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架构 “体育强校”的几个重要因素

2015-08-12 01:39李惠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强校体育教师办学

文/李惠

一、问题提出

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还潜流于不少学校,重智育、轻体育,成为一些教师、学生的重要思想状况。不仅学校体育工作滞后,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面对这种情况,我校在十年前提出“体育强校”办学策略,认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面向全体同学,发展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

二、研究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测试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总结我们的实践,认识到架构“体育强校”的几个重要因素在于办学理念、领导重视、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体育教师等方面。由于我校把握了这些因素,因而开创了五育并举、体育强校的局面。

(一)办学理念

坚持贯彻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我校师生在教育进程中形成了共识:“德智寄于体”,健康第一,才会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存在。因而,我们努力摒弃片面追求教学分数的偏差,积极实现“德育立校” “课改兴校” “安全办校”“体育强校”等教育目标。

(二)领导重视

领导决策是体育发展的前提,而督导实施则至关重要。我校历任校长都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将其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从健康理念教育、教师分配任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强化管理。主管校长内行,深入教学一线,关心师生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思想教育,搞好计划和实施。校长凝聚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的人心,成功引导体育竞赛的激发力,不仅学生体质普遍增强,还以全县一流的竞赛成绩助推了学校各项事业有效发展。

(三)制度保障

毛泽东曾经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学校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了体育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我们制定了《教师体育课堂常规》《学生体育课堂常规》,杜绝放羊现象;制定《大型文体活动安全制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保持了体育安全责任事故零的记录;制定了《学校体育竞赛制度》,保证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运动会,这是学校体育盛会,运动员占学生总数百分之三十。小型单项目比赛每月一次,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促进学生阳关体育活动开展;制定《运动队训练制度》,使运动员出勤、成绩提高和奖励都得到保障;制定《教师业绩考核及其奖励办法》,激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体育铸造学校辉煌,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健康发展。

(四)体育教师

邓小平同志说过,学校教改的关键是教师问题。发展学校体育的主导因素是体育教师,他们必须充满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和熟知,对学生真挚的热爱和期待;他们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有宽容之情;他们对工作既要开拓进取,又要任劳任怨。体育组教师分工合作,除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外,周密组织田径项目、篮球项目等训练。学校领导不仅给其充分关心和照顾,而且协调好班主任以及各个部门与体育教研组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好体育传统校。

体育教师在场地器材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校建有200米六个道次、直道100米六个道次土质田径场,另有篮球场、体操和乒乓球等运动场地。如果不是体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常年维护,就不能实现全校师生晨练长跑、上体育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举行校运会或各种小型单项目体育竞赛。

体育教师注重教学改革,科学执行体育教学原则。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体育教研组教学计划,活动过程有记录入档,期末有总结和评比。学生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体育组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特别是组长和青年教师在教学改革和科学训练方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多次在县级以上体育优质课比赛和教研论文评比中获奖。

体育教师指导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课外体育活动列入课表,从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方面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安排。我校坚持“以田径、篮球项目为主,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持之以恒、讲究实效”的原则,做到五个落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落实活动计划,落实场地器材,落实教师辅导,落实检查评比。体育竞赛形成了制度和传统。学校实施长跑晨练活动已达好几年,校长和体育教师以身作则,坚持不懈。课间操、眼睛保健操质量有保证,水平有提高,坚持检查评比制度,在上级联查时每每受到表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十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优秀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六达到百分之十七。体育组重视全体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成长,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查,登记入册,达到家长认可、满意。

体育教师在业余训练中功不可没。如果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一块郁郁葱葱的苗圃,学校体育代表队则是耀眼的鲜花。从组织形式来说,校运动队保持梯形阵容,按照年级层次搞好衔接。从质量上来说,注重选好苗子,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运动成绩、文化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表现多方面综合考虑,运动员档案标准规范、登记齐全。平时训练,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指标,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辅导,严格要求,关爱倍加。做到“四化”“五定”:训练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定教练、定队员、定场地器材、定时间、定考核。我校田径代表队、篮球代表队是劲旅,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生篮球赛中多次夺得第一名,保持前三名,并且荣获“文明代表队”称号。同时,我校为上级学校输送了许多体育人才。

四、结论与建议

学校长期坚持“五育并举,体育强校”的办学策略,落实“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方针,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努力把握办学理念、领导重视、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体育教师等重要因素和环节,就一定能够实现“体育强校”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强校体育教师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院召开“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
苏南高职院校人才强校的制度安排
大理学院人才强校战略稳步推进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