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品牌管理研究

2015-08-12 01:39孙东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品牌管理普通高中

文/孙东



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品牌管理研究

文/孙东

摘要:学校管理是学校运行的“中枢”系统,要使办学呈现优质的状态,科学、有序、高效的管理是“第一位”的。增强办学运行力就要优化学校管理,创建管理品牌。本文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高中学校进行品牌管理的必要性,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品牌管理是打造优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学校进行品牌管理校长是关键,教师是主力,课程是核心,文化是灵魂。

关键词:普通高中;品牌管理;学校品牌

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成绩的象征,是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综合体现。学校品牌管理是通过对学校品牌进行定位、设计、创新、宣传、维护等一系列的建设、开发与运营工作,以达到学校品牌的增值,进而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品牌管理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办出特色。”这里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品牌”。

1、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进行品牌管理

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的核心问题,学校教育尤其是品牌学校、品牌教育成为家长不遗余力的行为目标。办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是学校的职责,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进行品牌管理。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山东省实行新课程改革后,高考成绩不允许发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成为各普通高中的当务之急,品牌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所认识。

2、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要求进行品牌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源越来越少,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小学、初中毕业生大幅减少。2013年全国共有小学21. 35万所,比上年减少1. 51万所;招生1695. 36万人,比上年减少19. 31万人;在校生9360. 55万人,比上年减少335. 35万人;毕业生1581. 06万人,比上年减少60. 50万人。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 28万所(其中职业初中40所),比上年减少412所。招生1496. 09万人,比上年减少74. 68万人;在校生4440. 12万人,比上年减少322. 94万人;毕业生1561. 55万人,比上年减少99. 23万人。

另一方面,社会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校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每所学校面前非常严峻的课题。

3、教育改革要求进行品牌管理

《人民日报》总编辑傅国亮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与思考》一文中指出,特色教育和文化育人是今后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因为一是打破千校一面的时机已经成熟;二是中国教育处在新的起点,由人口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大国;三是国家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体现办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强调学校办学的“选择性、办学特色、适合教育”等等。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品牌意识,要进行特色办学,这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

二、普通高中品牌管理策略

关于学校品牌的管理,其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提升、品牌输出等几个方面。我们认为,学校进行品牌管理校长是关键,教师是主力,课程是核心,文化是灵魂。

1、校长是关键

校长职务在所有校园职务中处于核心位置。校长工作的内容涉及教务、政教、财务、招生、人力资源、建设、饮食、安全、家长,还要联系政府、高校以及对校园教育有帮助的社会力量,这就要求校长要懂政策、懂国情、懂社情、懂业务、懂行政、懂规划、懂社交。校长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对校园价值观的凝练和确立直接决定着校园文化、教师的职业发展、学生的成长教育和社会对校园教育的期待。可以说,校长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价值引领能力,就有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职工、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家长乃至什么样的社会教育期待。

2、教师是主力

创建品牌学校离不开校长的深谋远虑和有效的管理,更离不开在创建品牌学校过程中的每一个团队成员。尤其是具有生机活力的年轻教师和具有不同特长的教师。只有教师队伍在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各项专业技能,才有可能创建自己的品牌。在现在各种学习条件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加强学习,发展自我,为学校品牌管理添砖加瓦。

3、课程是核心

一所学校,无论其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是什么,其核心表现都是课程。课程是基础教育学校尤其是普通高中学校最为重要的品牌内容,也是学校品牌内涵最核心的表现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完整性、实践性。

4、文化是灵魂

校园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体现,对教师及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机制的运行在更高层次上,就是“文化场”在发挥作用。新课程改革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学生评价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提出对学校原有的文化带来了挑战。新课程的理念不是简单地对学校原有的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对学校传统文化中某些要素的反省和丰富、继承和创新。

学校进行品牌管理需要提炼、充实其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参与、师生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作者单位: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清刚.《校本管理:学校品牌的创建与运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M].2010年3月

[2]闫德明.《学校品牌的文化品味》.《教育科学研究》.[J].2006年04期

[3]管仁福.《校长价值引领的理论与实践》.长春出版社.[M].2014年05月

[4]朱小蔓.《学校品牌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山西教育.教育管理》.[J].2005年08期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9-0209-01

猜你喜欢
品牌管理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现代企业品牌管理问题的思考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