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中低产田分布状况及其改良对策

2015-08-15 00:51后文刚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中低产田改型坡地

后文刚

(甘肃省卓尼县农技推广站,卓尼747600)

卓尼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和四川省若尔盖,中部与临潭县环接。境内海拔在2 000~4 920m之间,年均气温5.9℃,年降水量487.1 mm。目前,卓尼县的田地大多是中低产的,导致中低产的因素很多,粮食的产量比较低且不稳定,一些特色产业也难以发挥潜力,这就很难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卓尼县的中低产田地的实际水平,也为了提出一些改良与利用中低产田的科学依据,卓尼县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耕地地力调查、质量评价工作等关于中低产田的专题调研,并分析所造成的原因,提出了具体改良措施。

1 卓尼县地形特点及土壤性状

依据 《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结合目前卓尼县耕地质量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将评级结果属较低等级 (2~4等)的耕地划定为中低产田。同时,为了进一步明确卓尼县耕地地力水平与中低产田的关系,研究中将卓尼县耕地地力为2、3等地对应的耕地界定为中产田,将4等地对应的耕地界定为低产田。划分为3种类型: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干旱灌溉型。

卓尼县总耕地面积为19 728.72 hm2,高产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11.39%,零星分布在藏巴哇乡、纳浪乡、洮砚乡等;中产田全县均有分布,面积15 329.76hm2,占总面积的77.7%,且各乡镇分布面积较大;低产田面积2 152.34 hm2,占总面积的10.91%,主要分布在申藏乡、阿子滩乡等乡镇。

1.1 干旱灌溉型

主要是因为降雨量的不足、季节分配的不合理,重要的调蓄工程也不完善,还有地形与土壤造成保水蓄水的不足。以至于作物在生长中所需的水分不够充分,影响其正常生长。通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通过发展灌溉来改造耕地,也可以发展为水浇的旱地,但主要的障碍就是干旱缺水,以及相关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开发工程量及现有田间工程配等技术不成熟。该县属于干旱灌溉的田地所占比例较小,其中主要分布在藏巴哇乡的一些河谷川台地。

1.2 坡地梯改型

主要是运用修筑梯田梯埂等方法来治理坡耕地。一些不宜或者不需修筑的,只需通过耕作与生物措施来治理,一些或缓或陡的坡地通过退耕还林还牧来治理,这些都被列入了瘠薄培肥的类型,属于农业结构调整的范围。土壤的侵蚀是坡地梯改型的主要障碍,其次与地形、地面坡度、土体厚度、土体构型与物质组成、耕作熟化层厚度等。卓尼县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全县均有分布。

1.3 瘠薄培肥型

主要受到一些很难改变的大环境影响,比如气候、地形等,还有一些距离农户较远、施肥不足、土壤结构不好、养分含量偏低,产量低,也属于瘠薄地块。目前还没有见效快、提升幅度大的措施,只有通过长期的培肥,来逐步地改良耕地。卓尼县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全县均有分布。

2 中低产田产生的原因

(1)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旱地农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层结构多为片状、柱状,团粒结构差,很容易被雨水和风侵蚀,此类区域抗旱能力差,产量低而不稳。

(2)养分含量低、土壤贫瘠 旱地农田土壤由于水蚀和风蚀,致使有机含量的流失,在加上降水量的严重短缺,淋溶作用减弱,大多土壤偏碱性,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造成缺磷富钾的现象。

(3)施肥措施不当、养分不平衡。1)重化肥轻农家肥。首先是由于其中大多干旱的田地位于山地,交通运输不畅通,使得运输农家肥料非常困难。其次,是在旱地中,使用化肥比较方便,且肥效显著。这就造成一些农户盲目的施以大量氮肥,致使有机质、微量元素的逐渐减少,改变地块的物理性状,减弱看自身的抗旱、抗灾能力。2)施肥方法不当。旱地施肥一般使用撒施农家肥、浅施化肥;以底肥为主,尽量少追肥。如果将种子与肥料混合施,会造成烧苗;追肥一般采用表面施肥,这样会使养分挥发、淋失严重,造成肥料损失。

3 卓尼县土壤改造技术措施

3.1 干旱灌溉

(1)完善排灌设施,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要更好的改造与续建灌区的配套设施,尽量减少渠系和田间的用水损失。加快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结合运用水利与农业的节水技术,在一些有条件的农田建立喷灌、滴灌。(2)增施有机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广辟有机肥源,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性状,增加土壤的肥力,一是逐步推行粮—短期绿肥型单位种植模式的基础。二是发展畜牧业,通过养畜来积肥。三是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的杂草等,积好焦泥灰等农家土杂肥。

3.2 坡地梯改型

(1)修筑梯田。通过实施修筑梯田,为中心的田间水保工程,以增加梯田土体厚度,耕层熟化层厚度。在田埂种植草、灌,在山顶或隔坡内种植抗旱保水的树或草灌,增加植被覆盖。 (2)深化现代集水农业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以高效集蓄降水、减少土壤无效蒸发为主攻方向,探索梯田高效集雨保水集成配套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利用转化效率,组建并形成适合梯田集雨补灌旱作农业增产优化集成技术体系。 (3)植树种草、保护植被。这样对减轻水土的流失有很大帮助。由于卓尼县的气候干旱,所以要把重点放在乡土林种上,合理利用外来树种。

3.3 瘠薄培肥型

3.3.1 配方施肥

依据卓尼县土地的实际情况,以及作物在生长发育时所需肥料的规律,制定合理的氮、磷、钾之间比例,并结合精准施肥、营养诊断等技术,科学、合理的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以及专用肥料的运用,使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3.3.2 改土培肥

通过增加较肥沃的客土,也通过增施有机的肥料,来加深地块的耕作层厚度。

3.3.3 因土种植

加强种植制度的改革,种植耐瘠耐旱养地作物。

猜你喜欢
中低产田改型坡地
某固定翼无动力滑翔机设计与优化
黄土区坡地和坝地土壤电阻率分布特征及应用*
浅谈坡地建筑设计
幸福我一辈子
河钢唐钢冷轧部酸轧液压系统改造
济源市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及改良利用措施
三江侗族自治县中低产田障碍类型及改良措施
燃气轮机压气机改型设计研究
清明遥寄父亲
长征建奇功 改型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