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说 “拼 音 心 声 体 ”

2015-08-15 00:50陈颖郑梦灵李治平
语文学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心声新词拼音

○陈颖 郑梦灵 李治平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转变,当代社会涌现出许多网络新词,它们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新意。简单直白的词语已不能满足人们认知的需要,加上网络媒体的尽情渲染,掌握较多的网络新词被看做是时尚的象征,网络新词的表达方式不计其数,而最近脑洞大开的网民们又开创了一种新的结构表达方式——“拼音心声体”。

顾名思义,“拼音心声体”与拼音有关,它最初来源于漫画节目,流行于微博、微信。“拼音心声体”的一般格式是在相关词语后的括号内标注与词语表达意义相关的拼音,括号内拼音所表达的意思才是说话者真正的心声,所以叫做“拼音心声体”,又名“虚假体”。因为括号内的内容才是表达的重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括号文化”。如“达(da)令(ling)儿童节”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大龄儿童节”。

我们发现,“拼音心声体”具有以下特点:

1.格式新颖。“拼音心声体”的基本形式为X(Y),“X”是汉字,“Y”是拼音。如:“春(tu)节(cao)晚会”;“小(chou)美(ba)女(guai)”;“喝(chou)杯(gen)水(yan)”,读者阅读时,一般先读完汉字部分,再读拼音部分。

2.搭配随意。X 与Y 的意义关系随意,它们意思可以相近,如:“帅(wang)哥(zi)”;“美(gong)女(zhu)”等,但这样的用法较少,因为它违背了拼音心声体的原始目的,为了表达幽默风趣的效果,更多的是使用X 与Y 意思相反的搭配,如:“你(shi)好(ji)帅(hen)呀(chou)”;“我(gan)很(de)失(piao)败(liang)”;“厨(shi)艺(zai)真(nan)好(chi)”;“你(tu)真(fei)瘦(yuan)”;“提(qu)前(xie)下(jian)班(tao)”。

3.语域宽泛。“拼音心声体”受语境影响不大,只要是非正式、非官方、较为随意的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其他网络新词大多会受语境影响,如“安利”一词最开始是指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名字,它的经营模式类似传销,旨在把东西推荐给别人,现在这个网络用语的形成机制是把安利这个公司名字转喻为它的营销方式,所以网上经常会出现类似“求X 给Y安利一下我”的用法,其实际意义就是“求X 给Y 推荐一下我”。而“拼音心声体”由于自身搭配随意,人们对这一网络表达方式采取了更为宽容的态度,所以它的语域宽泛,自己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2014 年12 月,名叫“问政银川”的微博收到一位市民的询问,因家人原因拿不到户口本有何办法可以结婚,“问政银川”在“X 形式”里进行了“官方回答”后,又在”Y 形式”里给出了自己建议的方法,他的回复是“您好,还是要通过努力争取家长的同意,通过合法的途径领取结婚证(ping shen fen zheng,zai hui ji suo zai di pai chu suo gua shi hu kou ben,bu ban yi ge)。“问政银川”提出的“实质性”方法是“凭身份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挂失户口本,补办一个”。

4.借境表义。“拼音心声体”的趣味性在于它的表达方式,一般只适用于非正式、非官方、较为随意的书面表达中,多见于词和句子两级语言单位,用于词时,由于汉语词长多为两个音节,人们很容易离析出两个完形。如:

漂(chou)亮(gui) 帅(diao)哥(si)

白(tu)富(fei)美(yuan)

高(xiao)富(xian)帅(rou)

小(xiao)美(luo)女(li)

小(xiao)帅(zheng)哥(tai)

女(lao)博(sheng)士(nv)

萌(nv)妹(han)子(zi)

九(xiao)零(xian)后(rou) 交(gou)流(da)

干(bu)得(ming)漂(jue)亮(li)

干(luan)净(qi)整(ba)洁(zao)

用于句子时,长度会增加离析的难度,往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才能在没声调的情况下准确把握拼音表达的实际含义。如:

头版编辑昨天管上司叫“闷骚男”被抓现形,提(qu)前(xie)下(jian)班(tao)了(苏州城市报《城市早8 点》)

如果仅出现“提(qu)前(xie)下(jian)班(tao)”大部分人都不会推测出拼音的实际意思,但结合上文知道是因为头版编辑触犯上司提前下班,结合相关语境就可以推测出“去写检讨”这一实际含义。

通常情况下,汉字既是我们的书写符号,也是我们的阅读符号。拼音心声体与我们的阅读习惯相左,却在高频使用。其原因大略有如下几点:

1.拼音心声体能容纳更多的信息量,例如:名为“凤凰周刊”的微博在印度共和国日当天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天是印度共和国日,又是一年一次印(da)度(jia)阅(tu)兵(cao)的日子,那到底印度阅兵是什么样的呢?”这则使用了拼音心声体的微博,一方面介绍了印度当天会举行阅兵,另一方面表明了大家会对此进行吐槽。再如:“我想自己的男朋友是帅(tu)哥(hao)”,一方面表达自己喜欢帅哥,另一方面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希望男朋友是有钱人。如果不用拼音心声体,大概要说成“我想自己的男朋既是帅哥,又是土豪”之类更复杂的句子形式才能传递相同的信息量。

2.以陌生化手段增强趣味性。日常生活中,由汉字写成的作品才是我们的阅读对象。拼音加塞于汉字中,文本会给读者阅读带来陌生化效果,催生读者的好奇心。没有声调更加大了阅读难度,这期间存在思维的转换与跳跃,人们根据语境揣测拼音意思的过程也正是拼音心声体的趣味所在。

3.不同的完形造成不同的语用效应。拼音心声体中,虽然汉字和拼音交叉出现,但根据完形理论可知,人们阅读时,眼睛会凭借经验感觉将形式相异的汉字和拼音分为两个整体分别加以认知。汉字序列构成一个完形,拼音序列构成另一个完形。如果将拼音换成汉字,由于形式上不具有明显差异,不利于视觉上分组,不能组合的若干汉字依次排列,意义上违背汉语组织规律,必然造成阅读障碍。如:“你(实)好(际)美(很)呀(丑)”,不但趣味性大大降低,阅读上也造成困难。而用拼音就易于分辨。从语用效应看,用拼音形式表达汉字可以表达的意思,加长信息提取时长,可以降低信息的力度,从而收获某种委婉效果。如:“你(shi)好(ji)美(hen)呀(chou)”,按照完形顺序,“你好美呀!”首先会形成于大脑,会有短暂的欣喜,接着才会去对拼音进行完形,从“你好美呀!”到“实际很丑”这一过程加长了心理距离,降低直接用汉字表意的语用效力。

4.利用语用原则,表达复杂的语用意义。从语用学上看,“拼音心声体”并非完全遮蔽了表达意图,只是直接意图被特殊形式过了而已。我们可以称这种方式为“心声半遮蔽半透露”的方式。根据语用合作原则,“拼音心声体”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根据方式准则,说话要简洁,不晦涩。虽然这种形式不会出现在口语中,但书写上偏离常规,就是一种有标记的形式,要表达特殊的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往往与合作原则交叉使用,“拼音心声体”虽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但却在有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面子原则和礼貌原则。比如“岳母大人手(chi)艺(bu)真(xia)好(le),女婿第一次上门总希望给岳母大人留点好印象,但是盛情难却,已经吃饱的自己如果把上述拼音心声体发给自己的新婚妻子,充满幽默的调侃意味,可以有效化解尴尬。

5.拼音心声体流行,是强势模因遇到合适宿主的结果。惯常的表达形式容易形成审美疲劳,追新求异的心理可以化解人们的疲劳,一种新的形式被很多人模仿使用就会形成一种表达模式,当一种模式遇到合适的宿主,并能被宿主接纳和传播,这个模式就可能形成强势模因,加快复制和传播。当前,这一宿主主要还是年轻人。年轻人接纳新事物非常快,也乐于成为新异形式的宿主。从心理接受上看,也就是乐于从众从新从优。杨文全先生指出,“从众从优的语言心理是人们(特别是社会下层弱势群体)唯恐落后时代,力求从语言上比附、模仿乃至认同强势社团,以期在语言上跟上时尚、保持自尊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优越的社团的语言看齐,放弃本社团的一些词语,模仿“优势”地区或社群的语言,并认为只有这样的词语才能算得上赶上了时代潮流。”[1]我们认为在网络新词中,年轻人属于上层群体,他们思想活跃、通过网络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更多,创造网络新词的几率也越大,中老年人群属于下层群体,对他们而言不懂网络流行语是常态。从另一方面而言,这又扩大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表达方式的差异。

总而言之,“拼音心声体”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认知需求,提高了语言表达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欲,促进了语言系统的动态发展,为语言的交际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1]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心声新词拼音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学诗偶感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外教新词堂