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价值分析

2015-08-12 01:39徐海波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学习型大学教育

文/徐海波

学习型社会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和新现象。世界各国意识到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趋势,纷纷提出要构建学习型社会。我国在党的十六大中也提出了建立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本身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目的和属性,大学作为第三部门,组织边界的模糊以及功用的扩张使其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可以说高等教育无处不在。那么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作用如何,我们应该在哪几个方面去分析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价值呢?笔者从社会、人和知识三个层面来解析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价值。

一、社会服务

学习型社会,追根溯源,就是学习化的社会,是全民学习、全组织学习、全社会学习的社会。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学习型社会就其形式来说,是要创造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在当代社会,知识就是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知识的深度扩张,仅仅依赖于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要求每个组织都要进行学习,提供学习。“我们越来越不能说,社会的教育功能乃是学校的特权。所有的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都必须参与教育工作,地方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都显然是具有教育作用的机构。”学习型社会反映了时代对知识的要求,其内涵在于每个组织不断地学习以促得知识的发展。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理智支持的地方。“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大学的理念应回应社会的理智需求。”随着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日益强烈,大学面向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大学的大众化层次的加深,大学的功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为社会提供理智支持,其功用还蔓延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也做出了改变和努力,当代大学已经打开了它的大门,面向全社会敞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大学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是不证自明的。随着大学边界的模糊以及大学和其他部门的交织和拓延,大学已经越来越趋向一种无组织、无边界的状态。而同时,大学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可以从大学的组织形式和大学同社会中其他组织的关系中窥见一斑。大学作为提供知识的一方,作为一个知识的生产地,已经走出了象牙塔,与政府、企业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和联系,三者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创业型大学的出现推动了这一步伐,它是大学组织扩张与蔓延至企业的一个助推器。然而大学的组织扩张不仅限于企业和政府,大学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学的组织理念日益式微,组织形式日益多变,组织边界日益模糊。随着科学的制度化和学科的专业化,各种知识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研究的对象。大学开始研究所有的东西。在这种前提下,大学这一学习型组织也成为学习型社会所必需的组成部分。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需要社会中的各个组织的通力合作。而大学在组织层级上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大学应该立足自身,面向社会。大学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社会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大学作为一个知识生产机构,它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社会;大学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其组织特性被社会中的各个组织所效仿。大学的组织边界也在不断扩张以至变得模糊。学习型社会要做到全面学习、全面发展,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个体发展

学习型社会从主体上看可以是个人的学习、组织的学习以至于全社会的学习,但归根结底是个人的学习。每个组织都离不开个人,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组织的发展,没有人的学习也谈不上组织的学习。“教育应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人性基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们提供一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赫钦斯最早提出了学习化社会概念并在其中中强调了人的自我实现的崇高追求。这种永恒主义思想家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色彩我们难以想象是否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但就其培养人的优秀性这一点,学习型社会和大学的理念是一致的。赫钦斯本人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也提到大学应该培养人性而非人力。大学的理念在于培养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大学应该以一种高贵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有心智能力和会独立思考的人,大学最摒弃的是人云亦云、趋炎附势之人。“在大学里,人们可以不受限制的探讨真理,为真理而真理。人们出于寻求真理的唯一目的聚集于此。大学应该是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腾出专门的一段时间,尽最大可能地培养最清晰的自我意识。”大学不会去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因为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是独立的个体,就是心智成熟的人,他们应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大学更加注重的是对最优秀的人进行人性的培养,对人理智思维的训练。通过对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高深而专业的训练,对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学习和思维活动产生一种深远的影响。可见,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与学习型社会中人的发展是一致的。

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价值标准,同样的,大学作为一个教学机构,在当代学习型社会日益发展,全民学习浪潮日益膨胀的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功能。社会意识到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充教育资源,在这种强大的推力下,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走向普及化甚至是大众化。大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教育之上的进行专门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它面向的也不再仅仅是最优秀的人。在另一方面,大学正在为社会、政府、企业、个人提供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大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场所,通过学科的制度化和知识的专业化将越来越多的知识纳入其研究领域,以其独一无二的能力生产知识,并将其反哺给社会。在此之后,大学的制度不断变革,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提供更廉价而高深的教育。大学不能脱离制度存在,制度化大学是大学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学习的基础。仅仅有人才培养理念的趋同,大学还不足以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足够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才使得大学在服务于学习型社会方面成为一种实然的可能。“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学习型社会所面临的自我教育的问题,正是大学所应该关心并正在关心的问题。在个人教育层面,没有哪个机构或者哪一阶段的教育比大学更适合于解决这类问题。

三、知识的传播、生产以及推广

随着科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化社会迈进,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成为了共识。“后工业社会是双重意义上的一个知识社会”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理论知识居于中心地位,创新的源泉越来越多的来源于研究和发展,同时社会的力量也越来越多的在于知识领域。当今的社会,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显露无疑。而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基础也建立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上。知识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使得人们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满足需求。可以说,知识社会是学习化的赖以形成的现实基础,而知识也是学习型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没有了知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习型社会就没有合法性;没有了知识社会,学习化也不会有所附之处。知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能够有效地获得知识、生产知识和运用知识是学习型社会必须专注的问题。大学首先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知识本身即为目的。”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就指出大学的目的应该是传播和推广知识。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场所,大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大学的目的永远都不能脱离教育。大学培养的是人的理智,培养人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大学,保存知识和解释知识是学者和教师的永恒追求。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的教育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步入学习型社会,知识的传播需要以大学等教育机构为助力。其次,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场所。大学不仅仅传播知识,同时也在生产知识。研究型大学的出现是大学生产知识的重要标志。早在18世纪的德国,洪堡在创立洪堡大学的时候就提出了大学的三个理念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育和研究相结合,这使大学的科学研究成为可能。大学兼容并包,无论什么样的知识,都可以成为它研究的对象。大学生产一切知识。“大学是唯一能让学者追求稀奇古怪的知识,或者从事那些很少或者没有实际用途的学问的地方。”大学可以追求知识而不用承担社会责任,这使得大学成为知识生产的最合适的场所。只有在大学里,知识才能得到“肆无忌惮”的生产。再次,大学还是推广知识的场所。大学对知识的推广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现在正在觉察到:大学的无形产品——知识——可以是我们文化中唯一最强大的因素,它影响着各种职业,甚至社会阶级、地区和国家的兴衰。”整个社会对知识和理智的需求使大学难以独善其身。大学被要求生产知识,并推广知识至全社会,来满足整个社会的目的,为全人类服务。当今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大学正在前所未有地被要求生产知识来满足公民和地区的目的,满足国家的目的,甚至根本不为什么目的,就是相信大部分知识都可以为人类服务。”构建学习型社会离不开知识的传播、生产和推广,很难想象没有大学的社会能够做到。

四、结语

学习型社会,是基于知识在社会中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试图通过全面学习、终身教育等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学习型社会内涵丰富,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各个组织和所有成员的努力。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承担着建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职能。本文着重从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及知识层面上分析大学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价值。首先大学作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型组织和知识有机体的组织特征使得大学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必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大学作为培养人理智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场所,其理念同学习型社会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基础不谋而合,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在对学习型社会中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层次上显得尤为重要。再次,知识作为学习型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因素,在大学这一“知识工厂”中得到了传播、生产和推广,大学成为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机构。

[1]顾明远,石中英.学无止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19.

[3]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 [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4]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4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6]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19.

[8]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39.

[9]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

[10]斯坦利·阿罗诺维兹.知识工厂:废除企业型大学并创建真正的高等教育 [M].周敬敬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11][12]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 [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学习型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