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性体能训练基础上的高校攀岩技术教学训练分析

2015-08-12 01:39孙京主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攀岩体能训练功能性

文/孙京主

引言

功能训练做为一种训练手段,为了增强专项运动的综合能力,通过提高核心的力量,能够使有效的神经肌肉系统更加具有效率性。它包含了动作之间的加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减速等功能性训练在内的多关节、立体式、多维度的运动和动作。攀岩刚开始传入我国,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高校就作为攀岩运动的一块沃土,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功能性体能训练使攀岩技术及教学训练产生的动能

为了提高攀岩运动员专项能力而设计出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确保运动员具有更为浑厚扎实的基础体能,这就是功能性训练的优点。通过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挖掘出优秀攀岩运动员的潜能,使他们的专项体能达到更好的提高,可以让运动员的动作速率、灵活性、协调性、平衡及其他决定性因素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而且对不合理的运动姿势和动作,专项体能训练对运动员也有很有帮助。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以逐步提高攀岩运动员完成体育运动的更加有效率的训练方法。功能训练的重点在于训练动作内容的科学性,而不是在于单一的某一块的肌肉训练,是更好地满足攀岩专项运动所需要肌群的力量,也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强调动作完成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动作的数量。

攀岩运动在我国历经了近三年载的发展,目前稍具规模,发展前景也日渐广阔和明朗。攀岩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课程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攀岩运动作为一个体育运动项目,现今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作为一项选项课开设。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与训练,在这项运动在高校大学生中越来越受到青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不难发现攀岩运动的相关研究资料和其他项目比较非常的有限,而对高校攀岩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文章则更少了。如何促进攀岩运动在我省高校更为普及,通过对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比赛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以及功能性体能训练基础上的高校攀岩技术教学训练的实际应用及作用,开展科学分析。在运用功能性的体能训练这一过程中,专家认为:“核心力量训练要与专项动作相匹配”。所以,核心肌群结构动作练习与比赛动作技术体系要达到一致,如发展攀岩运动员协调性的快速力量练习的时候,上下肢体要积极有效的配合,要求高强度负重快速的爬肋木,要与攀岩动作保持一致。如练习上肢力量,如引体向上动作的角度、方向和作用要与攀岩动作保持一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参加了在四川举行的2014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范围内各高校的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其中以贵州省贵阳市医学院的多名热爱攀岩运动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训练分析。

2.整合运用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大量搜集了有关攀岩运动、综合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网站信息和体育类别的文献资料以及查阅核心学术期刊,通过学习最新、最权威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和竞赛方面的大量相关信息,为研究课题的提供相关科学严谨的有效理论依据。

(2)教学实验法

依照教学实验法,我们在贵州省贵阳市的医学院的综合训练馆进行了数周的教学训练分析模型,时间从2014年4月份持续到6月份,每周为4次。我们将教学实验法的选取指标定位握力、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选择性反应时、仰卧起坐、十字变向跑、10秒钟指卧撑)、引体向上象限跳、纵跳。

(3)数理统计法

在实验过程中的数据,我们采用了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最终得到的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 (Mean±S D)来进行显示,然后进行各组间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以及差异化显著性检验P <0.05。

三、结果与分析

1.攀岩运动员功能性体能方法

功能性动作的质量特征的优劣,可通过动作的幅度、身体动作控制能力、平衡的能力和一般稳定性来充分的反映。功能性动作训练的优点在于,在确保运动员具有稳定扎实的基础性体能后,为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体能训练活动。功能性训练通常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两种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频率应当依据专项对其不同要求从而进行确定;抗阻力训练的运动形式、负荷和练习的时间都要取决于专项训练对于运动员的严格需求。

我们以训练指标、负荷强度、组数、间歇时间为设定指标,测试后发现往返跑为 (s)8.92±1.17 5 120秒,象限跳 (次)35.58±2.06 5 90秒,背力 (kg)20-30 6 90秒,握力 (kg)60+70+80 30秒*8组90秒,选择反应时 (s)0.26±0.06 5 120秒,20秒指卧撑 (次)40 6 90秒, “十字”变向跑 (s)9.26±1.17 5 120秒,引体向上 (次)18.13±4.25 5 100秒,仰卧起坐 (次/min)50 6 90秒,收腹跳 (次)20 6 90秒。

2.经过12周后功能体能训练对攀岩运动员各项体质指标的影响依据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案,七名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2周的功能性锻炼后,运动员各项体质指标出现显著性的变化可知:

其中往返跑 (s)10.68±1.35 8.92±1.17 P﹤0.05,纵跳(cm)35.72±4.94 36.49±5.10 P﹥0.05,象限跳 (次)26.12±3.28 37.58±2.06 P﹤0.001,背力 (kg)82.90±9.41 89.04±9.34 P﹤0.001,握力 (kg)34.43±4.30 35.05±4.60 P﹥0.05,选择反应时 (s)0.39±0.06 0.27±0.05 P﹤0.001,20秒指卧撑 (次)25.12±2.83 30.60±2.76 P﹤0.001,“十字”变向跑 (s)12.23±1.31 9.06±1.07 P﹤0.01,引体向上 (次)14.83±5.12 18.53±4.32 P﹤0.001,仰卧起坐 (次/min)37.36±6.15 45.24±7.06 P﹤0.01。经过了12周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后,科学实验之前、之后的攀岩运动员的纵跳、握力2项指标成绩测试结果提高并不明显,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化;而引体向上、20min指卧撑、反应时、往返跑、背力、仰卧起坐、象限跳、十字变向跑这八项指标的测试结果大大提高了幅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所以说,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的选择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专项化角度进行着手工作,根据攀岩运动要求运动员的项目特点,要求从训练手段方面符合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特点及运动员肌肉用力和供能的要求,在每一个动作的结构,动作的方向,以至于动作用力的先后顺序,神经性冲动指数,运动员能量代谢等多个方面与高校攀岩的要求和特点一致或相似,最终使功能性体能训练达到攀岩运动专项化、科学化、等方面的要求。从以上的大量数据可以表明,功能性体能训练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

四、结语

在长期的攀岩教学与训练中作为我们不难发现发现,要想学好练好攀岩没有那么容易,许多学生怀着满腔热血来学习,由于没有过多的心理准备,在训练中遇到挫折就退缩,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训练的进程,因此我们教师工作者需要认真做好这一块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从体育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进行科学分析,这七位攀岩项目运动员的在功能性体能训练过程中,重点提高快速力量的强度训练;涉及到的核心肌群的训练,如:腹肌、背肌、横膈肌、交错骨盆底肌以及下肢肌群。核心肌群的训练,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整体与部分环节的身体发力的效果,以及上肢体、下肢体的协同配合传导力量等作用。所以,在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时的供能特征要与比赛过程的供能特征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可以看出高校攀岩技术在教学训练中功能性体能的重要性。

[1]李昶春.攀岩运动体能训练手段优选与应用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2013,7(17):36

[2]史伟.基于功能性体能训练对高校攀岩技术教学训练研究[J].德育纵横,2012,8(12):138

[3]史伟.基于核心力量对高校攀岩技术教学训练研究 [J].科技信息,2013

[4]梁建军.对高校攀岩选项课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探讨 [J].陕西教育 (高教版),2009

猜你喜欢
攀岩体能训练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攀岩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