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15-08-12 18:23魏素娟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有的放矢明确目标设计策略

魏素娟

摘 要: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第三个关键期,也是最后一个关键期。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关键期,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需要组织一些语言教育活动。在进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时,需要采取哪些策略,遵守哪些原则,以更好地实现活动的目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就此,本文通过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查阅大量资料,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策略,如分析并把握目标、尊重个体、采取适当方式等,以期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策略;分析教材;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004-01

幼儿在语言领域应该实现五个方面的目标,分别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为了实现这五个目标,需要从四个方面开展教学,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在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时不妨也从这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倾听方面。语言是一种表达,但这种表达却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的。只有准确理解了交流的对方,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只有让幼儿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才有助于幼儿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形式以及运用语言的方式,并能更好地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在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展中,要注意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进而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表述方面。对于幼儿来说,世界是未知的,更是新奇的。而这份新奇恰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动力。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引导幼儿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在大胆表达自己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还要尝试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说明和描述简单,以发展其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文学作品欣赏方面。文学作品是语言的具体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语言的美的表达。这种美,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表现在语言所传达的内容上。初接触系统的语言学习,要善于引导幼儿接在优秀的语言段落直观地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方面,要善于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四)早期阅读方面。在语言的学习中,阅读从来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阅读是有意的训练,在阅读中,可以调动幼儿的多个感官,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语言的运用。因此,在早期阅读方面,首先要重视阅读在发展孩子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其次,要利用多种方面开发和发展其语言能力。

明确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还需要将语言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要做好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将一定的目标、内容以及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幼儿具有自己特殊的年龄和语言思维特点,在进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时应遵循一些原则,概括来说不外乎如下五个方面:

(一)注重幼儿的获得经验,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进行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即要考虑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如在针对小班幼儿所组织的“做客”的情境谈话中,设计之前必须先了解本班幼儿是否已经掌握了在做客时一般应用的礼貌用语。如果忽视这个已有经验,设计出的活动要么会被幼儿所“不屑”,他们早就懂得了;要么会让他们很“懵懂”,即不太好接受这个情境,那就谈不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了。

第二,在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时,还要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建立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如在”做客“情境谈话活动的基础上,可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进一步在其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发幼儿对于新的内容产生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对于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建立在其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此时就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面对这个挑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好的调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习得。

(二)教师与幼儿是互相作用的正所谓“教学相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孤立的,相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这个关系会随着具体活动内容以及活动要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那么,如何做到教师与幼儿的互相作用能发生适度的影响呢?

第一,要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并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比如面对有些故事人物多、对话多的情况,教师不妨修改故事角色和对话,更有利于幼儿理解,他们就能克服记忆的困难了。第二,要善于发现和找出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技能、新要求。根据这些新要求,来确定教师在活动中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三)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要相适应在任何一种语言教育活动中,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关系。在选择活动方式时需要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例如表演一般时候很适合对于故事的学习,但对于某一个班的幼儿来说,表演可能有难度,这时候就要果断放弃这个方式而改采用其它更合适的方式。比如改用朗读竞赛等。

(四)在活动中要注意面向全体,还要重视个别差异。所谓面向全体,即教师要了解和照顾到全体参加活动儿童的需求,进而把握活动设计的尺度。以组织谈话活动为例,教师应了解本班幼儿已有的谈话经验,要确定他们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还要熟知他们的语音、语义、语法以及语用水平。

(五)要做到不同领域的相互渗透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但这些材料中又绝不仅仅是语音,它同时还包含与语言有关的其它信息材料,比如音乐、美术、动作等不同的发展领域。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首先要把握好语言这个主要的发展领域,坚持从语言角度进行设计和开展外,还要注意和其它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

在渗透时,要慎重考虑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度以及参与时机,比如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决定什么时候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更为恰当,以实现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中,经过其他方式、符号的共同参与后,最后切记仍应回到语言上。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不可简单盲目地把活动搞成语言、音乐、美术等的大拼盘,失去语言的本色,即不能喧宾夺主,忘记了将活动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东城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赵凤娟.幼儿园语言区活动组织初探[J].文教资料.2011.15期

[2]曹高慧.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的放矢明确目标设计策略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析从母语思维走向英语思维
凝心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