空姐”,一个会计专业的同学说“我一出来就是注册会计师,一个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说我喜欢上网,选择计算机专业我可以去当网管,这样上网就不用钱了。他甚至去嘲笑一个学营销专业的同学说“你那专业有什么学法,出去还不是去卖东西……。当然,有些家长还是很“关心”自己孩子的专业选择的,但是“关心”的方式让人有些不解,因为他们从不去问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也不去观察自己的孩子擅长什么,只是一味的向学校招生办的老师询问什么专业最好找工作,就一言堂的为自己的孩子决定学什么。而有些家长抱着不管能不能学到东西,找个地方托管让学生不至于到处乱跑的态度。而这些都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在很盲目的情况下选到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为将来就业的困难埋下了一丝阴影。

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很难,对于学生来说,选专业之前做好自我定位,正确分析自己的兴趣,因为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在将来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才会得兴应手。而在具体的学习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兴趣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因为有的同学一开始认为自己对所学的专业是感兴趣的,但是由于没有学好专业课和其它基础文化课,时间长了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兴趣。特别向学生强调,有时所谓的“不感兴趣”的决定是否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有部分学生是因为不了解。因此,了解专业、学好专业可以帮助部分学生培养自己学习某专业和将来进入某职业群的兴趣。对于一些已经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了退路,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是唯一的选择。对于家长来说,转变对于自己孩子的全部包办的方式,将选择权交给自己的孩子,同时应该做好的是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看看他们真的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正确评估自己是基础

中职生对社会及自身缺乏认识导致对未来期望值过高。很多中职生对自己的未来过高估计,我在问到很多学生对于将来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的时候,就听过不止一个学生这样的回答:“我非五千一月以上的工作不干”,一个学计算机的学生说“我想当比尔盖茨”,……而有不少的中职学生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被中学老师放弃的将来没有“出息”的孩子,反正中职混混两三年也是出去打工,还不如现在去打工好。在具体的担任班主任期间,我也经历过了好几个学生在读完一个学期放假回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学校,联系之下才知道出去打工了。对于中途退学的学生,我在痛心之余也感到我们作为老师,对刚入学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评估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无论作为德育课老师还是班主任,对于那些过高估计自己的学生,我们能做的是教育他们,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引导他们平时多去人才市场了解就业行情,了解市场所需,教育他们从基层做起,在进行择业时,可以先就业后择业。而对于那些过低估计自己的学生,我们能做的是鼓励他们,社会上需要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只要自己努力行行可以出状元。同时可以邀请往届毕业的学生回学校做专题讲座,谈谈他们的奋斗经历,讲讲他们的成功经验,必要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与往届毕业生的联谊帮带活动。

二、环境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条件

(一)家庭环境分析

中职学校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选择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其中,家庭成员组成、家庭成员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家庭经济环境都是分析的要素。比如说,很多学生会选择自己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因为他们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对相应的职业比较了解,在具体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当时广告专业的31个学生中,有5个是家里本身就是从事广告设计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在选择职业时尽量避开自己家人所从事的职业的情况。从家庭经济条件来说,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小,比如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也有选择来中职学校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想到来中职学校读书费用少,能够提早就业缓解家里经济压力的考虑。

(二)社会环境分析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对学历、职业资格证会有相应的要求,但是伴随着许多高分低能、高学历低实操技能的现象出现,凭借拥有扎实基本功、熟练操作技能的中职毕业生就成了香饽饽。这对中职学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凭学历,我们中职生的技能该如何扎实、如何熟练?而每年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低获取率”不仅是学生,也是我们老师应该考虑的。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变得不仅是熟练操作、而且是技术熟练操作的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因为职业资格证是就业的敲门砖,让我们的中职学生拥有它也是这个环境要求我们的。

三、拟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关键

(一)我们在前年做了一个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的课题时,曾对初入学的中职生进行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是没有目标的,要么就是目标太多。这两种想法都不好,没有目标学生就会在学习特别是遇到困境的时候无所适从,缺乏动力。我经常给学生说:“目标尤如你人生航行的灯塔,如果没有目标,你就没有灯塔的指引,很可能你会走弯路止步不前,也有可能让自己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如果目标太多也不好,定不下来的目标会让你的努力没有方向,更会分散你的努力,最终很可能会一事无成。

在具体的授课中,我会要求同学们尽量列出自己将来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通过课本上要求的“筛一筛”, “量一量”, “比一比”,最终确立一个最优方案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同时教导同学们在目标的确定上要结合实际,学会取舍。

(二)光有了目标还不够,如果没有切实贯彻执行的措施,最终还是只会沦为空想甚至是幻想。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解方面,我将这部分作为讲解指导的重点,我会引导学生以时间为主线,将自己的最终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完成。包括在校学习期间、初涉职场期间、职场晋升发展期间。如果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提前或延迟完成的情况,可以适时的作出相应的调整。

然而对于一个初入中职学校的中职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一门课,对他们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中职生认识自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树立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这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最终帮助中职生顺利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设计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炜.关浅谈如何指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J].中等职业教育,2006,(16).

[3]廖利华.对中职生进行生涯教育的必要性[J].校长阅刊,2006,(8).

[4]杜映梅职业生涯管理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5]陈友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 [J].教育与职业,2005,(11).

猜你喜欢
中职目标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