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法在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2 01:39陈燕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教学

文/陈燕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文/陈燕

摘要:鉴于电信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本文针对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然后探究了如何将任务驱动法有效应用在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最后点出在实施任务驱动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电信市场营销;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指老师在上课之前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任务,上课时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引出主题,提出任务,同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进而掌握学习内容。

二、在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提出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电信市场营销》是我校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信行业基本的营销理念、方法及手段。从而培养学生从事电信市场营销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不爱学习,大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新生事物上,对学习以外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接受程度高,但是专研深度不够,兴趣容易转移。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他们身上很难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总结,在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无疑时枯燥、乏味,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门讲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很好的发挥本门课程的作用。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中的教学方法,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基础,提出各种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实践,通过实践获得真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成功解决了问题,学习了新知识而增加信心,越发提升了其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用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在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其基本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提出任务,帮助学生分析任务,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评价。

下面以电信市场营销中“电信企业分销渠道策略”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法的电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1.根据大纲,明确教学目标

①了解电信分销渠道的概念、作用和结构类型;

②理解电信中间商的类型及其区别;

③熟悉电信分销渠道的基本形式;

④掌握和理解电信分销渠道的选择与管理。

2.制定教学任务并提出教学任务

将全班学生分成5~8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模拟公司。各模拟公司欲开发本地市场,请根据公司及本地情况为其设计分销渠道方案。

在指导教师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各模拟公司通过广泛查阅资料或参观访问,深入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销售渠道。具体包括:①一般企业销售渠道的结构类型、主要特点、成员数量、管理策略以及物流系统的作业与设计等。②超市、连锁店、配送中心、大卖场、仓储等的经营范围、配货模式、物流运行、仓储管理等。③电子网络商店的设备、机制、送货、运行、虚拟、交易、管理等。

在此基础上,各模拟公司结合通信企业自身特点进行电信模拟渠道设计,并将设计好的电信分销渠道方案在全班公开展示,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询,进行交互式评议。

3.分析任务并引导学生解决任务

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通过“中国联通的渠道创新”这一案例,初步介绍完成相关任务的思路、方法,通过一系列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明确学习任务,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

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讨论沟通,甚至是去现场实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出现有争议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提示,从而激发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总结评价

教师要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方法、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与实际贴合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充分肯定其优势,提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正确把握课程内容。同时通过对各小组成果的分析,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开拓思路。

四、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任务的形式化和简单化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存在着将任务形式化、简单化的倾向。教师提出的“问题”不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知识框架,而只需要打开书本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取正确答案,它不是“任务”,不构成“任务驱动”的前提,自然也无法达到“任务驱动”的既定目标。

2.要讲究任务的可行性和实际性

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具有应用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任务,最后形成的作品也就是敷衍了事。有价值的任务驱动的设计除了能使学生达成一定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以外,还需要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乃至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

3.课堂的管理

任务驱动学习法的课堂更为“活”了,这也导致组内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混水摸鱼。对此还要想些办法,采取措施在行动上约束学生,最好能使学生都“忙”起来。

(作者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平,彭志武,胡爱萍,经济法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法[J].企业技术开发,2008,( 12) : 105-106.

[2]方芳,金焕,丁岩峰.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 1) : 12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9-0126-01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