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影视导演基础的教学质量

2015-08-15 00:50
电影评介 2015年8期
关键词:编导影视广播

刘 毅

高校是培养社会高等人才的主要阵地,随着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广播影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提高广播影视编导专业主要课程《影视导演基础》的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专业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输送广播影视编导专业高等人才。

一、当前高校《影视导演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影视导演基础》并不是一门传统的高校课程,它在高校中的教学实践还不长,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都有待完善,所以客观来讲,在当前高校《影视导演基础》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影视导演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生基础薄弱

在高校广播影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当中,《影视导演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对学生编导专业素质能力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改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成才、就业以及职业道路中的成长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但《影视导演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自主性及综合知识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当前高校广播影视编导专业学生多数是通过艺考这一途径来到高校的,虽然学生的创造性比较强,但是相对普通学生来说,其综合知识素养比较欠缺,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情绪波动比较明显,对外在激励的要求比较高。在给予一定的外部激励时,学生精神面貌良好,一旦外部激励条件消失,学生往往就表现得萎靡不振。[1]

(二)教学观念落后

影视事业始终在不停地发展,教学观念也必须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使教学符合时代所需,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但从广播影视编导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除了老牌的艺术类院校以及传统的优势综合大学之外,编导专业的师资存在种种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教师多数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喜欢用原有的教学经验应对新的问题,使得教师教学在观念方法等方面无法适应新的专业的教学要求。[2]

(三)实践教学内容欠缺系统性

《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操作上存在明显的零散化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往往没有明确的定位及内在的对课程的深层架构,学生的实践内容比较散乱,实践样式五花八门,缺乏系统性。学生的实践没有明确的实践目的,学生的多次实践也无法形成一个综合实践体系,从而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学生实践作品与社会脱节

从当前广播影视编导专业学生《影视导演基础》的实践作品来看,其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校园内拍摄完成的,这就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虽然在高校内进行《影视导演基础》作品创作与实践,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也能够找到丰富的场地、人员、道具等所必须的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真实的校园生活,但是却与现实社会出现了脱节的情况,从作品成果来看不能满足社会的主流需求。

二、高校《影视导演基础》教学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急需人才,作为培养社会高等人才主要阵地的高校,应当改进《影视导演基础》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广播影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输送广播影视编导专业高等人才。

(一)理论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方面,应树立问题引导、教学互动、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并贯彻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集中在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为影视导演的工作环节与流程,是对学生的导演工作内容教学。第二个模块为影视导演的导演构思,是对导演工作及导演意识的教育。为了配合《影视导演基础》实践教学的需要,两个模块的教学应穿插进行。

(二)实践教学方法

《影视导演基础》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流程性特点,尤其是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必须要提前组织、引导规划设计好实践的内容、流程与构架,确保学生的实践学习可以系统性的推进。例如导演阐释写作、分镜头剧本写作、短篇剧本写作、长镜头实验、场面调度实验、人物出场短作业、武打动作片短作业、十分钟仿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要实践操作的内容。[3]

在实践的具体操作与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组合,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能力水平均等。让小组中的成员既能够完成个人操作实践,也能够完成团队操作实践,这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影视导演工作情境,非常有利益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评价机制

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关键途径,通过教学评价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查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为其今后的学习与提升找准方向,其次是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进步与成效,这能够带给学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但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片面,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进步,尤其是对于《影视导演基础》这种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言,传统的评价方式更难发挥出实效。

在《影视导演基础》的评价方面,应当在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评价覆盖面,优化评价机制。例如,不仅要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尤其是在实践作品的评价方面,更要突出广播影视的现实特点。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导演作品竞赛,以竞赛活动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既能够促进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竞赛活动尽可能的仿真,由教师和学生一同组成的评委组对作品进行打分,然后举行颁奖仪式,以作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

(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让学生仅在校园中取材进行《影视导演基础》实践必然存在局限性,不能很好地与社会主流需求接轨,为此,教师应当拓宽教学思路,组织学生进入到社会中取材进行创作实践,尽量贴合社会的主流需求,这更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能够为学生的就业与职业道路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管理,既要确保学生的社会安全,也要确保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不能让学生盲目进入社会进行拍摄,否则的话不仅会浪费时间,更会导致学生的社会观念走向错误的发展道路。为此,在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之前,教师必须要引导他们制定明确的实践计划、过程与目标,并定期对他们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该鼓励的鼓励,该纠正的纠正,使他们得到正确的发展。

结语

对于广播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影视导演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广播影视编导专业高等人才。

[1]万黎明.导演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世纪剧坛,2014(6):54-59.

[2]李艳英.影视导演学研究述评[J].济宁学院学报,2014(2):46-50.

[3]张玮.浅谈影视导演与现场拍摄[J].民营科技,2013(12):300.

猜你喜欢
编导影视广播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