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的应用研究

2015-08-12 01:39黄颖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系统论有效性思政

文/黄颖

一、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无产阶级政权机器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存在有效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一)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特点,使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塑造期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发生扭曲,正确的理想信念受到冲击,进而直接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二)网络因素的影响

新媒体及自媒体用户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不仅传播正能量信息,同时也在散步大量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如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诋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的塑造造成极大负面冲击。同时新媒体使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更加个性化、隐蔽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控制力下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每天面对不同学生,很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课程的特点设计和安排内容,导致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难以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需求和接受能力不相适应,抑制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二,教育内容缺乏时事性。面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有不良倾向的热点问题,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担心认识把握不到位、事件性质界定与官方界定不一致导致麻烦,往往绕着时事走或对时事保持沉默,给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不良冲击。第三,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尽管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社会,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单向的课本灌输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有效沟通,不知道受教育者在想什么、想得到什么。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论内涵及特征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其内部结构、要素按一定的秩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调整结构、要素相关的因素,达到优化系统的目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系统工程。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地以教育为中心形式,并体现主导阶级意志的社会意识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四种动态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有机关联性,构成一个有序的有机整体,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动态性。

三、系统论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策分析

我们利用系统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同样不仅在于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我们认识到的特点和规律去优化、调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使思政教育成为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一)运用整体性和相关性原理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有效性

高校思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思想政治有效性方面,就要从系统的整体性和相关性原理出发,认识到思政教育是人的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取决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及教育环境各要素的相互综合作用,而不是完全取决于大楼与大师。具体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上,要从本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队伍状况、校园文化建设等要素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本校有效性教学的路子,营造一个利于提高有效性的环境,片面强调教师学术素养、学生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手段、社会实践教学都无助于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高。

(二)利用目的性和动态性原理提高思政教育的动态有效性

作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人,他的思想认识、感情心理也始终在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大环境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小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的一切工作都应当注意到各环境因素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及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在动态变化中实现教育的有效性。中央政府近年来组织开展的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及最近因大地震开展的尼泊尔撤侨行动,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将会有力纠正几十条官员腐败网络新闻给学生思想认识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在动态变化中产生的教育有效性将绝非一堂课、一次社会实践所能比拟。

[1]李媛.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J].科教文汇,2015(3)

[2]苗存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综述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3]张贵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解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

[4]冯合国.强化潜在课程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育实效性 [J].学理论,2010(9)

[5]何红升.信息化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人有效性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

猜你喜欢
系统论有效性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