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

2015-08-12 01:39李晓婉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礼仪医学生

文/李晓婉



加强医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

文/李晓婉

摘要: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礼仪既是职业规则以及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努力追求未来职业发展的强烈诉求,医学类院校应该注重礼仪教育。通过加强医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素质,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关键词:礼仪;教育形式;医学生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风险、高技术的行业,更是高情感、高人文的行业,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医疗卫生岗位要求都提出医学类院校要注重道德养成教育。礼仪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各医学类高校一直在探索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培养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行为,提高医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医学生走向临床岗位做好准备。

1.礼仪教育的定义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1],加强学生礼仪教育,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医学生高尚的职业情操。大学生是即将走上就业岗位的特殊群体,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2],为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礼仪教育的作用

2.1提高个人修养

现代社会中,人们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礼仪知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顺利地开展临床工作,所以医学类院校应该重视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强化人际沟通和礼仪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素养、心理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从业规范。通过学习礼仪,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使学生们遵守各种场所的礼仪规范,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形象。

2.2改善医患关系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凸显,恶性伤医袭医事件屡有发生,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言谈举止等均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为缓解医患矛盾,各级医院在大力倡导优质医疗服务,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从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模式转变。优质服务内涵是指出于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进行诊疗服务中注重礼貌、礼仪、礼节,讲究仪表、言谈,执行操作规范,达到工作标准。所以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医学生礼仪教育,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礼仪沟通技巧,进入临床后用优质医疗服务增加病人就医的心理舒适度和满意度,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3.礼仪教育的方法

3.1倡导全员礼仪育人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就必然要求深入推进全员育人,礼仪教育同样要发挥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等所有老师的共同作用。高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对学生的监督是随时随地的,而全员礼仪育人可以将育人工作延伸到辅导员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与环节中。广大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外,在办公室、图书馆、食堂、走廊、宿舍等等地点,发现不遵守礼仪礼规的行为及时纠正,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从而达到全员礼仪育人的目标。

3.2加强礼仪课程建设

部分医学专业结合学科需要已经开设礼仪课程,如《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我校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人文课,课程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人际关系奠定重要基础,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做足准备,使学生变得端庄、优雅、有魅力[3]。护士礼仪培训重视仪表仪容、肢体语言、待人接物等培训,可以规范护士的仪表和言行,带给患者温馨舒适的感觉,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护理人际关系[4]。礼仪课程可以增强医患沟通力度,融洽医患关系,但是仍有很多医学类专业并没有将礼仪课程纳入必修课,所以高校除了注重医学专业课教学,也应加强礼仪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3丰富礼仪教育形式

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着礼仪教育的实施,礼仪教育和行为养成往往被忽视,礼仪教育应当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我校不断探索礼仪教育的新形式,通过举办礼仪比赛、礼仪沙龙等,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的积极性。同时还不断加强校礼仪队建设,聘请知名礼仪指导师培训礼仪队成员,为学院和社会各界的许多重大会议和活动提供礼仪服务,让更多同学得到锻炼。同时礼仪类专业社团在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训练、素质拓展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能创造浓厚的礼仪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们不仅在礼仪活动中保持举止得体,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礼仪,把文明优雅的生活态度传递给周围同学,营造一种讲文明、重礼仪的校园氛围。

礼仪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医学类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不断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加强礼仪课程建设,丰富礼仪教育的形式,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学校教学和活动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礼仪规范教育,让学生成为知礼、懂礼、用礼之人,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医学类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理论月刊,2009,( 6) : 183-185

[2]蒋璟萍.加强大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 9) : 92-93

[3]傅雪梅.《护理礼仪》课程教学设计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4 ( 3) : 145-146

[4]钟琴,姚敏等.护理礼仪队在医院和谐护理建设中的实践与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 ( 10) : 1187-1188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9-0169-01

猜你喜欢
礼仪医学生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