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祥志:援疆支教中的“1”和“3”

2015-08-15 00:47周敬祖
兵团工运 2015年8期
关键词:拜尔援疆支教

□周敬祖

“今天嘛让丫头把你请到房子来,你跟前好好地感谢,现在嘛丫头学习上进步了,我高兴得很!”五师八十八团学校哈萨克族女生得尼拜尔的家长沙依达洪拉着援疆教师黄祥志的手感激地说。

六年级学生得尼拜尔家在离团部四十多公里的苏鲁别珍,父亲沙依达洪是该团畜牧公司牧工,长年在山里放羊,也没有什么文化,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所以对得尼拜尔的学业不太关心。

2013年黄祥志教四年级语文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他开始留意得尼拜尔。发现得尼拜尔比较内向,对学校、班级各种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成绩也不理想,尤其是语文学科平时的测试成绩总是在65分以下。拼音、字词等基础知识薄弱,写作、语言表达能力也比不上班级其他学生。但是得尼拜尔纯朴、善良,热爱劳动,打扫卫生不怕脏不怕累。

在了解清楚得尼拜尔的情况后,黄老师决定把得尼拜尔作为他的帮扶对象,还制定了详细的帮培计划与预期目标,师生商量后还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半学期的帮培,班上的同学都发现得尼拜尔变了,变得开朗了,勤奋了,课堂主动回答问题了,尤其她的一篇作文竟然让黄老师当范文念给其他同学听。

两个学期过去了,在黄老师的精心帮培下,得尼拜尔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2014年秋季还被学校评为“学习进步之星”。沙依达洪也在黄祥志的一次次家访中转变了观念,看着孩子在学习上有了进步,他这心里呀甭提有多高兴了!所以,2014年国庆节期间恰逢少数民族喜庆古尔邦节,沙依达洪让得尼拜尔一定邀请黄老师到家做客以表谢意。

黄祥志告诉笔者:“这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比较差,底子比较薄。就语文学习这一块儿来说,阅读量比较小,阅读面比较窄。所以他在教学中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要求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示范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字音。在写作上要求学生一定要先杜绝错别字。为了提高学生阅读,他要求每个学生带两本好书,在班级建立一个图书角,学生在这里交换阅读。”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使黄祥志和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校园里黄祥志和学生们一起跳绳、打篮球、做游戏,在课间休息时孩子们还教他讲普通话,在校外学生会围在他身边听他讲内地的新鲜事儿。孩子们淳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一次次感动着这位援疆老师。黄祥志说:“特别让我感动和记忆犹新的就是这边的孩子特别的淳朴,他们对老师的那种情感是我们内地的孩子比较缺少的。比如说寒假要回去的时候学生会说一些让人非常感动的话,还送一小袋干果,春节还发祝福短信,这些都让我很感动。”

为了缓解黄祥志身处异乡的孤独,该团党委安排学校领导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每逢节日来临,同事们常常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或一块出去旅游。每当假期到来返回潜江时,该团党委还特意准备好一份新疆特产,让他把兵团人的心意带给潜江,带给家人。

正是这份火热、真挚兵团人的好客之情深深感动着黄祥志。2013年7月,为期一年的援疆时间到了,当学校师生提出能否继续援教时,黄祥志想到那一双双纯真的小脸与渴求知识的双眸,他决定将1年的援疆支教时间申请为3年。

为了支持黄祥志继续援疆工作,妻子刘杏只能于2014年忍痛割爱盘出去了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超市,带着儿子踏上赴疆的列车,由1人援疆变成了3人援疆。贤惠的妻子为了让家里有较好的收入,又去温泉县一家餐厅干零时工,由原来的店老板变成了现在的打工女。

“离家太远了,说句心里话,真不想来,但是没办法,为了这个家呀……来这里时差、气候、饮食上都不太适应,我和孩子刚来时腹胀,再加上天气干躁孩子上火流鼻血、口腔溃烂,吃不下饭,没过几周孩子就变得又黑又瘦,我这心里真不是个滋味……但他总是安慰我和孩子,吃点苦对孩子成长有好处。”贤慧的刘杏大姐说话时泪水已打湿了眼眶。

不过在乐观的黄祥志的影响下,一家人现在的心情好多了,周末儿子从师高级中学放学回来,一家人饭后在校园里散步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不想当匆匆过客,只想实实在在为学校、为学生做点事。”黄祥志说。因此,他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在教研教改工作上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按时参加学校语文学科的教研活动,并献言献策,提出改革小学语文教研组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同时,黄祥志还和另一名援疆老师一起,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与该校的特岗教师朱萍菠签订结对协议并定期开展帮培活动,包括授课计划的制订、教案的撰写、备课授课方式的指导、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带动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他本人在2013年底获得了五师优秀援疆人才,2014年3月荣获湖北省优秀援疆人才干部称号,连续两年荣获团优秀援疆教师。

2015年7月,为期3年的援疆支教工作即将结束,当笔者问起黄祥志的感受时他感慨地说:“我相信经过了这次援疆支教,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从容面对,援疆支教工作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艰苦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选择援疆,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拜尔援疆支教
他把人生最后40年给了中国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援疆的夜晚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客』从和田来
——热合拜尔·艾合麦提尼亚孜与湖北仙桃市结缘的故事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