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大爱

2015-08-12 01:39陈君庆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最佳雇主南洋理工学院

文/陈君庆

一、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1931 年,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梅校长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梅先生的观点注释了大师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非凡作用。“大师的作用胜过大楼”,这已成为共识。这里所说的大楼是一个代称,它是指培养人才过程中一切教学、生活设施,是办学的“硬件”,而让硬件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大师”,是办学的“软件”,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西南联合大学,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就是在这不到九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两院院士,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人才济济,星光熠熠,创造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什么西南联合大学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主要原因是该校拥有一支当时国内超一流的教师队伍。西南联合大学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著名学者于一堂,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璀璨。梅贻琦老先生的论断在当年的西南联大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二、大师之大,在于大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者的素质历来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仁爱之心、专业素质、创新意识等无不是名师必备的素养。那么,成为职业教育名师关键中的关键是什么呢?

本人认为,成为职业教育名师关键中的关键,是具有仁爱之心。正如西南联合大学,教师队伍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学术风格和学术流派,却有着共同的爱国精神和价值判断,他们爱国爱生,忠诚教育,一心想通过教育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治学严谨,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他们教书育人,爱之以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关键在于有这样一支爱国爱生的教师队伍。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为我们树立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光辉榜样。

我们只是普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敢奢望成为大师。但是,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对学生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学生负责,敬畏课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就能赢得学生的真心回报,我们就能对国家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我们要用爱心去爱我们的学生,要用师德去潜移默化我们的学生。

同样,领导与老师之间、不同岗位教职工之间形成同事式互爱,如此氛围下形成的“大爱”,应该是职业学校文化的精髓,形成一个大爱文化的校园环境,由此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好公民,而这需要一群热爱职业教育的志同道合者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这样的共同愿景。

不可否认,在多元化社会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横行。学校教育不能过多地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师德建设非常重要。工作有三种境界:生存、职业、事业。如果一个人他热爱教学,几十年如一日,把职业教育工作当做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来做,那他离名师就不远了。

三、学校教师,共同成长

那么,如何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成长,从而实现名校与名师的目标呢?

在这方面,本人认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该院1992年成立,在本世纪初,短短的10多年间就成为亚洲一流大学,很早就成为很多国内职业院校的国外培训基地,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除了较重的授课任务外,还要参与专业建设、企业合作和项目开发,工作量非常大。但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非常的敬业。教师在晚上还在网上关注学生的动向,回答学生的问题。所以这些,与该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南洋理工学院十分重视团队精神的培养,提出“无界化”的理念,将各系的优质资源整合起来,使得不同学系之间的教职员工与学生通过共同的工程项目和学系间的教学活动进行交流,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促进了学院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和跨系级工程项目的开发。

(二)制定教学工厂的战略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的核心理念,也是他们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工厂就是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将学校教学、企业实习与企业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毕业生到企业很快就能适应并投入工作,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对于教师,则实现了从授课到实践到自我提升。“教学工厂”实现了教师学生的双赢发展,也实现了学院的高速发展。

(三)遴选职业教学的教师

南洋理工学院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有在企业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即使是南洋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国外大学深造后回来,也不能马上任教,必须先在学院内的研发中心搞项目开发。每年安排20%的教师不上课,专门承担企业项目开发;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鼓励教师自我提升。另外,专业教师在5年内必须回到企业实践2—3个月,了解业界的最新发展。

南洋理工学院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身心健康发展,在2004、2005年连续荣获新加坡职员保健金奖,在2009年更是获得权威的翰威特新加坡最佳雇主奖。翰威特最佳雇主的评选标准包括远景规划、团队建设、薪酬制度、企业业绩和员工满意度等80项指标,成为翰威特最佳雇主意味着,学院和教师分享着同一个远景并为未来设定了清晰的发展路线,意味着教师能够看到和自信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最佳雇主喜欢聘请最佳员工,而最佳员工喜欢为最佳雇主服务。就这样,学校成为名校,教师成为名师,实现良性循环。

[1]百度.2009年翰威特最佳雇主研究.商业评论网,2015,(07).

[2]邝邦洪.大楼 大师 大爱—关于办现代大学的思考 [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猜你喜欢
最佳雇主南洋理工学院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简介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成为最佳雇主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