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指导体系建设初探

2015-08-12 01:39张白梅张乾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心理健康体系

文/张白梅张乾



高校学生指导体系建设初探

文/张白梅1张乾2

摘要:本文对学生指导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初步提出了学习、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三个层面的学生指导体系,并对其具体的组织形式和指导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导三个方面对高校学生指导的组织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学生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健康;体系

学生指导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生指明方向和方法的具体手段,是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指导不同于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如何认识发展自己、如何全面健康的成长甚至是如何更好的工作和生活[1]。学生指导涵盖学生的学业、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多个层面,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种信息快速传播,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多种多样,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各高校从校、院、系都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以及首席指导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制度。但这些部门、人员和各类制度如何科学组合,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生指导体系显得还很欠缺。本文根据人的发展和成长中重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将高校的学生指导分为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指导三个方面,并对其具体的组织和开展方式进行探讨。

一、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务处主要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并组织实施,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检查与督导。学院和专业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对学生的专业认识、选课、学习疑问进行全面指导。学习指导的开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入学教育。对全体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内容涉及专业介绍、参观实验室和大学学习方法的介绍,大学发展规划等。

2、设立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由专业资深教授或专业负责人担任,贯穿于学生本科四年,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学习指导。

3、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通过该制度的实施,专业课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4、学生座谈制度。学校、职能部门、学院及系领导与学生座谈,对学生进行学业、学习方面的宏观指导,帮助他们培养专业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征求学生意见,就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5、开展专业前沿讲座。专业教师结合科研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邀请院士、专家、企业家来校讲座,以及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全面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职业规划

职业发展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毕业生能否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大学期间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使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和发展定位十分重要。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提供就业信息统计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分析为学生提供宏观指导。学院和专业通过具体课程、各种活动讲座帮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具体开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提供网络化的就业指导平台,为学生提供各行业就业趋势及数据分析、全面及时的招聘信息以及在应聘过程中的各种技巧。

2、建立了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基础、以课外职业指导讲座为补充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学院主要领导牵头,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全面负责的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

3、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育。不定期举办相关企业宣讲会、资深教授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进行职业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树立信心。

4、学院每年举行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毕业生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总结,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借鉴。答辩会邀请学院政工干部和教师担任评委,对答辩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三、心理健康辅导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环境适应能力差、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焦虑等引起了多种心里问题[2]。对于大学教育只有开展相应的指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最终能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成立心里咨询中心引导学生心理协会和社团的开展,学院和专业成立心理辅导站,并且在和学生的接触中随时留意学生的状态,及时谈心疏导。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具体形式如下:

1、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场所,设有预约接待室、心理咨询室(心灵港湾、温馨小屋)、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沙盘室、心理测量室、团体辅导室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2、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生选修《教育心理学》、《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为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重要途径。此外针对性地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应对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3、全员参与,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各部门负责人、授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一切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机会,留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发现问题采取合适方法进行沟通,保护学生隐私找到问题根源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学生指导涉及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随着以人为本、产出为导向等教学理念的深入,学生指导的作用也愈加重要,必将受到各高校的关注,其体系建立、组织形式和具体开展也会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 1.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萌.美国现代学生指导简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9 ( 7) : 72-76.

[2]张亚东,刘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 ( 10) : 50-52.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4JG010)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013-JKGHC-0177) ;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河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9-0231-01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心理健康体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