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永恒使命: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

2015-08-15 00:51刘志洪
天中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局限性不合理历史

刘志洪,王 赢

(1. 北方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44;2.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现实的人永远行进在具有局限性和应对局限性的矛盾之路上。局限性是人永远不可避免、不可克服和不可摆脱的“宿命”,对人、社会历史和自然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1]。唯有坚持不懈、合理地应对从而降低这种局限性,人才能实现自身、社会历史和自然良好的存在与发展。这对于所有历史时代都是适用的。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哪怕是未来的理想社会,人都会有局限性,从而都需要持之以恒合理应对进而降低这种局限性,方能促成自身和社会的进步。

一、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

人的活动并不都是合理的,有些活动还很不合理。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对自身局限性作了许许多多的应对。然而,其中不少都是不合理甚至严重错误的。对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主要有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完全陷于人的局限性之中。有的人完全“适应”人的局限性,既“适应”于自我的局限性,又“适应”于他人的局限性,从不反思和批判自我的局限性,也从不反思和批判他人的局限性。他们认为,“人就是这样的”,“社会就是这样的”,不可能改变。不得不说,这些人较为缺乏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没能批判性地对待人的局限性。有的人甚至无法生成反思和批判人的局限性的意识。

第二类是妄图通过使人的力量变得极为强大甚至全知、全能、全善,以完全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在这类不合理应对中,又有两种具体情况。一种是通过和外在的实体或力量相联系,获取无上的能力。各种各样的宗教都教导人同神或具有神的力量的东西相联系或结合。道教试图让人变成仙而超越肉体和精神的局限。古代帝王自认为自己是某种神明的子孙或庇护对象。一部分哲学试图使人同终极的实在、目的、价值和理性等相结合。斯多葛学派认为,人应当同神圣的宇宙目的相协调地行动以超越自我。在他们看来,“人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神圣的火的一个火花,因而人是一个小宇宙,他自己的本性同万有的本性是同一的。他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力图在神圣的目的中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完善”[2]119。而受基督教观念影响极大的西方近代哲学也认为,人应当同本体亦即上帝取得沟通与联系,从而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另一种情况更为极端:以为自己就具有克服局限性的无上能力。极少数狂妄的人认为自己具有最高最强的能力,自己是完全没有局限的。

第三类是通过否定人的力量甚至幻想人无知、无能、无善,夸大人的局限性,使人完全屈从于自身的局限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有学者认为,人的局限不可能被现实地超越,只能被观念地或虚拟地超越,对人存在的局限的现实超越只有死亡[3]。叔本华也认为没有其他方法而只有死亡才能解脱人生的悲哀。在他看来,人生是一曲悲哀之歌,只有死才能最大地解脱。

第四类是错误地利用人的局限性,这是最严重的一类错误应对。在现实中,错误利用局限性的情况大量存在。有的人利用他人的局限性,如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和官僚利用农民的软弱性残酷地剥削压迫农民。有的人甚至利用自我的局限性,如不少人利用自己的厚脸皮、虚伪获利。进入现代,利用局限性的情况愈加严重。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或私利,一些人使出了一切可以想到的招数,如有的人利用顾客视觉和味觉的局限性,用猪肉甚至其他更差的肉,如老鼠肉冒充价格较高的牛羊肉。这些行为都以蒙骗他人为手段谋取暴利,严重危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这种状况恶化到极端,就会走向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被其他人危害的恐怖境地,以致人人自危,心想或许得回归“自给自足”的状态。

对人的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能够加剧这种局限性并与之形成恶性循环。越是不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越不能合理应对局限性,就越应对不好局限性,从而人的局限性程度也越高。而人的局限性程度越高,会导致合理应对局限性的能力和可能性下降,从而更不能合理地应对人的局限性。由此,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在群体和社会中,对人的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能够引起应对局限性的被动效应,即群体和社会中的成员被动、消极地应对人的局限性。当人们看到他人不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对人的局限性的合理应对如此艰苦,别人不合理应对,我也不合理应对。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都产生这样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在社会中形成应对人的局限性的被动效应。一旦这种被动效应形成,社会中的人们就不会再合理应对自身的局限性。

在群体和社会中,对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还可能形成更为极端的“老鼠屎坏粥”效应。如果群体和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努力地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而少数成员却不加以合理应对,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破坏整个群体和社会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良好局面,甚至使之逆转为对局限性的群体性和社会性的不合理应对。这种机制的形成过程同被动效应的形成过程相近,但更为极端。

人们对自身局限性的各种不合理应对造成了许多不应的有严重后果。不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使之能够不受约束地造成其可能造成的各种负面效应。可以说,人的局限性的危害有多大,不合理应对局限性的后果就有多严重。局限性和没有处理好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了人和社会历史的诸多严重问题甚至危机,是这些严重问题和危机形成的一个根本性原因。例如,没有正确地处理自己的物质欲求——人尤其是现代人的严重局限之一,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紧张,酿成了危机。

进一步看,不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后果较之局限性本身的危害还更为严重。对人的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不仅没有和不能动摇、降低局限性,而且还严重地巩固和加剧了局限性;不仅没有和不能减轻局限性的负面效应,而且还使负面效应变得更为严重;不仅没有和不能使人、社会历史及自然的存在与发展变好,而且还使人、社会历史和自然的存在与发展遭受更为严重的束缚,变得更糟。如果不能根本地扭转对自身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局限性将达到极高的程度,而人也必将完全为自身的局限性所束缚,最终走向消亡。

二、人需要合理应对局限性

力图实现良好存在的人必须合理应对自身的局限性。局限性是人的一种基本规定性,永远与人同在并对人造成负面效应。这种局限性无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历史的存在和发展,还是对自然的存在和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与威胁。不努力加以合理应对,不积极降低之,人的局限性及其负面效应不仅不会自行消失,而且还会巩固甚至加剧。这是由于,局限性是人本然的东西,如果没有反对它的力量加入,它会不断作用于和束缚人,降低人的素质和存在水平,从而进一步加剧局限性,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任人的局限性及其负面效应发展到最严重的程度,那么它就有可能终结人自身、社会历史甚至自然。只有不断努力地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及其负面效应才可能下降和减轻。这类似于“耗散结构”的熵。不努力加以解决,只能是熵增、无序增加。只有努力解决,才可能熵减、有序增加。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人的局限性具有“似熵性”。

价值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是关系性的存在。事物对于人的价值或意义,不只取决于事物的规定性,而且也取决于人的规定性,取决于人同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如何对待事物。对事物做出有利于人自身的应对,能够增加事物之于人的正面价值,减小事物对于人的负面价值。同样,人对自身局限性的不同应对,也会造成不同价值的结果:不合理地应对自身的局限性,人就会使自己在局限中越陷越深,不仅不能降低局限性和实现局限性的正面价值,反而会巩固和加剧局限性,从而不利于人、社会历史和自然的存在;反之,如果合理地加以应对,则不仅不会巩固和加剧局限性,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局限性和实现局限性的正面价值,促进人、社会历史和自然的良好存在。有理由说,唯有不懈合理应对自身的局限性,进而不断提高应对自身局限性的合理性程度和降低自身的局限性,人才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取得存在的资格。历史的长河无情地淘汰了那些没有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或者说对自身局限性的应对之合理性较低的人,而选择了那些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或者说对自身局限性的应对之合理性较高的人。这或许可以看作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基本机制。

合理应对自身的局限性,是人高于其他存在之处,是人的优越性的体现。对自身局限性的合理应对,是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充分运用与展现。可以自豪地说,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自觉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的存在;人的活动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真正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的活动。在努力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的过程中,人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美好品质,如追求理想、勇敢、自制、耐心等。逐渐生成的美好品质使人在应对局限性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而“斗争”及其胜利也发挥和巩固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对人的局限性的合理应对,绝不是软弱与颓废,恰恰相反,它是人的智慧、勇气和力量的展现,是大慧、大悟和大勇的体现,是超越的表现。

对人的局限性的合理应对,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形成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具有局限性,并只有努力地合理应对这种局限性才可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人才需要实践、思想、文化,需要创立语言文字、建立组织、分工协作、形成制度与规范、完成责任、履行义务、服从命令、遵守规则、订立法律、相互关爱、开展教育,等等。在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中的众多事物应运而生,它们都既是人应对自身局限性的手段与方式,也是人应对自身局限性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全部的“社会”与“文明”都既是人应对尤其是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的手段与方式,也是人应对尤其是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的结果。可见,从人的局限性的视角看,人正是在应对尤其是合理应对自身局限性的过程中创造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如果人是无局限性的,可以像有些人所认为的全知、全善、全能的神或是陪伴神侧的天使那样生活,就根本不需要这些事物了。诚如汉密尔顿所言:“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4]264

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能够降低人的局限性,从而实现和提升人及其社会历史的良好存在与发展。对人的局限性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应对,促成了西方现代化的成就[5];同样正是得益于对自身局限性正确的认识与应对,才造就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也可以说,合理应对自身的局限性,就是人及其社会历史的良好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乃至关键。从人的局限性的视角看,人及其社会历史的良好存在和发展在本质上是人不断合理应对自身的局限性,从而不断降低自身的局限性、提高自身的无局限性的过程与结果,也是人不断提高应对自身局限性的素质和合理性的过程与结果。

三、合理应对局限性之道

和发现新的重要问题一样,求解已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对人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的进步之路。古希腊谚语说得很妙:“相反者是相反者的解药。”解决对人的局限性的不合理应对问题,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向它的反面——掌握和运用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

真理如果没有通向它的道路是乏力的。这对于哲学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探索道路应该同认识真理、确定目标一样成为哲学的任务与行动。哲学应当探索真理特别是深刻的真理,确定目标特别是高远的目标,但是光有真理和目标是不够的,还得有通向真理和目标从而实现真理与目标的现实道路。没有这种道路,哲学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甚至可能成为乏力说教乃至梦中呓语。哲学一直梦想实现人的自由和完美,这是人类伟大而高远的真理与目标。但是,自由和完美需要有通往它的道路。对人的局限性的合理应对正是实现人类和哲学这一伟大梦想的关键一环。通过合理地应对局限性,进而降低局限性,人能够实现自由与完美。为了实现自己的真理性亦即现实性和力量,哲学必须努力地探索现实道路,通过趋向于现实而使现实趋向于自己。

不过,这样一来,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又成为我们所要追求的具体目标。我们还得继续探索实现对人的局限性加以合理应对的现实道路。人对自身局限性怎样的应对是合理的,或者更直接地说,人应当如何合理地应对自身局限性?哲学必须认识清楚这一重要问题。当然,对于这一问题,哲学也不可能获得和提供详尽的答案。获得和提供全部答案,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如刻意追求,必将使哲学陷入歧途。哲学研究更应当和更能够探索与提出的是,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普遍性的原则和方法。本文将这些普遍性的原则与方法统称为人的局限性的合理应对之道。人的局限性的合理应对之道是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指南,掌握和运用这种“道”,能够从根本上和总体上较为有效地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实现和提升人、社会历史和自然良好的存在与发展。

概括地说,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总的道路和过程是:把握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总体目标,遵循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基本原则,生成恰当的人的局限性意识,确立正确的人的局限性态度,科学认识人的局限性,正确地防范、超越、控制、补救和顺应人的局限性并发挥其积极意义,建立健全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机制,做好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若干要点,自觉地对人的局限性的应对活动加以反馈,进而反复展开上述对人的局限性加以合理应对的过程。限于篇幅,具体的过程另文分析。

值得提出的是,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需要自觉地掌握、遵循和运用应对人的局限性活动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及其循环规律。人的实践活动存在着效能、效果和反馈及其循环的基本规律[6]7。应该说,和实践活动一样,人的认识活动也存在这一规律。实践和认识是人的两种基本活动。由此,大致可以认为,在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效能、效果和反馈及循环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自觉活动的一个基本规律。作为人的一种重要活动,应对人的局限性兼具实践和认识,也具有效能、效果和反馈循环的规律。这一规律,也是应对人的局限性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对人的局限性加以应对,应当积极地遵循、掌握进而运用好这一规律。唯有如此,应对活动才够得上合理。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目标、原则、环节、方式、机制和要点部分大致可以归为应对人的局限性活动的效能,之后的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效果和反馈部分,分别是应对人的局限性活动的效果和反馈,最后的合理应对人的局限性的总过程及其反复部分,也就是应对人的局限性活动的效能、效果和反馈循环的总过程。

[1]刘志洪.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局限性思想探析[J].学术论坛,2014(2).

[2][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谢舜.“存在”的局限及其超越——评克尔凯郭尔对人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1989(4).

[4][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傅永新.有限性视域中的人文精神[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6]郭湛.面向实践的反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局限性不合理历史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新历史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